楊不壞

文章
186
評論
0
加入時間
4年前

新品破圈,以貨找人

新品迭代越來越快,這次從消費路徑的視角,重新理解新品營銷。從線下商場超市,到線上電子商務,產品從發布到消費成交,在時間與空間上的路徑都在不斷縮短,現在已經越來越接近看見即消費,所見即所得。即便

中國大牌,品牌化

前段時間寫“大牌氣質”,今天再談談“品牌氣質”,從大牌到大品牌需要跨越什么?對于剛成立的新消費或網紅品牌,他們足夠先鋒與新銳,需要更為沉穩可靠的“大牌氣質”,成為值得消費者信任的品牌。但中國

達人創作者,正在替代廣告人

備注:下文將具有流量價值的個人IP、網紅、KOL、自媒體、UP主、主播等等都統稱為“達人”,別糾結概念。在我2010年入行時,社交營銷還是非常輔助的角色,很低的預算占比,寫論壇稿、找段子手這類低

品牌擴張,跳出“北上廣”

幾乎所有品牌,都在以“北上廣”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內卷。品牌在做消費者畫像時,都會說一二線城市,20-35歲,受過高等教育,追求品質生活等等,幾乎無一例外。做營銷策略時,也基本瞄準“北上廣”年輕

品牌生長,首先塑造“大牌氣質”

包括網紅品牌、國貨品牌、渠道品牌等類似品牌,很多都缺乏一種“大牌氣質”。不是新品牌的網紅感,而是稍稍后退的沉穩、可靠、持久的氣質。一種更有安全感的消費,你不會擔心這個品牌隨時倒閉,也不會覺得他

觀點:讓新品被談論

從貨品到品牌,這中間的鴻溝是什么?一位品牌主跟我說,他們出貨量非常大,也賺錢,但沒有品牌識別度。重金做了品牌咨詢,也請明星拍廣告做投放,但仍舊不見成效。我對此的判斷是——品牌沒有被談論。

社交硬廣:大內容,大傳播

在我從業的十幾年中,大家對社交傳播的錯誤幻想是:用小成本獲得大收益才算成功。大家不會對央視有這樣的期待,但十幾年都對社交傳播有這樣的期待,做很多小成本項目都期待刷屏爆火,與那些憑運氣刷屏的項目比較

策略:超級品牌,具象化表達

海明威提出了關于文學創作的“冰山理論”: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在接受《巴黎評論》訪談時他透漏,《老人與?!返某醺逵?000頁,龐大而細致的描寫了漁村的每一個細節,但最終

Pranding :公關立足,廣告出街

公關與廣告的差別,這幾年談論的人少了。更多人就事論事,不再糾結于概念,這是我們行業的進步。但我們并不能忽略,公關與廣告思維方式的差別,面對同一個brief的不同思考方式。當探究一個項目的策略邏輯

策略前置,營銷人介入新品創新

在我從事營銷的十多年中,很少接觸產品概念創新與研發,通常只能基于成品去思考營銷策略,這常常令人苦惱。營銷人在很長時間里都空缺對新品創新的介入。但現在,當各種供應鏈更加成熟,售賣方式更靈活與多元化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