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寫“大牌氣質”,今天再談談“品牌氣質”,從大牌到大品牌需要跨越什么?


      對于剛成立的新消費或網紅品牌,他們足夠先鋒與新銳,需要更為沉穩可靠的“大牌氣質”,成為值得消費者信任的品牌。


      但中國還有另一批“大牌”,他們成立時間十幾年到幾十年不等,已經建立起豐富的產品體系與多元化銷售渠道,消費者規模也足夠大且穩定。


      比如前段時間我寫的顧家家居,比如在關注的全棉時代等等。依靠產品力與渠道成為中國市場的“大牌”,但在品牌塑造層面,他們才剛剛開始發力。


      我們談談,這些在中國市場沉浮數十年的國貨品牌,如何進一步塑造品牌。


      以下、Enjoy:


      品牌化:從知道,到熱愛


      網紅品牌的策略是大牌化,而傳統國貨的策略是品牌化。


      新消費品牌是先做好品牌,再做大規模。傳統國貨是先做大規模,再做好品牌。


      本質上是不同時代背景下的路徑差異,過去幾十年的中國消費市場,更關注產品的實用性與可靠性,而非品牌價值觀等虛擬資產。到了95后這一代,由于各方面的提升,大家消費的不止是產品力,也消費品牌力。


      由此,之前的傳統國貨也要補上品牌這一短板,進化成為更具競爭力的中國大品牌。


      大牌是大家都知道,并且也認可其產品,用著比較放心,但可能沒有強調品牌價值觀與態度,缺乏感性層面的熱愛。但品牌要有價值觀,有所倡導,比如可口可樂想到快樂,匡威想到街頭,李寧更多是潮流……


      這些已經在市場歷練十幾年時間,產品力、知名度、消費者等已經相對穩固,甚至有一定的消費認知,在此基礎上如何塑造品牌,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從消費者端的感受來理解品牌,應該是從知道,到熱愛。


      從品牌營銷視角理解,不僅是提升知名度,更要給品牌添加更多細節,并讓消費者產生具體的認知,品牌的性格、氣質、價值觀、態度,品牌所倡導的生活等等,成為面目清晰,更具體的品牌。


      具體到實際執行,做以品牌為主導的項目與內容,首先要面臨的問題是要不要賣貨。


      近幾年直播賣貨崛起,加上疫情沖擊,讓品效合一成為常態,任何項目似乎都要加上賣貨的KPI,在大多項目中我是認同的,但在今天談的這一類大牌品牌化的項目中,或許可以放寬一些。


      一是這些大牌不是新品牌,消費者規模已經很大,大多消費者都知道且使用過他們的產品,在產品層面的互動體驗是已經有的。


      二是這些大牌的核心問題是“品牌化”,并不是賣貨。


      疫情或許影響到一些銷量增長,但并不是品牌個例,這些品牌在產品線豐富度與渠道多元化層面,已經有非常成熟且高效的經驗,我認為不需要品牌主導的項目賣一點點貨來促進增長。


      所以,這些中國大牌現在應該有一條主線專注品牌塑造,在品牌價值觀與情感層面與大眾消費者溝通,完成從大牌到品牌的升級。


      增長驅動力從第一階段的產品與渠道,到第二階段以品牌力驅動增長。


      全棉時代,以大牌塑品牌


      全棉時代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品牌,第一階段依靠產品與渠道做大規模,現在要完成進一步的品牌化。


      十三年前,全棉時代第一張棉柔巾誕生,開創了全棉柔巾品類。希望以一朵棉花的力量改變世界,現在全棉時代已經拓展到全棉全品類,依靠產品力優勢,在女性群體樹立了一定的知名度,且消費者規模正在逐步擴大。


      但現在遇到的問題是,大家知道全棉時代,也比較放心的消費,但似乎并不認識和了解這個品牌。現在全棉時代要做的是,從知道,到認識,再到熱愛,逐漸完成品牌化塑造。


      今年,全棉時代聯合中國婦女報與新世相共創內容IP“她改變的”,3月份推出第一集鄉村醫生羅海香,引起社交輿論的廣泛討論。


      最近剛推出的第二集女足主教練水慶霞,講述中國不同領域的這些卓越女性正在改變的,共情廣大的女性用戶,以此塑造時代大背景下,全棉時代的品牌形象與角色。


      接下來我們談談,全棉時代如何通過內容IP,將品牌更具象清晰的表達。


      聚焦女性,表達改變


      塑造品牌首先要確立一些基本信息,聚焦什么消費群體,表達什么品牌觀點。

      全棉時代從一開始入局母嬰市場,到現在逐步成為全棉全品類的生活方式品牌,但消費群體仍以女性群體為主,所以全棉時代選擇聚焦核心目標TA女性消費者。


      品牌觀點上,全棉時代本身是堅持用一種纖維,打造100%全棉產品。棉花,即便在惡劣環境下也能開出最柔軟的花,這是一朵棉花的力量,而全棉時代的品牌愿景,是以一朵棉花的力量改變世界——用優質的棉產品改變生活,同時通過棉可再生、可循環的環保屬性改變生態。


      聚焦女性,表達改變,由此輸出品牌原創內容IP“她改變的”。


      在我看來,這個內容IP更多面向已有消費者,讓那些已經知道全棉時代的女性消費者,更深刻認識品牌,理解品牌所表達的價值觀。


      大內容,塑造品牌ICON


      之前我說,不久的未來一定有品牌出品院線電影并拿到過億的票房。


      此次全棉時代“她改變的”原創內容IP,從水慶霞這期開始,越來越展現出“品牌大內容”的氣質。



      以“棉花”盛開的意象出發,為《她改變的》IP定制片頭動畫,寓意女性力量的自由綻放。在拍攝方式上,引用2.35:1的特別畫幅,以HBO、NETFLIX等業內成熟商業紀錄片的制作方式,展現大片格調。


      以高品質大內容,塑造品牌社會化ICON,傳遞品牌價值觀。

      從內容層面,羅海香、水慶霞這些時代女性的真實故事,本身是值得觀看的,有傳播價值的內容,即便大家知道這是全棉時代的出品的品牌內容,仍然值得傳播,且對品牌有更大的好感。這就是品牌內容,不是廣告。


      從品牌層面看,“她改變的”將會成為一個內容系列,成為在大眾輿論中的品牌符號與代言者。


      以一朵棉花的綻放與改變,輸出時代卓越女性的故事,激勵諸多女性在各自領域中,用剛柔并濟的力量,改變現狀,自由綻放。


      品牌化,是更多增量信息


      塑造品牌如同認識一個人,從知道名字開始,到看見容貌,再深入知道TA的過去,成長的故事與煩惱,未來的愿景與理想,但最后,又會形成整體印象,這個人是快樂的、有激情的、帶來變革的……


      全棉時代接下來要做的是,為品牌添加更多具體的細節,更多增量信息,讓品牌形象越來越豐滿且充滿細節,讓消費者更深刻認識品牌,到最終成為同行者。


      “她改變的”原創內容IP,對于全棉時代來說就是增量信息。


      聚焦女性群體,表達并激勵“改變”,我個人看來這是品牌的定調信息,確立了主流消費者與品牌核心觀點。


      總結與展望


      新消費與老國貨,最終都要成為具備大牌氣質的中國品牌。


      本質是生長路徑的不同,網紅新消費先做好品牌,再做大規模;傳統國貨先做大了規模,再做好品牌。


      所以網紅新消費品牌,接下來的策略是塑造更為沉穩可靠的大牌氣質。而沉淀已久的國貨大牌,接下來的重點是讓品牌更豐滿,完成品牌化塑造。


      今天重點談的是已經做大規模的國貨大牌,如何進一步塑造更具象的品牌形象。


      如全棉時代這一類的國貨品牌,需要做的不止是大曝光與知名度,也不是銷量的直接增長,是為品牌添加更多細節,輸出增量信息,塑造品牌,以品牌力驅動整體增長。成為大時代背景下的中國品牌。


      將品牌核心受眾,品牌所倡導的生活與價值觀表達清楚,然后通過持續的內容輸出與消費者互動,對品牌認知形成更緊密且堅固的共識。


      基于案例做三點總結:大內容、強觀點、塑共識。


      首先是大內容,品牌與產品并不新,同時社交網絡水大魚大。普通廣告,加上巨量的投放,對這一類品牌并不適用。


      需要換個思路,將更多預算放在內容上,創作大環境背景下有價值的內容,然后在內容中找到品牌的角色。


      要成為社交大環境中的內容ICON,嘈雜廣場上的一聲響鑼,以大內容重新激活消費者對品牌的關注。


      然后是強觀點,基于品牌價值聚焦在某一點上,讓內容更有力量。


      消費者價值觀、品牌價值觀、時代的價值觀三者合一,共同梳理出一個適用于品牌的具象觀點。所謂品牌觀點或者價值觀,不是世界更美好或忠于自我,是帶一點鋒芒,消費者看見能獲得力量的表達。


      最后是形成新共識,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新的認知,當人們再談起這個品牌時,人們能有具象的畫面感。


      從大牌向品牌化升級的過程,像是雕塑。雕像本來就在石頭中,我們只是將不需要去掉,讓其面目愈加清晰可見。


      “我要買一瓶碳酸飲料”,與“我想喝一瓶可口可樂”,這兩個需求最終可能都是消費了一瓶可口可樂,但兩者的消費心智完全不同,這正是產品與渠道驅動,與品牌力驅動的大品牌之間的差別。


      商業消費品牌的終局,是品牌力驅動增長,這是天花板最高,最可持續的增長驅動力。


      以上。



      點贊(89)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