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長廣告,營銷還是有很多其他事兒可以做。

      上周我去阿里巴巴市場營銷創新大賽supernova 評獎,花了一整天時間,把阿里各個BU過去一年最優秀的案例都看了一遍,長廣告幾乎沒有,廣告片加傳播的案例也很少。阿里營銷跟慣常的廣告的差別在于,不是直接做廣告,而是做成項目,成為事件,然后再廣告化傳播

      在去年并不太好的大環境下,阿里市場體系仍然做出了很多精彩的案例,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每年的Supernova Award 都是我觀察營銷趨勢的重要坐標,里聚集過去一年阿里營銷體系中,最優秀,最具影響力的案例,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營銷創新的趨勢。

      或許,這些案例也能作為不做長視頻做什么的答案之一,我們談談。

      以下、Enjoy:

      一、在社會場景中,定位品牌角色

      首先談談創意的出發點,從品牌視角,到社會視角。

      先講個小案例,天貓國際的一位剛入職阿里一年的女孩,回家發現買給外婆的各種保健品都沒有吃,外婆說這瓶瓶罐罐全是英語根本看不懂,也不敢亂吃。

      于是女孩回到公司后就想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想到可以在瓶身貼上“中文暖心貼”,名稱、功效、用量,簡單直接。

      然后就去實施這個項目,去找產品,找運營,問供應商,梳理物流環節,最終在快遞箱內放進保健品對應的“中文暖心貼”,然后買家可以對照瓶身自行貼上。

      這是廣告嗎?對于4A創意人來說,很難算是廣告。但這件事對于“天貓國際”的品牌有巨大幫助,能夠提升品牌價值的,就是最好的營銷創意。

      “中文暖心貼”在Supernova Award 獲得CMO大獎,這種自下而上的涌現,無中生有的產品創新應該得到鼓勵。

      接下來“中文暖心貼”還將出現在更多進口商品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首先是社會洞察與消費者洞察,然后以產品化創意呈現品牌角色,當然下一步也可以廣告化講出去,可以做成廣告片,也可以做成紀錄片,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

      作為CMO大獎的獲得者,這件“小事”或許沒有百萬制作的廣告大片,沒有千萬級傳播預算,但它完全符合創新、影響力、無中生有這三個標準。

      這件事會帶來直接的銷售爆發嗎?大概不會,但長期來說,讓天貓國際品牌被認可,被尊重,最終得到更廣泛消費者的支持,獲得銷售增長。

      回到銷售與品牌的關系上,過去五六年間,在新消費品牌崛起,直播賣貨爆發的環境下,賣貨的價值被充分放大,所有的營銷策略都要落點在成交效果上。

      以產品賣點為核心的商業創意,在增量市場是可行的,新品類新產品上市時,大眾首先要了解產品本身。

      但在存量市場或成熟品牌,再一味的叫賣產品是行不通的,而是需要獲得消費者的認可與尊重。

      從產品視角的“我們是誰”,到社會視角的“我們能為社會做什么”。

      第一個趨勢是:品牌進入社會場景,在社會場景中尋找品牌角色,實現品牌價值。

      不止這一個案例,在今年入圍的大部分案例,很多是從社會場景的洞察出發,然后定位品牌角色,實現品牌價值。比如高德的核酸地圖、防曬導航,天貓的“中國山河 自有姓名”,天貓國際的“全球定制為中國”等等。

      所以,向外看,向社會場景中探索品牌角色,實現品牌價值。

      二、市場部 X:產品/運營化創意

      我在Supernova 學到的重要啟示是:市場部做營銷要拉上產品,拉上運營一起做。

      產品化創意,運營化創意,是比純廣告更加言之有物,擲地有聲的營銷。

      廣告,很多時候只是“說出來”,但并沒有“做出來”。

      我會越來越認為,只是說出來的廣告是無力的,尤其在當下,一以貫之的踐行品牌價值觀,將品牌價值觀以產品化的方式做出來,這很重要。

      阿里巴巴總結其方法是:“市場部 X 不同部門”,然后也設定了三個好創意的標準——創新、影響力、無中生有。

      這是個非常簡單且清晰的,互聯網社交傳播時代的品牌營銷框架與方法。

      不止是長廣告,不止是廣告,不止說出來,將品牌價值觀無中生有的創新做出來,塑造品牌影響力。展開講講:

      1、無中生有的產品創新

      首先談“事從何處來”,我們都知道有個東西叫brief,有人給我們brief,然后我們去廣告化實現。

      但在supernova 上看到的很多案例,既沒有brief,也不像是廣告。

      比如上面提的“中文暖心貼”,就是自己給自己brief,然后找各種協作方,申請預算去完成。比如另一個CMO大獎餓了么用“1分鐘”重新定義免單營銷,則是產品化創新,而非廣告化傳播。

      阿里巴巴的各個BU,有些是商業平臺,有些是內容平臺,也有工具化的產品,不同的產品都在用市場部Plus的方式做項目,那么或許對于更多品牌來說也可以適用。

      本質上仍是做事方法的問題,很多市場部只對外部的廣告公司,只對外傳播,但不對內,有時候市場部做了某些項目,產品運營的人都不知道,這是不對的。

      品牌是綜合的有機體,市場部要做的是將其他部門調動整合起來,然后對外傳播。

      2、社交傳播放大影響力

      然后我們談社交傳播,將“事情”的影響力放大。

      先有事情,再做傳播。這是我在supernova 多個獲獎案例中看到的,甚至在一些提名案例中,沒有獲獎的原因可能是只做了產品創新事件,沒有做更好的影響力傳播。

      在有產品創新事件的基礎上,品牌內容與傳播就會更流暢。比如我們還說“中文暖心貼”這個案例,在廣告傳播上,只需將PM做這件事的過程講出來,就是個好內容了。

      一位大廠新員工發現外婆的保健品都沒有吃,然后回到公司思考解決方案,最終說服各個協作部門做出來,這就是個好故事。也可以基于這個產品化賣點做TVC,在天貓國際的保健品更適老化,可以放心買放心吃。

      而餓了么1分鐘免單則是另一種產品機制的傳播,撬動用戶與商家進行產品裂變傳播,加上相對廣泛的大眾傳播,實現破圈與爆發。

      本質上,是對品牌價值觀的踐行,產品端創新是將價值觀做出來,營銷端的內容才可以言之有物,擲地有聲。

      3、塑造社會化品牌角色

      最后是品牌成為什么,要與消費者達成怎樣的社會共識。

      品牌的成長過程可以分成兩個大的階段,成長期與成熟期,在成長期的核心是擴張,知名度、銷售規模、市場份額的擴張,當增長遇到瓶頸時,就是成長期到成熟期的切換,成熟期的增長是贏得更多人的認同與尊重。

      一個被尊重的品牌,一定也是被更多人選擇的品牌。

      我在supernova 的案例中看到的方法,是從社會視角出發,在社會場景中定位品牌角色,塑造品牌價值的共識。

      比如中國山河自有姓名、菜鳥快遞員、高德防曬地圖,當然也包括CMO大獎“中文暖心貼”,都在社會場景中洞察問題或情緒,然后以產品創新作為解決方案會回答,成為擔當社會責任的品牌。

      對于supernova 的一些案例,我總結為以商業方法做的社會創新,以社會創新擔當品牌責任,從而成為被尊敬的社會化品牌。

      在存量環境下,品牌被尊重與認可,是最大的增長驅動力。

      三、總結:市場部向外看

      市場部的營銷人們,應該多“向外看”,向市場部的外面產品運營等其他部門看,也向品牌產品商業視野的外面看,從社會場景中定位品牌角色。

      最后簡單總結,兩個向外看:一是向市場部外面看,與產品運營部門協作,輸出產品化與運營化創意。

      二是向商業品牌外面看,不再盯著產品講述“我們是誰”,進入社會場景講述“我們能為社會做什么”。

      先說第一點,產品化創意的邏輯,講清楚事從何處來。

      傳統模式中品牌之下是廣告,廣告直接表達品牌,或者說產品部門在開發完產品之后交給市場營銷人員,你們去賣吧,最好人手一件。所以現在做廣告也是基于固有賣點講出去,這讓廣告與產品有割裂感,也會有名不副實的狀況。

      今天我們談的邏輯是:品牌-項目-廣告,在品牌與廣告之間加了一層,先有產品創新或者運營創新,然后是廣告傳播。

      項目,就是市場部??其他部門,無中生有的創新,或許是產品創新,或許是運營活動的創新。

      本質上是將品牌做出來,將價值觀以產品化或運營事件化的方式呈現,然后是廣告化傳播,通過TVC也好,紀錄片、圖書、音樂等等多元化內容方式傳播出去,獲得影響力。

      第二點是,在社會場景中塑造品牌角色,創造社會化品牌。

      前面五六年“賣貨”的價值是被高估的,大部分營銷策略都是從產品或品牌視角出發,講述“我們有什么”。

      當現在我們進入更成熟的消費市場后,品牌力決定增長空間與速度,成為一個被尊重的品牌更重要,所以要開始講述“我們能為社會做什么”。

      核心邏輯是,跳出產品賣點視角,跳出賣貨的邏輯,從社會視角回看品牌價值,然后思考我們能為社會做什么。

      先有大眾洞察與社會場景,然后將品牌放進去,作為解決方案或者某種情緒共振,塑造社會化的品牌角色。

      成為被更多人認可與尊重的品牌,自然會帶來可持續的增長。

      今天就講了兩件事:從“術”的層面,做產品化創意,品牌與廣告中間做項目。

      從“道”的層面,在社會場景下塑造品牌,成為被更多人尊重的好品牌。

      以上。


      點贊(99)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