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在詩句中寫道:丁香從死去的泥土中生出新芽,混雜著回憶與欲望。

      疫情之前轟轟烈烈的消費升級,在疫情后的第一個春天開始復蘇。今年大多數品牌開始加速推出新品,消費復蘇,新品復興。

      新品,是消費升級與品牌升級的核心支撐點。

      今年將會是新品復興之年,新消費品牌依靠新品擴大市場規模,加速成長。老品牌則以品牌升級品牌,再次成為新一代消費者的選擇。當然,相信還會有更多新品牌開始創立,競逐消費市場的存量蛋糕。

      我站在品牌策略的視角,談談為什么要做新品,以及新品之于品牌的價值。

      以下、Enjoy:

      一、所有營銷,都是新品營銷

      新品,我認為至少有兩點核心價值需要兼顧:一是短期銷售價值,成為爆款;二是長期品牌價值,塑造品牌。

      大多數人看見銷售價值,但往往會忽略更長期的品牌價值。

      幾年前談論品牌升級時,談的是拍TVC,換Slogan、LOGO等表面品牌,產品往往不會變動,因為產品研發周期很長,且市場部很難驅動研發。

      現在開始有更多品牌以新品,升級“新”品牌。

      新品,成為幾乎所有品牌營銷的支撐點,讓品牌變得更加具體,傳播更言之有物。一個合格的新品應當具備兩點品牌屬性:

      一是品牌觀點新品化,將品牌的價值觀與態度,在新品中體現出來,然后再思考如何通過廣告傳播出去。

      比如品牌倡導女性權益,就不應該只在文案上下功夫,還要在產品表達上落實價值觀。比如一些品牌倡導環保理念,那么在產品材質,在使用功能場景上也應該是環保產品。

      品牌觀點與價值觀,以新品為載體做出來。

      二是傳播策略新品化,將消費者洞察與流行趨勢融入新品,將使用場景融入新品,本質上是讓賣點更具傳播力,這樣在新品傳播上也將事半功倍。

      這就像內容與傳播的關系,在新品研發時就要有消費者洞察與使用場景,要思考新品如何與消費者溝通,怎樣會更具傳播力,甚至要有傳播策略。比如一雙球鞋在新品研發時,就要想清楚針對哪一類人群如何進行種草,或者可以做出什么話題。

      基于這兩點,新品營銷可以是任何營銷。未來做品牌的框架大概會是:品牌——新品——內容——傳播。

      首先有新品推出,以新品承載品牌觀點表達,包括融合傳播賣點;然后基于新品創作品牌內容,接下來是對品牌內容的傳播。最終產生的結果是新品售賣,通過新品的售賣也完成品牌價值觀的表達,以及對“新”品牌的塑造。

      在此過程中,新品將成為所有營銷與品牌塑造的支撐點,沒有新品的產品承載,品牌內容就會是自說自話,而消費者也缺乏對品牌表達的認知。

      在品牌升級與品牌年輕化項目中,新品承載品牌價值觀,以新品迭代“新”品牌,讓品牌始終保持活力,保持消費競爭力。

      接下來我們進入平臺視角,談談一款新品的誕生到成功。

      二、天貓小黑盒,加速新品復興

      天貓小黑盒已經深耕多年新品首發,作為平臺方,正在與品牌聯合,加速新品復興。

      在剛剛結束的第五屆“中國新品消費盛典”中,天貓再次向我們展示了對新品孵化、首發、種草的能力,過去幾年中國老品牌在天貓通過新品進行品牌升級,也成為新消費品牌的數字化經營陣地,天貓已經成為新品首發第一陣地。

      從平臺端,天貓已經介入從孵化到爆款的全鏈路新品經營;從品牌端,新品已經成為品牌增長與營銷的核心驅動力;面向未來,新品將會重構營銷框架。我們展開講講:

      1、從孵化開始,全鏈路經營

      看到數據,一款新品的迭代周期從2017年的4.4個月,加速到去年的2.5個月,在疫情結束后,周期縮短到2個月之內幾乎成為必然。

      當研發一款新品沒那么漫長而莊嚴時,營銷人也將更多介入前端研發。

      天貓基于站內消費趨勢與用戶洞察,反饋給品牌做新品研發。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將品牌觀點與營銷策略融入新品中,以產品更具象的表達品牌,成為更具傳播力的新品,讓新品成為爆款的確定性更大。

      在“中國新品消費盛典”上,天貓市場部總經理暮珊介紹了“天貓新品經營方法論2.0”,以新品生命周期的視角,打通新品從0-1,再到100的各場景鏈路打通,為新品提供一站式服務。

      可簡單總結為7個階段:創造新品-策略新品-優化產品-上市期種草-試用-爆發-沉淀。

      本質上就是“做好貨,找對人”這樣樸素的商業邏輯。

      作為外部觀察者我們看到,天貓不止發布與售賣新品,也介入更前端的新品創造,以及更后端的營銷與沉淀。

      而在品牌端,也在以新品撬動更大,更長期的品牌目標。

      2、品牌升級,以新品驅動

      當新品更快迭代時,更多營銷項目會圍繞新品展開。

      過去幾年,在新消費品牌崛起的同時,老品牌們也在奮力升級,重新站上牌桌,我們看到很多品類格局重構,有些品類仍然有老品牌換新完成消費升級,有些則是新消費品牌取代老品牌。這里面的唯一變量就是新品,新老品牌同時競爭新品。

      新品對于老品牌的價值,是持續保持品牌活力。

      品牌升級分兩種,前些年的品牌升級更多是表面品牌,但這幾年的品牌升級的前提,首先是新品迭代,以新品來升級。

      包括李寧等快消類,也包括雅迪、比亞迪等重工業產品,新品在品牌表達與視覺審美上更當代與先鋒,再創造品牌內容,獲得新一代消費者的認可。

      新品之于新消費品牌,則是持續增長,擴大基本盤的驅動力。

      很多新消費品牌就是靠著一個爆款出圈的,所以這些新品牌更理解新品的價值,元氣森林說他們一年上新上百個爆款,最后留下來的可能就幾款,喜茶、瑞幸這些飲品上新速度更快。

      新品牌通過加速上新品,增加可以沉淀下來的爆款量,擴大長銷產品基本盤,并逐漸蠶食老品牌的市場份額。

      3、面向未來,新品加速復興

      新品,滿足商業層面的銷售增長,同時滿足營銷層面的品牌表達。

      未來,一個品牌的成長與迭代,商業與品牌,或許都將圍繞新品來進行,所有增長都將是新品帶來的增長,所有營銷都將是圍繞新品營銷。

      天貓正在推動新品加速復興,隨著路徑更成熟,新品確定性更高,天貓在“盛典”中提出“81天百億新品計劃”,天貓將在331-618期間,用81天的時間為天貓新品打造百億新增量。

      我理解81天成為一個大的概念,在這個春天與品牌一起,加速復興新品。在“盛典”中提到的方法論2.0,超級新品計劃、新物種計劃、公域打通、內容化改版等等新品計劃與工具,都是為81天新品復興而服務,通過一次具體緊迫的計劃,啟動后疫情新品復興。

      這個春天只是開始,當新品的迭代飛輪開始轉動,只會越來越快,完成中國消費市場更全面而廣泛的消費升級。

      三、總結與展望

      我特別喜歡原研哉的一句話:將已知的東西變得未知,以保持對生活的新鮮感。

      新品,也是讓品牌保持新鮮感的方式。

      一開始,是新消費品牌發起的新品競賽。以前新品研發是神圣而莊嚴的事情,意味著漫長的周期與不可知的風險,但新消費品牌入場后,新品開始加速“內卷”,天貓平臺方的加持,讓大多數新品的孵化周期更短。

      到現在,新品已經成為消費市場的核心競爭力,老品牌與新品牌共同競爭新品,而消費者也在追新。

      簡單總結一下:一是新品成為品牌增長驅動力;二是基于新品建立的營銷框架。

      在商業端,新品是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以前是一個核心爆款占領更多市場空間和份額,現在則是以新品搶占更多消費者認可,品牌競爭變成新品的競爭。

      最近五六年時間里,老品牌被分流成兩種類型,一種是沒有加入新品競爭,逐漸成為過時的品牌,不再成為消費者的購物選項之一。

      另一種是堅定進行新品創新的品牌,比如高舉高打的李寧,穩扎穩打的安踏,一夜翻新的波司登等等,以前稱他們為國貨,現在則成為年輕消費者搶購的潮牌。

      從營銷端理解,所有的營銷,都將是基于新品的營銷。

      以前大多數市場部幾乎不參與產品研發,所以很多品牌的產品與營銷是脫節狀態。當新品常態化競爭時,新品必須從消費者需求與場景中來,新品本質上也成為一個“IDEA”,很多新品甚至是營銷人來主導并傳播。

      那么,基于新品的營銷路徑也隨之改變,從之前的品牌-內容-傳播,升級到現在的:品牌-新品-內容-傳播。

      新品成為品牌觀點表達的核心載體,以前將品牌價值觀用內容講出來,現在則是將品牌價值觀做成新品,做出來。

      展望未來,新品的加速復興與常態化競爭,將重塑商業增長路徑,改變營銷策略方法。

      所有增長,都是新品增長。所有營銷,都是新品營銷。

      以上。



      點贊(88)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