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經常更新投放經驗教訓,公眾號回復“微信群”一起加群討論投放技巧,目前4個500人的優化師交流微信群+部分垂直行業交流群。 上周開始,我這邊翻車了一把,廣告上傳的太多,導致了整個轉化反而下降,單價上升。具體大致是我擴量的思路出了點問題導致,操作可以理解成以前同一個產品一周上傳100+素材的,我給一周傳了200+,最后拿到的曝光數沒有增加,但是整體的轉化下跌了20%以上。 為什么會有這個影響呢。 1, 新素材上傳導致了大量的廣告在學習狀態,學習狀態下,廣告的轉化率下降。 2,新的素材上傳的多,在相同受眾人群中競爭加劇,會導致老的廣告丟失更多曝光,甚至因為競爭加劇,這部分人群的CPM上升,導致價格上升。 3,大盤在這個CPM區間,以及固定消耗金額能拿到的曝光數基本恒定。 Cpm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展示數量基本不變化,單轉化率降低,所以單價上升,量級下降。 怎么知道自己上的廣告是不是太多了? 1,賬戶內活著的ad數量和campaign數量太多,肉眼可見的太多。 2,明顯大量相同受眾人群的campaign+adset太多。一般最好是盡量減少人群重疊。 3,明顯看到上了新素材,原來老素材的廣告系列逐步曝光都拿不到了。 4,折騰來折騰去,價格上升,量級下降等等。 我自己目前比較關注的是是否能有老的廣告系列+ad能存活下來,比如某些產品明顯應該是素材有一些時效性的,結果活了好幾個月,并且比如5個月之前,4個月,3個月之前都還有不少廣告活下來了,那么可能你的廣告還可以再多上一些,但是這里不是絕對,畢竟以前游戲能養出來2年ROI都很好的系列,這里舉例子用的是那些跑dau的娛樂性質App,一般就看老廣告,老系列的衰減情況,影響不大,量級和價格都穩定,意味著可能還能再加點,看著下跌了,老系列一個個不達標的時候可能是新的傳的太多。我們有個產品比較特殊,看前面的系列是不是都死完了,如果全都是最近新上的素材,沒幾個老系列能活了下來,至少說明在現有出價情況下,廣告是傳的太多了。 比較合理的廣告結構和上新頻率多少合適? 1,盡量別重疊受眾,以前跑游戲的時候會把很多關鍵的event拿出來打點,再找點人群詞,興趣設置上,盡量保證campaign里面不重疊受眾。當你的受眾分組分完了,再把素材分別填進去,不重復人情況下,分別傳完廣告可能就是剛好。 2,挨個受眾對應廣告組,campaign之類檢查,掉量了也就意味著可以上新素材。 3,自己根據賬戶表現情況,以及素材衰減情況來看是否需要及時不重新的素材替補之類,再養一養,但是控制預算免得搶走大的系列的曝光之類。 我自己的產品比較特殊,基本不斷的洗素材就好,而且素材也一般不存在養大的額可能,所以上周出錯是直接做了固定腳本一周兩次固定發廣告,但挨個賬號檢查后發現有的賬戶因為設置的人群屬性比較宅,賬戶內廣告死的更快,所以可以更快一些,有的賬戶設置的是興趣人群,反而廣活得久所以可以更慢一些。最后10+個賬號的在整體發布頻率都有所調整,盡量比較極大加劇競爭導致價格上浮。 另外有個小發現,BID CAP情況下,即便是活著的廣告數量超出比較多他最終價格會比縮減了10%出價的cost cap要穩定很多,說實話我可能會更傾向于用bid cap多一些,更可靠。 加知識星球可向星主提問投放知識,查看行業動態+查看更多高質量技術問答。另有專屬知識星球微信群不閑聊,只聊投放技術,不販賣焦慮,不分享成功學。 出海流量玄學研究中心,不定期分享信息流廣告優化師投放技巧,主要內容為海外facebook,google,TikTok ads廣告投放技巧分享,歡迎大家關注,分享內容,也歡迎大家分享更多關于游戲出海,跨境電商廣告投放技巧。 UAC: 為什么Google UAC跑出來的用戶質量忽高忽低,怎么解決? UAC同樣的設置同樣的素材,為何跑出來的單價和后續留存以及事件比例差別非常大?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