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倫有部電影叫《賽末點 Match Point》,劇情仍然是絮絮叨叨的男女情感。賽末點的意思是,比賽到了關鍵決勝分,最后的賽點時刻。
我想用這個概念比喻當下的新品營銷,在當下的消費品牌營銷中,新品迭代與營銷,是品牌增長的“Match Point”。
大背景是中國市場的消費升級,近趨勢是新消費品牌的崛起。
可能再過三五年,中國消費市場從1.0到2.0,新老品牌各自重新占好生態位后,時間窗口關閉,賽點就結束了。
如何理解新品的價值,做好新品營銷,成為消費品牌真正重要的問題。
我收到天貓小黑盒發布的《2021線上新品消費趨勢報告》,數據顯示過去的2021年,天貓發布了超過2億件新品,占到總成交大盤的35%,展示新消費升級的腳步并沒有放緩,并在持續加速中。
這份報告,是少數具備真知灼見的商業報告。
做的非常扎實,很多觀點與我過去一年的思考一致,希望結合我對新品的思考,一起分享給朋友們。
關于新品營銷與趨勢,談談我所知道的,與小黑盒所看見的,希望對你有啟發。
以下、enjoy:
此刻新品,定義未來品牌

首先,如何理解新品,新品在整個品牌大盤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我們從未來品牌的視角,理解當下的新品邏輯,用現在創造的新品,定位5年之后的品牌。
所以,新品不止是爆款,而是定義品牌未來的勢能。
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或許就是李寧,以一個國潮系列新品,撬動整體品牌的迭代升級,三年多前的一次國潮新品,奠定了現在的“中國李寧”。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成功轉型的老品牌大品牌們,普遍是以新品迭代作為著力點。
而對于新消費品牌來說,每發布一次新品,都是對整體品牌生態的完整構建,以更多元化新品,塑造更整體的品牌形象。
無疑,不管對于新老品牌,新品在品牌構建與年輕化迭代中,起到的是核心角色,要先有新產品,才會有新品牌。
基于此,談兩點我的觀點——新品即品牌,賣貨即傳播。
首先,新品是品牌價值的承載者。
以前我提過一個觀點是傳播增量信息,傳播有價值的新增量,用變化的增量,鞏固不變的價值,新品即品牌增量。
在價值層面新品承載品牌態度,以前我們要輸出某種價值觀,通常以廣告片做品牌宣言,會有點空,價值觀與消費者手中的產品是脫節的。
但如果以新產品承載價值觀,就可以做到知行合一,以新品表達品牌態度。而消費者,也可以用新品建立自己的人設,表達自己的態度。
比如無性別穿搭,無尺碼內衣,環保再生材料等等。
消費即態度,上身即表達。
用新品承載品牌,也讓營銷更具成就感,我們不止做消費者溝通,也介入到產品研發。很多新品,都是基于消費洞察,提出新的產品觀念,進而開始研發。
然后是賣貨即傳播,新品最有力的傳播,就是賣貨。
我一直有個樸素的觀點是:消費本身是最具價值的品牌互動,也是對品牌最深刻的理解與認可。尤其對于新品,先讓一部分人獲得使用體驗。
新品要更多賣給內行,賣給理解品牌價值觀的消費者,拉長消費后的傳播鏈。
比如始祖鳥的Rebird戶外軟殼系列,A用戶知道始祖鳥品牌,并理解新品的理念是使用可持續再生材料,踐行環保理念。B用戶或許聽說過始祖鳥甚至完全不知道,決策條件僅僅是好看,價格貴感覺高級。品牌顯然更希望賣給用戶A,因為A能繼續傳播品牌理念,后續能帶來消費口碑與反饋。
新品承載了品牌的態度與價值觀,新品也幫助消費者塑造人設。新品的正確的售賣,就是在構建品牌未來認知。
所以,新品即品牌,賣貨即傳播。用此刻的新品,構建未來品牌的勢能,獲得持續增長的品牌第二曲線。
報告解讀:新品趨勢與策略

再談天貓小黑盒看見的,關于新品的市場與營銷趨勢。我從三個層面簡單做個總結,基于天貓小黑盒輸出的觀點,談談我的理解與看法。
一是消費環境的趨勢,新品與環境如何相互塑造,最終又將呈現怎樣的生活方式?
二是新品創新的趨勢,品牌要做怎樣的新品,產品、技術、顏值還是信仰?新品需要承載怎樣的品牌價值?
三是消費關系的理解,通過新品構建怎樣的消費關系,新品從小到大的生長邏輯是什么?
以下,展開講講:
新消費環境:從場景拓展,到時空萃取

從產品場景,到對理想生活的想象,新品正在創造越來越多的可能性。
一個大變量是消費者的迭代,95與00的Z世代,成為新品的主力消費人群,生活方式與審美觀產生代際迭代,可以塑造更具想象力的生活方式。
一個新變量是疫情,已經持續2年多的疫情,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
基于兩個基礎變量,天貓小黑盒提出兩個觀點:
一是時間提純,在時間層面,更關注自身,關注身邊的親密關系,放棄更多的無效社交與外放型社交,這大概是疫情帶來的變化,讓人們意識到,親密與接觸是重要的,日常生活是重要的。
二是空間折疊,這個洞察更有意思,一種是折疊的寓所,人們會在家中,用消費新品創造多元化場景,比如家里的小酒館、電競屋、咖啡館、米其林后廚、室內花園等等。第二種是流動的家,比如用新品與家人打造露營空間。
整體趨勢是,從外放型消費,開始向內探索。
更關注自己的生活,關注身邊的親密關系與日常生活。將真實存在的生活,更加精致化,讓自己生活更自在舒適。
新消費決策:從利益導向,到信仰導向

以前產品之分價格高低,質量好壞,甚至好不好看,但現在開始講“品牌故事”。
你會跟朋友說,這個品牌倡導環保,另一個品牌的創始人是無性別主義,決策標準開始信仰導向。這是特別重要的洞察,新品報告中提了三個趨勢關鍵詞:
感官擬真:我理解就是最大化提升幸福感的產品,用年輕人的話就叫“快樂上頭”。
比如聽覺上的專業無線耳機、嗅覺上身臨其境的自然香水、原味鎖鮮的便捷食品、親膚的無尺碼內衣等等。
文化深描:從淺層的跨界,到深度融入與創新,在文化價值層面更深度與專業。
比如從國潮到國風,本質是重塑中國美學體系,對東方審美的文化深描。我個人觀點會認為,未來幾年中國審美的新品系列會崛起,隨著年輕人對中華文化更自信,與國貨品牌的崛起,中國美學體系將在這一代被重塑。
比如我們看日本美學,他們經歷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師輩出的階段,一代設計大師重塑了日本審美。而中國審美的再造與創新,很可能由這一代新消費品牌來完成。
價值站位:用新品表達品牌信仰,做到知行合一。
過去我們做品牌的一直說價值觀表達,但通常會做品牌宣言,輸出一句口號,但這一方法很難有實際支撐,甚至有時產品是相反的。
但現在新品的邏輯是,用產品屬性表達價值觀與品牌信仰,比如環保再生材料,比如無性別服裝設計,比如國潮也是價值站位。
所以,當開始用新品去表達價值信仰時,品牌與消費者都可以快速形成共識,品牌用實際產品傳遞無性別主義,而消費者則將其穿在身上,成為更直接的表達。
這其實是前面講的新品即品牌,賣貨即傳播的邏輯,讓品牌共識形成的路徑,更加直接。
新消費關系:從泛眾喊話,到圈內回音

這是我認為這份報告最重要的觀點之一:消費關系從出圈,到入圈。
“出圈”成為最近幾年很頻繁的營銷詞,慢慢就被理解成為討好大眾,于是就讓品牌毫無個性,變成空心化品牌。
所以我們將概念更細分一下,品牌破圈的方式,從出圈,變成入圈。
高而不冷、酷且專業:這是之前我談奢侈品策略時做的總結,奢侈品的邏輯就是入圈,他們的新品從不討好大眾,甚至是反大眾審美,但他們引領審美。
這也是現在新品的邏輯,在自身專業上絕對自信,建立自己的標準,但對用戶保持親和,與核心種子用戶密切溝通,以更內行化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圈”。
圈內回音,先好再大:新品的生長路徑,首先在核心圈層獲得認同,形成圈內回音。
通俗點理解就是,先做成90分以上的小眾品牌,然后再吸引更多人進來發現這個品牌。
當圈外的用戶入圈時,會獲得某種發現感,他們自己會學習這個品牌的信息與特點,然后真正成為圈內人,從而獲得品牌上的優越感。
比如當我在用某個小眾新品時,我會跟朋友介紹說,這是行家都在用的小眾新品,他們的產品如何如何,我會認為這比大眾產品更具優越感。當這種口碑越來越多,入圈的用戶更多,也就自然會破圈。
出圈會稀釋消費關系的濃度,但入圈則盡可能保持消費關系的緊密連接。
新首發平臺,天貓小黑盒

再談一下此次報告的出品方,天貓小黑盒核心能力與價值。
作為普通消費者的體感,談起潤百顏、花西子、三頓半、Ubras這些新消費品牌,第一想到的是天貓旗艦店,當小米、珀萊雅、安踏、vivo 這些品牌發布新品時,首先想到的也是天貓。這背后都是小黑盒在承載新品發布。
小黑盒成立5年,已經建立起成熟的新品首發策略,從前期與品牌的研發共創,到上線首發,知道最后成為品牌核心產品,已經實踐出成熟的完整路徑。在2022年的規劃中,小黑盒仍在不斷完善能力,推出更多核心新品。
一是深耕圈層人群:前面我們提到消費關系要入圈,小黑盒匯聚超過1.2億重度追新人群,他們是各個品類的新品核心人群,當新品發布時,首先與這些核心人群建立專業圈層。
目前做了盒子藝術館、潮流榜中榜等IP,進行核心人群圈層運營。同時今年推出淘寶官方藝術平臺“有隱”,將聚集藝術設計類商品,品牌與藝術家的聯名跨界商品。
二是內容運營與種草:通過新品的內容運營,獲得更多真實有效的消費反饋,促進新品口碑的建立。做了新品嘗鮮盒、天貓小黑盒上新季等項目IP,聯合各路KOL與小黑盒直播間,以更便捷優惠的方式,讓核心人群提前獲得新品體驗。
在此不做更多贅述,小黑盒已經成為成熟且龐大的新品首發體系,但依然保持先鋒與新銳,不斷推出新的策略玩法。今年也是第四屆中國新品消費盛典,在新品消費領域始終保持領先性。
展望新消費,新生不息

最后總結與展望,新消費的絕對賽點,仍然在持續。
所謂的消費升級,更深層的原因是代際審美的迭代,品位與審美只能通過下一代人完成,主力消費人群換了一代人,那么生活方式也將迭代,最終帶來消費方式的升級。
這一升級將在90到00后這一代人中完成,這是品牌迭代的時間窗口,前面三五年已經開始,接下來或許還有三五年,消費方式就會基本定型,最本質的迭代升級差不多完成,剩下的就是潮流的更迭。
這是消費品牌生態重塑的過程,新老品牌重新站位排序。大家共識是,新品決定未來品牌生態位置。
在個別戰場已經差不多結束,像果汁茶飲品類,匯源、統一、康師傅茶飲果汁的市場已經基本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元氣森林等新品牌。像奶茶里的香飄飄,已經被喜茶等新茶飲取代?;蛘咚偃芸Х缺挥缣锎?、三頓半精品咖啡取代。
在此殘酷戰場下,品牌如何應對,未來對新品的發展策略如何制定。基于新品報告,提煉幾點我認為重要的觀點。
一是未來視角思考新品。品牌要思考清楚為什么要做新品,新品的戰略價值是什么。增長與爆款是結果,不是目標。
應將新品視作長期主義戰略,用現在的新品,塑造未來的品牌,在未來品牌生態中,占據有力位置。
二是新品即品牌,知行合一。產品化營銷,將品牌價值與創意,融合進新品中,以新品表達品牌。
這要求營銷人的工作更加前置,到產品定位與研發中,植入品牌理念,進行品牌輸出。這也讓品牌塑造更加直觀,讓廣告更言之有物,擲地有聲。
三是破圈的方式,從出圈到入圈。如果那些奢侈品與高級品牌有任何秘訣,可能就是這句話,讓消費者入品牌的圈,而不是品牌出到消費者的圈。
建立一種意識是,新品是引領審美與品位,塑造生活方式的先行者,保持專業,保持自信很重要。
這是我對新品營銷的全部認知,未來幾年的新消費,仍然火熱,仍然新生不息。
以上。
推薦下載,少數有真知灼見的商業報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