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經常更新投放經驗教訓,公眾號回復“微信群”一起加群討論投放技巧,目前6個500人的優化師交流微信群+多個垂直行業交流群。 分析一下最近遇到的一些情況: 1,Facebook感覺自己的操作沒什么問題,包含出價,定位,素材都OK,但是就是沒跑過一起跑的其他同事。 2,Google接近的操作,但是確實出價沒有其他同事的高,人家的就跑的賊好,我折騰好幾次都沒跑出來。 這兩個最終表現都是量級明顯起不來,而且會導致整體我跑下來量級不如同事,成本比同事的還要高。 大概分析了下整體賬戶的情況后總結: 1,Facebook由于同事比我勤奮,每次新素材他都比我早上傳那么1天之類,我每次后操作,導致整體其實同事已經把新素材跑起來了我才能繼續。 2,Google倒是不存在先后順序,我在Google上嚴格按照了官方建議填滿之類去操作,同事反而就只挑選了自己覺得好的素材上,但是出價上比我出的更高一些,尤其是素材部分,同事故意沒選圖片素材。 猜測: 1,Facebook應該是在素材上傳時間上有先后優勢,猜測并不是說系統判斷了誰先上傳,而是合適這個素材的人群,先被同事的賬號學習到,我再次上傳的時候由于他優先曝光了合適的人群,我再跑實際上比他更難學出來。其實這個以前做游戲的時候還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拼創意的產品,先跑的總是比后跑的人占優勢。 如果一定要搶回來量也有兩個思路: 第一是出高價,但是如果同事跑的是自動出價的話其實他只要學穩定了你確實很難搶回來,但是出高價格或者你也自動出價后應該是能拿到曝光,并且在前期承受比他更高的價格去讓系統學習還是可以再跑回來的,只是這個操作被老板發現的話,可能會不開心。 第二是拆人群,既然他已經學到了一個比較穩定的人群,那么你干脆拆散了人群從不同的方向去嘗試,尤其是根據素材去猜測可能有什么人群更合適,或者直接Looklike跑AEO之類的,堅持堅持應該也能搶到一些量。 不一定是你自己的同事和你競爭,假如你自己多個賬號想同一批素材跑的時候其實也是類似。岔開人群跑素材更容易壓榨的干凈一些。不過如果是甲方的話,更應該鼓勵大家去多找新的素材方向,不要互相在一個素材上內卷。 2,Google的出價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商店的量,這部分量包含了搜索,相似推薦和首頁推薦之類的,通常gp首頁推薦的位置量質量最高,但是成本比較高,這個位置一般情況下跑多個系列的時候這會有一個系列能比較容易洗到這個位置,大概率還是誰出價高歸誰,畢竟素材上面他直接就是拿個商店Icon曝光的,頂多用到了文字文案,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你不小心跑到了inapp的一些比較差的位置,跑安裝的時候可能不明顯,但是跑2.5event的時候特別容易出現跑下來安裝成本很低,但是最終event成本比較高,主要是由于inapp位置跑下來的一些安裝后續轉化太差。這次遇到的同事沒填滿,不傳圖片反而避開了這些位置,再加上出價高一些,跑到了youtube和商店的推薦位置,所以整體跑的更好一些。 這個時候想要去搶,其實就不合適了,Google內卷最可怕,只能互相提價,跑1.0的可能還好,可以去嘗試跑一些新素材,覆蓋不同的人,但是跑2.5的一些重度靠后的event,基本上只能靠著商店推薦位置稀釋下后續event成本,這個時候有同事跑穩了就不要去內卷,免得搶的誰都占不到好位置。但是如果你要是乙方的話,那就沒轍了,只能硬著頭皮去卷! 不過站在甲方角度來說,限制大家的出價不要過分提高比較容易控制住整體成本,否則一定會出現優化師之間或者代理之間的相互內卷,溫水煮青蛙一般慢慢把價格加上去之后就再也下不來。 出海流量玄學研究中心,不定期分享信息流廣告優化師投放技巧,主要內容為海外facebook,google,TikTok ads廣告投放技巧分享,歡迎大家關注,分享內容,也歡迎大家分享更多關于游戲出海,跨境電商廣告投放技巧。 如果有投放專業領域需要咨詢,請加知識星球提問,個人微信不答疑 長按圖片加知識星球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