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開始,很多品牌開始重視品牌資產。


      之前內容有梳理過在數字化時代的品牌資產:一是內容資產,二是關系資產。


      把定義搞清楚之后,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創造品牌資產,現在做的事情是否是品牌資產?


      簡單理解,怎樣的品牌戰役或內容,可以沉淀為品牌資產?


      品牌每年都做很多內容,很多營銷戰役,獲得很大曝光與傳播量。但這些內容,怎樣在時間的河床上流淌與沉淀,最終成為品牌印記之一,這是關于品牌資產應該思考的問題。


      至少,我們應該能夠辨別,哪些內容只服務短期效果,哪些內容可以成為品牌資產。談談我的思考:


      以下,enjoy:


      短期聲量效果,長期影響決策


      我并不想打著長期價值與品牌資產的旗號,來貶低營銷的短期價值。實時反饋回來的短期效果,非常重要。


      一場優秀品牌戰役,應該從短期與長期兩個維度理解,但并一定需要兩者兼顧。


      我們把品牌戰役分成三種:一是純粹聚焦短期效果;二是短期效果產生長期影響;三是內容具備長期影響力。


      一是純粹聚焦短期,通常是效果廣告,以擴大規模為目標。


      效果廣告本質是個算術題,投入多少廣告費,能獲取多少回報。很容易計算KPI,投資回報率可量化,所以得到很多品牌的下注。


      但作為品牌方,要思考效果廣告的場景,在什么階段,什么場景下使用效果廣告,而非全靠效果廣告獲取增長。


      二是短期效果產生長期影響,更加戰役化的短期項目。


      比如一部電影的宣發,必須要聚焦短期效果,聚焦票房轉化。比如消費品的新品首發,必須聚焦預售效果,傳播的聲量。但這些短期效果的達成,會給品牌帶來長期影響。


      電影票房破紀錄,這會在很長時間里成為值得談論的影片,甚至經典。新品首發賣爆,品牌勢能起來,就具備成為爆款的潛質,從而影響整體品牌的聲譽,間接轉化為品牌資產。


      三是內容本身成為品牌資產,大家所說的“品牌內容”通常指這一類。


      一次品牌戰役中的品牌內容,短期獲得聲量,但長期仍然具備影響力,仍然能夠營銷用戶決策,這類內容本身,就是品牌內容資產。


      比如B站的經典戰役“后浪”系列,短期效果是獲得了極大的傳播聲量,品牌破圈,大眾也對品牌也產生新的認知。長期來看,這將成為B站品牌的大事件之一,人們在了解B站品牌與歷史時繞不開的內容,成為長期品牌資產。


      類似的案例很多,無數超級品牌都有自己的經典廣告,有品牌大事記,這些品牌關鍵內容,在很長時間里都在影響后來者對品牌的看法。


      所以,短期的品牌戰役轉化為品牌資產,基本分為兩種路徑。一是短期效果產生長期影響,短期目標促成長期目標;二是以內容為核心的品牌內容資產,只要做出來就是品牌資產,并持續對用戶產生影響。


      短期標準看傳播聲量,長期標準看內容本身,兩者兼備,就是優質品牌戰役。


      接下來進入營銷戰役策略中,梳理其中的邏輯關系。


      百度商業化,跳出搜索框


      談起百度,大家想到的通常是搜索廣告與信息流,而不是品牌戰役。


      近兩年我多次與百度的朋友進行深度交流,發現確實在變化,在我看來是真正完整了“移動化”并已經深度布局智能化。


      剛在上海召開百度營銷峰會,透漏了一些關鍵數據與觀點,比如百度APP月活超過6億,小度成為出貨量最大的智能設備,增加了更多AI智能場景。


      作為資訊平臺重新梳理了媒體定位,搜索頁面從內容升級到內容+服務等等,商業化層面定位為智能決策平臺。


      希望從個人視角,談談我對百度商業化的理解,在“搜索框”之外,如何做一次具備長期價值,可沉淀為資產的品牌戰役。


      創建品牌入口


      大家的固有印象是,百度是搜索框作為內容入口,而非“首頁”化內容展示。


      今年百度更加強調自身媒體定位,搜索框之下也是像今日頭條一樣的資訊信息流,這本身是巨大的營銷入口。


      對于品牌戰役,其實更需要“中心化資源”,在最短時間單位內,引爆品牌內容。


      百度APP首頁,就是最好的中心化媒介位置。包括開屏,首頁搜索框的互動玩法,都是巨大流量的品牌入口。除此還有小度智能場景入口,地圖LBS入口等,可以作為中心化品牌入口。

      為品牌戰役設置“入口”,以簡單直接的核心賣點進行大曝光,然后獲取用戶“進入”品牌,進入品牌陣地之后,再跟用戶娓娓道來。


      聚合內容專題


      在碎片化社交網絡,傳播完整品牌信息變得很奢侈。


      做品牌戰役先有入口,然后是做好品牌陣地承接,更完善的互動玩法,更完整的品牌信息。社交媒體通常以“話題頁”的形式呈現,但話題頁更適合社交討論,而非品牌信息展示。


      百度有超級品牌專區,現在升級“內容+服務”的聚合,加上更多元化的互動玩法,以及承載更多品牌信息的托管頁小程序等,可以在關鍵詞之下充分展示品牌信息,聚合成為品牌內容專題。同時下拉進入信息流,也會承載品牌更多UGC內容。


      在碎片化的社交網絡中,一次完整的品牌戰役,必須包括的兩個基礎部分:一是大曝光入口,二是承載完整信息的品牌陣地。


      智能決策平臺


      一場營銷戰役結束后,時間將會帶來什么改變?


      首先是沒有價值的信息,完全服務短期的內容,或者沒有信息量的UGC,將作為垃圾信息快速沉沒于互聯網。


      其次是有價值的核心內容,在短期獲得很大的傳播量,長期仍不斷有人搜索獲得新的瀏覽,比如那些經典廣告,這些留下來的會持續產生品牌價值,成為品牌資產。


      還有一部分是新增量信息,比如新品上市,這些增量信息本身會沉淀為品牌的內容增量,持續產生價值。

      而所有有價值的基本信息,幾乎都沉淀在搜索頁面中。我們找一個熱搜信息的答案,可能會在社交媒體搜索,但要搜沉淀下來的基本信息或歷史信息,還是要去百度。


      今年百度重新確立的自己的媒體定位與智能決策平臺的定位,以內容加服務的形式,將長時間積累下來的有價值的品牌內容,作為大眾生活決策的重要參考。


      一場品牌戰役,從快速熾烈燃燒,到沉淀到時間河床。


      這些沉淀下來的全部信息,就是一個品牌的基本盤。


      總結展望,品牌資產基本盤


      今天我們談論品牌戰役與品牌資產的關系,希望這成為思考問題的角度。


      品牌方越來越重視品牌資產,營銷端也更加強調品牌資產的價值,我們花了很多來理解,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品牌資產如何數字化,什么是數字化的品牌資產。但這次我們換個角度思考。


      此時此刻正在策劃的項目,正在做的創意內容,是不是品牌資產,能不能成為品牌資產?


      從三個層面簡單總結:一個是品牌戰役的類別,二是品牌戰役的基本構成,三是品牌資產基本盤。


      先談品牌戰役類別,大體分成三類。


      一是效果轉化類,你不能以品牌資產為目的做項目,有些效果類廣告,就是不能沉淀為品牌資產,但也是有價值,需要做的。


      二是短期爆發類,新品上市就是要效果要銷量,這不能直接轉化為品牌資產,但產生的長期影響,間接會沉淀為品牌資產。


      三是內容價值類,我們常說的品牌內容,內容本身具備長期價值,本身就是品牌資產。


      再談品牌戰役的構成,我個人總結兩個基本結構:一是大曝光兼品牌入口,二是品牌內容聚合陣地。


      在碎片化社交環境中,大曝光的內容邏輯是,極簡化內容信息,核心產品賣點,可以馬上抵達的路徑。然后主動權交給用戶,由用戶選擇是否抵達下一步品牌陣地,了解更多。


      最后談品牌資產的基本盤,能長期輸出品牌價值的,就是品牌資產。


      一場品牌戰役中,區別哪些內容服務短期,哪些內容可以長期留存。短期內容必須暢銷,要看到傳播聲量與效果;長期內容不必太在乎短期效果,因為可以長銷,數據在很長時間內都還在增長。


      最近我接觸多個平臺商業化團隊,有一項關鍵數據是,搜索流量上漲很快,很多用戶是直接搜索獲取信息,很多內容的長尾流量占比到50%以上,這很驚人。


      不管在百度或者其他平臺,搜索品牌關鍵詞得到的所有內容,就是品牌資產基本盤。


      營銷的長期價值,就是運營好這個基本盤。


      以上。


      點贊(64)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