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廣告優化師,我們一直都潛心研究廣告創意、平臺規則、潛在用戶畫像等,這些點無論那一點做好了,都有很大機會帶來非常好的效果轉化,數據表現也不會太差。 反向思維一下,作為用戶我們在瀏覽FB、GG的時候,為什么會去點擊別人的廣告呢,我們點擊廣告的動機是什么呢。 好奇型點擊是偏向無意識型的點擊,只是單純的被廣告創意的某一幀所吸引,這種吸引既可以是因為廣告內容引起了自己對廣告的進一步關注,也可以是單純的因為廣告的色彩特別的引人注意。 很簡單的理由,但在信息流轟炸的屏幕里,能讓我們關注到的廣告就已經成功了一半,這也是初期很多優化師會做一些閃動的按鈕GIF圖片,或者對比強烈的色彩拼接來吸引用戶的關注力的原因。 只要引起了用戶瀏覽意識中的好奇和關注度,下一步才會去注意這個內容是否是自己真的感興趣或者需要的,因此好奇型點擊的下一步就是確保廣告內容本身貼近產品且具有趣味性,這樣我們才會安裝試用。 社交型點擊大多數是在社交軟件上發生,這種點擊是基于我們群體效應的心理產生的。 比如我們在瀏覽微信朋友圈的時候,看到了某則廣告被自己的好朋友點贊了,尤其是自己比較親密的朋友,我們就會不自然的點開這個廣告,看看這個廣告有什么好的點,為什么自己的親密朋友會點贊這個廣告。 我們在基于朋友關系點擊廣告時,更會樂意去安裝試用產品,也更會在意廣告下朋友的一些點贊與評價行為,其實這個也是廣告擴大了用戶再推薦的需求,你的朋友都說好,你要不要試一試。 除了以上的從眾效應之外,還有一些個人自身的群體需求。比如,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打拼的人,無聊的時候在逛社交網站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一個陌生人交友的產品廣告,這個廣告又恰好展現了通過這款交友軟件交到了好多好朋友這一點,引起了內心潛在的需求,點擊廣告試用產品的幾率又會增加。 不管是自身對環境融入的需求還是朋友推薦,都是強調了社交關系,很多產品在社交關系的加持下,都能得到有效傳播。 目的型點擊則是我們主動意識比較強的的一種行為,我們基于自己的某種需求去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案,但卻不知道哪一款產品能夠解決我們的需求,通過在某些搜索引擎中看的的廣告,去下載試用相應的產品。 比如我們通過谷歌搜索魚香肉絲的烹制方法,看到了一款幫助做菜的APP,這款App在廣告展示中不僅有做菜的方法,還有相應的做法視頻,我們肯定會優先安裝試用這款App用于解決目前的需求。 我們帶著一定的目的去點擊廣告時,首先就是希望相應的產品要能夠解決我們的相應的需求,越是精準的,越是能更好的完成安裝轉化;如果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廣告,雖然會增加產品的安裝,但我們肯定不會讓這個產品在自己的手機上留下來,還會去給這個產品一個差評。所以目的性點擊的關鍵是直擊用戶痛點且不虛假宣傳。 利益型點擊是我們本身沒有需求,只是單純被廣告中所展示的收益所吸引。 利益型點擊能夠驅動我們去安裝試用產品,并且希望通過試用產品獲得相應的利益,這種利用既可以是物質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層面的。 最典型的就是一些電商產品的折扣廣告,我們雖然沒有購物需求,如果看到某則廣告中的產品比在其他渠道購買要便宜,我們可能就會不由自主的去購買。 利益型的點擊驅動,如果是廣告中虛假宣傳比較嚴重,我們通過安裝試用產品并沒有獲得廣告中描述的利益,我們也會很堅決的拋棄這樣的產品,因此和目的性點擊一樣,一定需要有內部承接且無虛假。 以上幾點是我們作為用戶為什么去點擊廣告的幾點原因,可能還有別的原因驅動我們去點擊廣告安裝試用產品,需要我們繼續去思考和探索。 之所以要在用戶的角度考慮這些問題,主要是作為投放廣告的優化師,不能只是一味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我們自己也是其他產品的用戶,我們更要在用戶的角度去看問題,產品如此,產品廣告亦如此。 ? ? ? ? ? ? ? ? ? ?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