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寄幾的第 55 篇文章 用戶增長是企業追求的核心目標之一,從投入產品的初期階段到成長期,再到成熟期,拉新貫穿了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拉新做不好,產品就缺乏用戶,企業也沒有變現能力,再完美的產品都將毫無意義。 拉新即新用戶增長,從根本上說就是用戶增長的量化指標。目前主要的拉新方式有如下幾種: 1 軟廣告:精準觸達用戶 2 大眾媒體:找到流量洼地 3 創意運營:讓用戶產生好奇 4 搜索引擎營銷:把點擊率變成轉化率 5 線上推廣:抓住用戶的眼球 6 線下推廣:全場景運營 7 搜索引擎優化:讓用戶找到產品入口 8 內容營銷:用內容鏈接用戶 9 推送:最大化獲得用戶 10 病毒裂變:讓用戶自發推廣 11 小程序、小工具營銷:發現用戶新需求 12 商務拓展:找到流量合伙人 13 直接推銷:獲取種子用戶 14 分銷:找到落地代理 15 現有平臺:挖掘生育流量 16 會展:尋找跨界 17 線下活動:截取開放場景流量 18 演講:探索新模式 19 建立核心運營群:讓用戶推動運營 在產品開發初期,用戶增長與產品開發同樣重要,應各占一半的注意力;擁有早期用戶喜愛的產品或服務,卻沒有一種清晰的提升用戶增長的方法,是一個大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在設計產品或服務的同時,檢驗獲取用戶的渠道。通過產品早期的拉新,不僅可以及早的驗證市場,定位用戶群體,還可以避免開發者做一些用戶并不買賬的無用功。 對于早期的拉新行為,可以看作為向一個破桶里倒水,最開始桶會一直漏水,因為產品還無法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很多用戶還很不想用這樣的產品,看似拉新所付出的精力和金錢都從桶中漏出去了,但利用穩定的新用戶流測試會給開發者帶來很多寶貴的信息,比如用戶的真實需求和抱怨點是什么,如何與潛在用戶產生共鳴,首先應重點關注哪一部分市場、那種類型的用戶更容易被吸引等。如果沒有這個這個階段的用戶互動,在產品開發上的努力很可能就是南轅北轍。 回到破桶理論,早期的拉新行為屬于發現產品的漏洞在哪里,通過對產品的不斷修復和持續的拉新行為,可以有效的檢驗產品的破洞是否被堵住,當拉新處于一個穩定的水平,產品則滿足了用戶的真實需求,需要根據市場與產品匹配程度,明確市場定位,健全運營模式。在市場上搶占一席之地。 根據產品的拉新渠道,可以建立“外環-中環-內環”的靶心框架拉新模式 1 外環:有一點可能 靶心框架的第一步是列出所有存在的拉新渠道,從眾甄選出適合自身產品,看起來有機會帶來用戶增長的的渠道置入外環。 2 中間環:可能性比較大 靶心框架的第二步是針對外環中的渠道開展低成本測試,檢驗外環中的渠道是否真正有效,測試指標可以從以下三點考慮: (1)通過這種渠道吸引用戶的成本是多少。 (2)通過這種渠道能吸引多少用戶 (3)通過這種渠道吸引到的用戶是目前需要的嗎。 測試階段切記不要過早加大推廣力度,只需要設計一些小規模的,不需要付出很多成本或努力測試。將數據效果表現較好的渠道置入中環。 3 內環:真正有效的東西 在通過數據比對,將中環中數據表現最好的一種渠道注入內環,加大力度在內環渠道進行用戶推廣。 在一個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的任何階段中,會有一種拉新渠道主導用戶增長數量,所以在內環我們只關注這個真正有效的拉新渠道;針對此渠道不斷進行試驗,找出用戶增長方式的方法,直到此渠道由于飽和或成本增加而失效。 在全力開發內環渠道的同時,也要不間斷的對中環的拉新渠道進行測試,產品的不同階段在各個拉新渠道的表現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內環的核心渠道也會隨著產品的變化而更替,外環-中環-內環渠道跟根據數據表現聯動循環起來。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