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冠名營銷,首先想到的是內容維度的冠名。
比如綜藝節目、賽事內容、晚會內容等等,品牌看重的真的是內容本身嗎?或者是內容帶來的流量,以及流量附帶的內容屬性?
如果僅從內容邏輯理解冠名,我們就會被框住,這個框里只有幾種傳統形式,當出現一種新的,或者非標內容形式時,品牌將會猶疑這是否可以冠名贊助。
而更本質的流量邏輯,則可以帶來更廣闊的視角,最先發現值得冠名的好內容。
今天跳出內容框架,從流量邏輯,談談品牌冠名的策略思考。
以下、Enjoy:
流量,以及流量的屬性
打開思維框架,繞到內容背后,從流量邏輯理解內容。
首先理解流量本身,只要能聚集起巨大流量的場域,就有商業價值。
一個超級市集算不算內容,但有流量。市集和音樂節都能聚集起巨大流量,但音樂節算內容,市集為什么不算呢?能冠名音樂節為什么不能冠名市集?
東方甄選直播間是否值得冠名,張大大、劉畊宏這類的直播間是否值得冠名,還有很多我想不起來的非標準化與個性化的流量源,或許都是值得冠名的流量。甚至不一定是內容,就是流量本身。
然后談流量的屬性,或者叫流量的內容屬性。
我們所熟知的傳統冠名內容,比如娛樂或體育等,翻譯過來就是不同的內容流量屬性,如果從純粹的流量屬性上來看,也可以有節日流量、知名IP流量、大促流量等等,以及一些不固定的暫時流量。
流量的屬性決定與品牌是否能匹配上,比如純粹的擴大知名度,選擇性更寬泛一些。但從塑造品牌價值層面,品牌屬性就需要與流量屬性相匹配,才能產生1+1大于2的價值。
同時,當我們跳出傳統內容框架后,內容則呈現更多元化的形態,品牌可介入的空間也隨之更大,品牌與流量的深度融合,則會將流量中的用戶與品牌的接觸點更多,更親密。
所以,當我們從流量邏輯理解內容時,或許能發現更多好內容,或者更多好流量,用以服務品牌。
現在的社交平臺更多元化,達人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多,社交平臺與達人們會創造出更多以前沒有的,或者區別于傳統的內容與流量形態,當這些流量或內容出現時,我們能夠從更本質的流量邏輯理解其商業價值,占得先機。
接下來從流量邏輯,在案例中探索非標內容的冠名邏輯。
君樂寶互動流量冠名,從曝光到沉淀
社交平臺上的互動活動,是否是值得冠名的,能給品牌帶來哪些價值?
巨量引擎在春節期間全民互動IP活動#溫暖中國年#,以抖音平臺為主,聯合今日頭條、西瓜視頻、鮮時光等9大平臺共同聯動,從互動到內容,從平臺內容到品牌內容,從PGC到UGC,全方位的整合,很難定義這是什么內容,而是作為全民互動的IP項目。

冠名#溫暖中國年#的是君樂寶集團,這是君樂寶首次以集團品牌身份亮相,并攜手君樂寶奶粉,悅鮮活與簡醇三大子品牌共同冠名。
我從流量的屬性、內容的融合與品牌資產沉淀三個層面,梳理此次冠名的品牌價值。
CNY流量:互動化大曝光
君樂寶為什么適合冠名,以及如何在冠名中得到有效大曝光。
首先看流量與流量的屬性,春節場景與流量,是大快消品牌必爭的場景,君樂寶作為奶業品牌,在高度競爭環境中,進入春節場景,仍能帶來更多的品牌增量。
最終據統計,此次活動共持續26天,君樂寶共獲得互動品牌總曝光超4634億,品牌任務參與2.4億+,為君樂寶提供了一次全民化曝光流量。
然后是創新化的曝光方式,除了傳統冠名中的放置LOGO,在具體節目內容中的口播等常規曝光,我更感興趣的是君樂寶通過紅包互動發放電商卡券,最終發出去近9億張卡券。

在紅包與卡券發放過程中,為不同用戶設置了多元化的互動玩法,比如小游戲、煙花大會、新春答題、朋友紅包、鮮時光TV等多種互動模塊,兼顧春節場景的趣味性,同時實現活動與品牌的大曝光。此外還創新上線“萬物送?!焙汀靶疫\盒子”,助力品牌在春節嘗鮮實現更廣泛的曝光。
從用戶視角來看,人們不僅僅是單向的看見品牌,而是加了一層互動游戲與卡券領取,這是品牌與用戶的一次共同經歷,相比曝光來說,是更深度與緊密的連接。
紅包與卡券的互動化品牌曝光,比“看見”更多了一步,獲得了消費的“回應”,形成有效互動,卡券在后續的銷售轉化中,極大提升品牌的CNY期間的銷量。
品牌內容:一個ICON與多元內容
在品牌內容的輸出上,一個ICON是君樂寶集團化品牌首次亮相,并借勢此次冠名推出集團品牌主張“科學營養 鮮活力量”。多元化內容是將集團品牌與三大子品牌進行整合,在大眾層面形成集團化認知。
悅鮮活攜手《囤樂早年夜》,簡醇攜手《年年有你小年夜晚會》、優萃有機奶粉攜手《梨園又一春》、《薛之謙演唱會》、《開心麻花開箱夜》,三大子品牌冠名5場直播節目,囊括脫口秀、音樂、話劇、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兼顧老中青各年齡層觀眾,符合新春喜慶氛圍,深受抖音用戶歡迎。
直播前設置品牌前貼片,直播中多場地舞美植入,口播及節目內容植入,角標、片尾等播出包裝植入,定制禮物、關注按鈕、彈幕、福袋等節目互動植入,節目全程多元素展現品牌。
品牌最終收獲直播總曝光破38.8億,直播節目播放量超7.5億,直播當晚累計觀看人數1.9億+的亮眼成績。
用一個集團品牌ICON與三個子品牌的多元化內容,共同塑造全民大眾品牌君樂寶的品牌形象。
資產沉淀:成為品牌新基建
在抖音平臺冠名的互動內容的優勢是,同時也是品牌經營平臺,從曝光認知,到互動回應,再到銷售轉化,最終沉淀為品牌資產,成為品牌數字化新基建。
一開始我們談到的紅包卡券近9億張發放,到轉化鏈條的末端就會產生銷售成交,而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君樂寶集團品牌的賬號“君樂寶科學營養小鎮”在活動期間漲粉680萬,成為品牌在抖音平臺的新基建。
所以我們看到,君樂寶在這場全民互動活動冠名中,至少實現了兩個核心品牌目標:一是君樂寶新主張的首次傳播,并獲得大眾認知;二是君樂寶母品牌與君樂寶奶粉、簡醇、悅鮮活三大子品牌的整合,在大眾消費端的心智整合。
除了品牌目標,同時實現更深度的互動化曝光,多元化內容的共創與融合,以及高效的銷售轉化與品牌資產沉淀。
所以,社交平臺上的互動化項目冠名,反而能實現更深度的品牌融合。
總結與展望
今天談品牌冠名,本質上也是打破框架,對內容創新的再理解。
品牌冠名,本身是非常傳統且成熟的營銷方式,通常意味著對大內容的流量借勢,通常用來做知名度擴張比較有效,也用于大品牌的品牌活力保持,本身可聊的不多。
過往的絕大多數品牌冠名邏輯,都是基于內容邏輯,先有一個大內容,然后品牌作為冠名,放置LOGO或口播等形式呈現,與內容的結合度本身也不高。
但基于今天的案例我想到,內容邏輯的背后是流量,品牌的知名度擴張的目的也是中心化流量的需求,那為什么不能從流量的邏輯理解冠名呢。
以流量邏輯理解冠名,并不是放棄內容,而是容納更多創新內容,包容進更多好內容。
當社交平臺更成熟與多元化,聚集起流量的不一定是一個大內容,可能是互動活動,是熱搜話題,是直播間等等一些創新性非標準化內容,這些都具備大流量的特質,所以當然也可以被冠名。
從兩個層面判斷冠名的價值,一是流量的規模,必須是規模化流量才值得冠名,在短時間內聚集起中心化流量,可以擊穿圈層壁壘,讓品牌獲得破圈傳播,這是大流量的核心價值。
二是流量的屬性,可以狹隘的理解為流量的內容屬性,是娛樂流量、體育流量、節日流量或者特定IP的流量等等,這決定與品牌的價值觀是否匹配,適合哪一類品牌冠名。
此兩點梳理清楚,基本就可以清楚是否值得冠名某個大流量。
然后是冠名營銷的方法上,除了傳統的露出與口播,創新化的玩法需要品牌與流量更深度融合,讓身處流量中的用戶對品牌有更強的感知。
比如社交平臺上的大流量,從近9億張紅包卡券的互動化曝光,到多元化內容共創,到春節場景的銷售成交,最終到680萬粉絲的資產沉淀,遠不止品牌知名度擴張的表面價值。
展望未來,傳統的營銷模式都可以在新土壤中被迭代升級,理解更本質的品牌價值,而不是只看表面的營銷形式。
不止是冠名,所有營銷策略的思考,都需要——Think outside of the box。
以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