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所有人來說,這一屆奧運會的觀看形式,是由短視頻主導的。


      過去人們看奧運,大多是跟著賽程表,守著電視機看比賽。


      但現在,先刷短視頻,刷到楊倩、全紅嬋、蘇炳添的短視頻后,才回去找完整比賽。


      這或許是第一次,在如此大的賽事中,短視頻作為最重要的傳播入口,對觀眾進行更加廣泛的傳播。


      熱點事件短視頻化的傳播,會成為常態。


      短視頻更加碎片化的信息,也正在改變大眾傳播邏輯。


      如果我們將大眾傳播分層,短視頻就是最外面的一層,任何信息,首先由短視頻觸達,接下來才是更加完整的信息。


      在短視頻傳播時代,傳播策略是——入口化,階梯式傳播策略。


      接下來基于本屆奧運營銷,談談短視頻時代,品牌營銷如何應變于時?


      以下,enjoy:


      策略:入口化,階梯式傳播


      先談策略,什么是入口,如何建立階梯。


      首先,短視頻的特點是碎片化與急迫感,所謂急迫感就是每一秒鐘都試圖有高潮,任何一秒都可能流失觀眾。


      這導致短視頻內容,只展示最核心,最高潮的部分,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干貨”,這也是短視頻的創作邏輯。


      這些內容的弊端是碎片化,沒有完整的信息,看了很多,看的很爽,但什么都沒有了解。但我們試圖將其變成優勢。


      比如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很難看完《魔戒》三部曲,那是冗長而無趣的電影,但是通過短視頻的5分鐘引導,相當于給電影做一個觀看指南,那說不定,就會去看完整電影。


      這個邏輯放到很多事情都使用,你用3分鐘贊美《百年孤獨》,就有人重拾經典。用30秒看全紅嬋的精彩瞬間,忍不住想要看1個小時完整比賽。


      放到品牌營銷中同樣適用,做大范圍傳播的短視頻內容時,不需要傳遞完整信息,只需將最精彩,最誘人的信息直觀展示就可以。


      短視頻將作為品牌入口,通過簡短信息,引導進入更完整的品牌。


      基于用戶的觀看方式,重新思考營銷策略邏輯。


      如果短視頻是品牌入口,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進入品牌。


      通過階梯式,一步,兩步,甚至三步逐漸引導用戶對品牌有更深的理解,以及能帶來的成交。


      方式有很多,比如奧運這類中心化流量中,在公域商業化流量中,借勢奧運作為品牌入口,進入品牌相對私域的流量池,大概是品牌社交賬號,或者品牌私域,甚至品牌旗艦店等等。


      進入路徑最短的,有完整信息的品牌陣地。


      做個直觀比喻,在一個大型市集或者嘈雜的廣場中,如何讓更多人集中到你這邊聽一場演講?


      直接講肯定不行,即便你有麥克風也沒人聽,大家各自忙碌。


      最有效的方式是敲一聲震天鑼,或者類似的行為,讓所有人停下動作,看看那邊發生了什么,有興趣的會過來聽你慢慢說。


      短視頻作為信息入口,最大化吸引大眾人群,然后在品牌陣地傳達完整的品牌信息,達成更完整的品牌訴求。


      快手奧運,超級品牌入口


      這屆奧運會已經結束了,楊倩、全紅嬋、蘇炳添……這些閃耀的名字照亮整個夏天。


      在社交平臺中,快手成為官方持權轉播商,很多精彩或感動的瞬間,都是先在快手看到短視頻,再去點播完整比賽,這已經是成熟的觀看邏輯。



      目前拿到的快手數據是:端內奧運話題總播放量730億,端內互動量60.6億,端外播放量233億。數字太大可能不好類比,總之是個很驚人的成績。



      (向上滑動看全圖)


      另一方面,面對如此大的流量入口,自然也吸引眾多商業品牌的合作。


      此次快手奧運,合作了寶潔、加多寶、花西子等近30個品牌,共創奧運營銷。


      接下來我們談談,快手奧運在商業化層面,如何為品牌提供價值,成為品牌入口。


      中心化資源


      在去中心化的流量生態中,中心化資源更加稀缺。


      品牌在各個流量據點做營銷,很難集中爆發。


      中心化資源就是破圈資源,春晚再差大家還是會看,不是球迷也會看世界杯,而奧運會,可能是全球同時觀看最多的節目,屬于全球頂級中心化資源。


      所以每一次奧運會,都是品牌做營銷的最佳時機。


      快手在頭部內容平臺中,是首家獲得奧運會轉播權的短視頻直播平臺。央視有完整的比賽,快手有更加豐富的內容生態,以及更全面的營銷工具。


      快手奧運專題,在奧運會期間,可能是中文社交網絡中,最大的中心化資源。


      面對如此大的中心化資源,品牌應當如何合作?一定不是在決賽時段先卡住播放60秒廣告再公布結果。


      中心化資源,是品牌的超級入口。


      超級品牌入口


      快手作為內容平臺的優勢,除了常規賽事作為基本盤,可以將內容拓展,可以將賽事打亂重組,也可以是幕后記錄等等。


      此次快手衍生了多檔獨家節目,包括《冠軍來了》、《大話奧運》、《老鐵早上好》等。這些節目獲得數十億的播放量,也成為花西子、安踏、紅牛等眾多品牌的超級入口。


      同時還與超級客戶聯合營銷,與寶潔一起合作“挺中國漂亮一起奧力給”挑戰賽,與加多寶推出#喝彩中國我的寶#超級挑戰賽,全民參與的同時,在端內實時跟進熱點,比如乒乓球夢之隊,比如全紅嬋奪金時刻等等。


      也就是說,奧運整體是一個超級入口,再通過多個欄目與話題,細分為多個品牌入口,分配給不同品牌進行商業化。


      方式有很多,參與的品牌也也有很多。但在快手的奧運專題內,品牌的營銷目的并不是直接轉化賣貨,或者其他直接效果。


      以奧運進入品牌,進行更全面的整合營銷。


      沉淀整合營銷


      入口之后,真正的營銷才開始。


      奧運專題作為流量與議題入口,更進一步或許是品牌在快手開設的官方快手號,這相當于品牌在快手的“官方網站”。


      首先是粉絲沉淀,然后提供更深入與完整的內容,達成更直接的品牌訴求。


      梳理一下傳播邏輯:奧運專題做入口——品牌私域展開——(繼續向外擴展話題)。


      假設寶潔在奧運專題內的多個欄目做大曝光,比如預告今晚8點直播,某奧運冠軍會來,歡迎預定寶潔直播間,屬于增量信息告知。


      進入品牌私域后,直播展開品牌信息或者賣貨,具體看品牌訴求。磁力引擎有大量商業化工具,幫助品牌進一步整合,獲取更高效傳播。


      在此只談大邏輯,不展開講具體案例。


      對于快手,這是一次大型戰役。但每一個品牌背后,都是自己完整的奧運整合營銷,都有各自不同的營銷目標。



      總結一下


      通過奧運的營銷中我們看到,短視頻正在成為傳播主力軍。


      從我的個人體感來說,這是第一次,全面的短視頻化的奧運會。同時,從此次奧運的傳播邏輯中,我們看清了營銷傳播的趨勢。


      傳播環境碎片化,形成短視頻觀看習慣后,人們習慣開門見山,習慣直接上干貨,干貨被接受,才有機會娓娓道來。


      再重復一遍——入口式,階梯化傳播策略。


      在快手的奧運戰役中,我們能清晰的看到策略邏輯,通過大流量資源做曝光與引導,再沉淀到各自的品牌私域做整合營銷。


      也正是這樣的策略,在奧運專題中,同時撐起近30個品牌的商業化。


      快手磁力引擎創造30個超級入口,每一個入口背后,都是一場奧運主題的整合營銷。


      除了奧運,放到其他大事件,或者品牌大型戰役中同樣適用。在娛樂營銷中,這類策略已經廣泛應用。


      在綜藝、電視、電影的營銷中,通常都會剪輯精彩片段,以短視頻的形式制造話題熱搜,吸引更多人關注,甚至形成社交談資,然后引導大家去看完整的內容。


      我記憶比較深的例子是,文藝片《何以為家》上映,很少有人去看這種小語種的文藝片,但因為一條小男孩的短視頻火爆,讓這部電影收獲超預期的票房。


      那么換到品牌戰役中,沒有中心化資源可借勢時如何做。


      大眾傳播以簡單直接,以增量信息為主,但最重要的是引導行動,進入下一步。可能是直接賣貨,也可能是品牌紀錄片,或者一場發布會等等。


      在短視頻傳播時代,品牌要建立溝通陣地,相當于社交化的“官網”,更加互動化,多功能,可沉淀粉絲的陣地。


      從公域流量找到目標受眾,然后在品牌流量陣地,進行集中溝通。


      以上。


      點贊(60)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