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搜索信息時,意外發現了一個很棒的關鍵詞,不僅競爭度低,而且完全可以圍繞這個詞來打造一個網站(也就是所謂的天花板很高)。但是年底這個階段,自己的事情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再來新開辟一個網站,干脆送給了一個需要方向的朋友。
之所以能發現這個關鍵詞,主要還是我現在在網上檢索信息時,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會時不時瞄一眼這個關鍵詞、以及與之相關并聯想出來的長尾關鍵詞的搜索量與競爭難度。
在技術層面上,要實現實時展示關鍵詞的搜索量與競爭難度,其實并不難,且有很多種解決方案。目前我在使用的是一款叫做 Keywords Everywhere 的插件,然后花錢買點額度,便可以實現這樣的需求。
不過這不是重點,這里我想表達的是,我們在調研過程中(無論是調研關鍵詞還是調研目標商品),盡量多個心眼、多看一點信息。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現在想去開發一款禮品屬性的產品來放到我的店鋪里銷售。那此時我便可以從種子詞開始,然后結合人群與場景,來將所有的關鍵詞可能盡量窮盡掉,整理出一份完善的關鍵詞詞表。
有了這份關鍵詞詞表后,接下來要做的便全是苦差事了,我得一個關鍵詞一個關鍵詞去搜索,先從亞馬遜這樣的電商平臺開始,然后再逐步向搜索引擎過渡。
在整個搜索過程中,除了關注那些正常的常規型產品外,還要重點去關注一下“異常值”。
我現在在寫這篇文章時,也試圖去搜索幾個關鍵詞來找到一些案例,但很不幸的是,這種“異常值”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如果以后再看到這種場景,那時候再來分享。
其次,盡量用數據來武裝自己的信息調研過程,這真的很重要。
某種程度上說,關鍵詞的搜索量也就表明了用戶需求的強弱,而競爭難度則反應的是需求的滿足程度。當我們獲得了一個關鍵詞的搜索量數據與競爭難度數據時,在心里便基本能知道這個詞能不能啃下來了。
注:這套邏輯應用于電商平臺的產品開發,應該也是能行得通的。不過電商這塊我不擅長,就不深入展開了。
所以現在我看到有朋友說這個關鍵詞肯定能做,或者說這個 NICHE 值得投入,我一般都會反問一下具體的數據指標及相應的調查手段。
以上,胡言亂語兩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