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消費場景,通常都是向往的生活。

      在最近爆火的董宇輝直播間中,大蝦不再是大蝦,是母親來探望時親手包的餃子;大米不再是大米,是容納了田間微風與稻香的收獲。雖然在賣產品,但被擺上貨架的卻是生活場景。

      場景并非新詞,但在大多情況下人們將其理解為營銷場景,在營銷內容中以場景促進溝通,成為塑造品牌的手段之一。

      但我想談論的是讓場景溝通,成為常態化銷售方式。

      在大多銷售溝通策略中,產品是放在首位的,產品的材質、賣點、可靠性。但另一些新消費品牌的溝通策略,從產品變成場景,將產品能構成的場景,給生活帶來的改變,作為消費者溝通與成交方式。這是根本性變化。

      我們談談,在消費者溝通與成交中,如何將場景,擺上貨架。

      以下、Enjoy:

      場景化思維,多元化形式

      場景化,應該是思維層面的,不拘泥于形式。

      從兩個層面理解場景思維:一是研發與創新,二是展示與溝通。

      首先談場景的研發與創新。一般說產品要研發,現在我們說場景也需要研發。

      一個創新場景可以帶動消費潮流,將產品受眾規模化橫向擴張。

      舉個簡單的例子,帳篷一直是專業裝備,戶外徒步與野外探險的的必要裝備,但今年露營忽然就火了,城市公園與郊外草地搭起一排排露營帳篷,這個產品的受眾規模估計以十倍以上的規模在增長。

      產品沒有本質創新,但場景在創新,場景創新導致市場規模的巨大擴張。

      一個產品原本只適配一個場景,這個場景下的受眾比如有100萬小眾群體。現在通過場景的研發與傳播,現在一個產品適配三個不同場景,那么市場規模理論上會橫向擴張3倍,實際上可能會擴張十倍不止。

      然后是場景的多元化形式,不局限于圖文或視頻,本質上場景是心智。

      董宇輝的口述是場景售賣,圖文也可以將場景描述清楚,最多的還是短視頻來展示,直接現場直播的或許會更直觀。但未來的元宇宙世界,數字化的三維場景,或許會最大程度上讓人們對場景身臨其境。

      并非說哪一種形式更先進,而是找到匹配的形式更重要。

      比如露營場景,展現主要靠小紅書上的各種打卡與實際分享,并不是某個帳篷品牌去推動。比如董宇輝賣貨,主要靠想象力與生活經驗。但這些都是更適合這些場景的展現方式。

      尤其對于新消費品牌,場景創新甚至要比產品創新更重要。

      最近這些年的新消費,在產品層面的創新并不多,大多是在形式與視覺上的創新,本質上也是為了適配新的消費場景而做的產品創新。

      新一代完成城市化與互聯網化的年輕人,正在塑造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與消費方式,這背后就是新消費場景的迭代。

      所以,“場景”不止于營銷,更需深入商業體系中,成為消費者溝通的重要橋梁。

      通常來說,我們會在品牌營銷層面塑造場景,更多服務于品牌形象的塑造,在貨架上直面消費者的仍然是產品。

      這是不夠的,在數字化商業已經成熟的當下,完全可以在成交環節進行場景化改造。

      從以產品賣點促使成交,到以場景賣點促使成交,這或許會是趨勢。

      東鵬,從產品到場景的升級

      東鵬瓷磚,一家有50年歷史的中國瓷磚品牌,在B端行業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比較大,但作為家居建材,在C端的影響力仍不飽和。

      今年借勢品牌50周年,以“東鵬超會搭,墻地裝到家”為主題,進行一場品牌年輕化與場景化的大眾溝通。

      從賣瓷磚產品,升級到賣場景。

      這個案例有意思的點在于,將相對B端的產品進行C端化改造。

      賣瓷磚的品牌并不性感,也很難具備傳播性。但換成場景溝通后,賣侘寂風、奶油風的裝修風格,就會變得年輕化,成為能夠與消費者對話的語言。

      東鵬從產品溝通,到場景溝通,以達成品牌年輕化升級的目的,我們展開講講:

      場景角色:品牌-場景-產品

      首先構建起一個結構關系,場景之于品牌與產品的關系。

      在東鵬的案例中,我們看到的場景并非短期的營銷動作,而是變成將整個品牌體系與服務體系,以場景為核心進行改造升級。

      在此之前出售的是瓷磚巖板產品,有不同材質,不同尺寸與功能的產品,您來挑,看上哪一片就買回家,搭配成什么樣子看您自己心情。

      現在東鵬要出售的是場景,消費者去到門店,挖掘消費需求,搭配出滿意的風格場景,然后在場景之下選產品,之后的服務體系會幫助消費者將場景落地,盡可能少的讓消費者糾結,直接將最終效果提前呈現并最終負責落地。

      本質上出售的是場景與服務,從產品交付升級到空間交付。

      所以,整個品牌結構體系就變成:品牌之下是場景,場景之下是產品。

      場景研發:“樣板間”與個性化

      場景的研發與創新,分為品牌端“樣板間”場景,與消費端的個性化定制場景。

      東鵬聯合《Elledeco家居廊》與建筑師陳暄,發布6組風格作為場景樣板間,包含新中式、奶油風、侘寂風、現代簡約、法式輕奢、ART DECO。

      這里說到的“樣板間”是比喻,并不是線下真的有6個房間,本質上是6種標準風格的方法論作為參考。比如侘寂風會用到中性色、不對稱曲線、棉麻木水泥、間接光源等元素,構成這種風格的主體結構。

      在真實消費中,并不是只能買這6種風格,會根據自己的個性化需求進行調整定制,比如我想要新中式加上侘寂風,或許再融合一點ART元素,最終形成自己想要的場景。也或許完全不考慮這些風格,就是自己個性化的自由定制。

      在場景研發上,品牌端要輸出標準化的“樣板間”,但在用戶端需要個性化匹配。

      大眾傳播:以場景作為溝通點

      最后談談傳播,在社交環境中,場景比產品更具傳播力。

      賣瓷磚是非常不性感的,也缺乏傳播力。但賣奶油風、侘寂風場景性質就變了,成為更有傳播力的內容。

      東鵬是特別典型的品類,將非常沒有傳播力的產品,轉化成為具備傳播力的場景。

      當換成場景溝通后,東鵬也開啟一輪更加大眾化的,高舉高打傳播戰役,邀請明星金靖拍攝品牌片,在天貓與抖音兩大平臺進行大眾傳播與曝光,并在抖音做了一場超級直播節銷售場景。

      這或許是東鵬首次規模化大眾傳播,但對于一家50年歷史的瓷磚品牌,從產品賣點溝通,到場景空間溝通,是一次重要的品牌年輕化升級。

      在這個案例中我看到:是將“場景”本身作為商品售賣,將場景擺上貨架。

      總結與展望

      從以產品賣點溝通用戶獲得成交,升級到以消費場景溝通用戶獲得成交。場景的價值從塑造品牌,到促進成交。

      簡單來說:從賣產品,到賣場景。

      本質上所有產品都是賣場景,賣一種生活方式,只是有些場景已經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已經不再拿出來強調而已。

      新一代年輕人,在城市環境與互聯網環境下成長起來,他們也正在塑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最近幾年的新消費浪潮中,不斷涌現新場景。

      不管對于新品牌還是老品牌,都需要跟上新消費方式的迭代,東鵬是特別典型的年輕化與場景化升級案例,從上一代看重產品質量,到新一代看重生活場景。

      簡單總結對場景消費的思考:一是場景化思維,二是場景研發創新,三是將場景擺上貨架。

      首先談場景化思維與整體品牌改造。

      場景是思維方式的轉變,通常談起場景都是營銷場景,用于塑造品牌形象。但今天我們談的是商業與消費場景,創造長期場景作為消費溝通與成交的關鍵點。

      基于場景思維對品牌體系進行改造,從品牌之下是產品,變成:品牌——場景——產品。

      如果像東鵬這樣的品牌,隨之進行的是品牌整體服務的改造與升級,從產品交付到場景交付。

      然后是場景的研發與創新,場景擴張就是品牌規模的擴張。

      以前我們談產品研發很重要,那么站在此刻這個時間點上,場景研發同樣重要。

      比如瓷磚品牌開始賣空間,比如運動品牌推動的跑步的潮流,或者露營潮流帶動了戶外裝備的增長等等,本質上都是場景創新帶動產品增長。

      新品牌不斷創新消費場景,而成熟老品牌,更應該做場景研發,以場景迭代為產品賦予新的生命力。

      在銷售端,從賣產品到賣場景,場景之下是產品 + X。

      產品+服務,完成場景落地;產品+設計,創造個性化場景;產品+攻略,促進場景探索。

      當完成從產品到場景的升級后,隨之帶來的是更多附加價值,消費端可能原本就有痛點,品牌端能獲得附加收益,成為更完善的服務化消費。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品牌,正在將場景,擺上貨架。

      以上。


      點贊(83)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