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傳播環境下,當品牌花費巨額代言費邀請明星代言時,真正想得到的是什么?
傳統來說,明星代言的合同規定,已經詳細到需在何時配合發幾條微博,但其中最主要的內容,是配合拍攝品牌TVC與KV,以便后續在各種媒介上投放。
站在當下,當品牌營銷越來越以傳播而非展示為主,當營銷主戰場變成社交平臺與達人,同時明星的個人影響力與互動陣地也在社交平臺時,TVC與KV已經不那么重要了。
基于抖音、快手、微博、小紅書、B站等社交平臺,品牌的明星代言策略如何做,我們要重新思考。
接下來,從社交化代言與定制化內容層面,談談我對明星代言的理解。
以下、Enjoy:
策略:社交化代言,達人化內容
先談策略,品牌在社交網絡時代,如何更高效利用明星影響力,提升品牌價值。
整體策略思路我認為是下沉,不是人群的下沉,是溝通姿態的放低,是內容形式的融入。
首先是社交化代言,明星的社交影響力與品牌打通。
明星們普遍積極經營自己的社交賬號,很多商業合作首先看社交賬號的粉絲量,也就是說明星的社交影響力更具商業價值。
那么換到代言邏輯上,現在我們看到的大多明星代言合同里,普遍注明配合發布幾條微博。我覺得還要更進一步,明星要配合品牌完成品牌戰役。比如微博的品牌話題發起者,抖音或快手的話題挑戰賽,小紅書與B站的內容種草等等。
同時,品牌簽約代言的目的性會更強。以前更多的是品牌整體代言,但現在更多的是為了新品上市,為了品牌升級,或者為了某個大型活動而簽代言,當品牌代言帶有明確目的時,明星代言的價值是幫助品牌打贏這場關鍵戰役。
而品牌基于社交平臺的營銷戰役中,明星應當作為超級KOL來帶動品牌傳播,而非僅僅是形象露出。
其次是達人化內容,共創符合內容平臺調性的品牌內容。
TVC的價值是投放與展示,并非傳播。社交化代言的同時,要匹配更具傳播力的達人化內容。
比如在抖音與快手,雖然都是短視頻平臺但調性不同,更具傳播力的內容不同,如果兩個平臺都要做傳播的話,更精細化的代言要基于兩個平臺的調性創作不同的內容,那么在B站做傳播,要創作的可能就是中視頻。
社交化代言與達人化內容的目的,是與消費者更大面積的接觸,從消費者仰望明星內容,到明星內容融入與引領消費者互動傳播。
最后是項目的推進與執行,市場部需提前規劃好項目,定好營銷策略,想好在哪個社交平臺主打,再思考誰代言更適合,確定明星需要配合的內容,這樣對誰都更高效。
所以,在社交化代言的策略中,不再是一支TVC打天下,而是更個性化的可傳播的內容。
養元青,鳳凰傳奇社交化代言
養元青,是云南白藥旗下專業防脫洗護品牌,品牌本身已經上市多年,但一直比較低調,今年也是第一次下決心,著重發力擴大品牌市場。
我看到這個項目時首先出來的問題是,為什么是鳳凰傳奇?怎么沒拍廣告大片?
作為功能性產品,養元青接近100元的售價并不便宜,第一反應是應該找頭發多的流量小生,針對一二線壓力大的白領人群。
但詳細了解營銷策略后,我就能明白為什么是鳳凰傳奇以及為什么沒拍大片。這個代言項目中的一些創新玩法,或許能給到大家一些啟發。
我們展開講講:
國民品牌,產品大于明星
養元青選擇鳳凰傳奇,我的理解是國民品牌與國民藝人,產品賣點大于明星代言。
越來越多的品牌將明星代言,玩成了明星帶貨,這是狹隘的。
粉絲的購買力天花板,遠遠不及靠產品力撐起來的天花板。
養元青選擇鳳凰傳奇,是利用鳳凰傳奇的大眾知名度,將養元青的產品力本身介紹給大眾,而非以粉絲經濟與飯圈文化實現成交。
然后是鳳凰傳奇粉絲的分化,在我看來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老粉絲,作為長紅20年的國民藝人,積累大量傳統受眾。
一類是新朋克,重新演繹后的鳳凰傳奇在一線城市年輕群體中影響力飆升,去年更是一舉成為B站百大UP主。
以鳳凰傳奇的影響力,將養元青的產品力放在傳播C位,盡可能擴大人群受眾,才是養元青的品牌訴求。
多平臺定制,達人化內容
然后是內容層面,來看看簽完鳳凰傳奇后怎么做內容。
此次養元青沒有統一拍攝廣告TVC,而是基于不同平臺定制化輸出不同內容,同時以內容來lead一場傳播活動。這很有意思。
在抖音和快手分別做了#發量傳奇養元青#話題挑戰賽,在抖音基本就是比較正常的數據,2.1億觀看,1.9萬人參與話題。
但在快手的話題挑戰賽,同樣規模的預算,數據似乎超出了正常范圍,目前有8.7億播放,超過8萬條參與話題的作品,廣泛的下沉市場對鳳凰傳奇與養元青產生了巨大的熱情。
接下來還將在B站發起一輪傳播,邀請“導演小策”跨界鳳凰傳奇,兩位B站百大UP主聯合共創養元青的定制內容,大概率還將成為B站爆款內容。
所以我看到,內容向下,策略向上。
在內容層面從大制作的TVC,下放到符合平臺調性的定制內容。
但在策略層面,從TVC的投放曝光,升級到以明星作為超級KOL,來lead一場營銷戰役,并取得到超出預期的傳播效果。
戰役思維,社交化代言
在這個代言項目中我看到的是:以戰役思維,做社交化代言。
在養元青的代言營銷中,作為品牌第一次簽代言,第一次拿到比較大的預算做傳播,首要目標是大曝光,擴大產品影響力。
傳統思路是以TVC投放大曝光,但養元青的策略是傳播,投放與傳播是兩種邏輯。
從4月份多平臺官宣代言人,到5月份在抖音、微博、快手做話題傳播,再到6月份的B站大內容,完全基于社交傳播的邏輯,在不同平臺做不同的營銷戰役。
從投入產出比,以及國民品牌全民大曝光的角度,傳播已經超出預期,最終要形成的心智是功能防脫國民大品牌。
所以,從品牌策略的角度思考,當我們選擇代言人時,除了明星調性與品牌是否匹配,還要思考更多細節與定制化的策略。
代言的核心目的,養元青主要做國民品牌形象的大傳播,或者新品發布,或者年輕化,或者為了雙11或618大促等等。
要怎樣用代言人,在什么平臺做什么傳播戰役,該明星是否在這個平臺具有影響力,并且能lead一場傳播活動。
定制什么內容,雖然是代言,明星肯定不能隨叫隨到,提前規劃好內容,集中時間將要定制的內容完成,以便后續更好的配合品牌傳播。
總結與展望:跳出傳統框架
最后簡單總結,在社交傳播時代的明星代言策略。
明星代言的價值從單純的信任背書,到后來的粉絲經濟,再接下來我認為是——作為超級KOL,輸出營銷戰役。
首先要有一個背景共識,在品牌端,社交平臺已經是品牌營銷主戰場,而社交達人則是品牌營銷的主力軍。
在明星側,更加注重社交平臺的運營,而社交影響力直接關系到明星的商業價值,所以,品牌營銷與明星價值都在社交網絡這個流量池內。
基于此,我們需要跳出“一支TVC投天下”的傳統框架,基于社交傳播環境,思考明星代言的策略。
我個人認為從兩個角度思考:一是仍然保持傳統投放內容作為展示,二是作為超級KOL定制化內容,輸出營銷戰役。
首先是明星傳統TVC廣告,在大多數項目中仍然需要做的,作為品牌展示素材,用于投放曝光與展示,用于傳播的“門面”。在紛亂的社交環境中,15秒TVC仍然是最簡單直接講清楚產品的內容形式。
然后是定制化內容,戰役化輸出。以明星的社交影響力,幫助品牌在社交平臺打贏關鍵戰役。
越來越多的品牌走這種模式,比如抖音快手或者天貓的超級品牌日,很多都在官宣代言時同時上線。或者一些關鍵新品發布時,也會官宣代言人同時做新品戰役。
在抖音與快手,內容生態的調性完全不同,哪怕是同樣的品牌活動主題,也需要定制不同的內容以適應平臺內容調性,如果換到B站,就會是中長視頻的內容。
明星的價值不再是配合發布一條社交內容,而是作為超級KOL,來發起和引領社交傳播活動,吸引更多人觀看與參與,連接更廣泛的品牌用戶。
明星不再只是“代言”,而是成為品牌戰役的引領者。
對營銷人的要求會更高,誰都知道拍個TVC與KV進行投放更省事兒。
但定制各種短視頻、中長視頻、種草圖,再根據這些素材在不同平臺創建不同的品牌活動,每一個平臺再有中腰部達人配合傳播,還要產生轉化,這多累。
社交傳播時代,就是更加精細化經營用戶。對于明星代言,柔性化與定制化的社交代言,將成為主流。
以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