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軟文推廣到效果廣告,從直播帶貨到內容種草,之前也談過開箱測評,這些內容只在做一件事——提高消費決策效率。


      品牌營銷,本質就是提高消費決策效率。


      以前營銷人會說,大眾有個漏斗式的認知篩選,從看見-好奇-興趣-渴望-購買-分享,大概是這樣的漏斗,本質是消費決策路徑。


      說的很對,但現在的消費決策鏈路,顯然沒有這么長。


      之前我的文章里也有講過消費路徑:看見——搜索——購買,或許分享。


      在任何地點看見廣告或產品,進一步在互聯網搜索了解,然后決策是否要購買。這個路徑就短的多了,從看見到購買之間,只有一個步驟。


      但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看見即決策。


      比如直播賣貨,在李佳琦的直播間里看見商品,你再到外面搜索了解一番,回來早就沒貨了,來不及,要直接下單。


      比如視頻種草,看見種草視頻,同時通過詳細講解與策略,讓你完全了解產品,不必再去別的地方了解,可以直接做出是否消費的決策。


      所以我們看到,消費決策的路徑越來越短,現在已經沒有“路徑”了,看見即決策,并且效率越來越高。


      今天探索一下,提升決策效率的邏輯,與未來內容的趨勢。


      以下,Enjoy:


      消費決策維度:信任與效率


      什么樣的內容,能讓用戶更快速做出消費決策?


      我們將決策維度分成“信任”與“效率”兩個維度,人的信任與內容的效率,促成消費決策的效率。


      首先是人,網紅與KOL,已經成為生活方式導購員,他們在引領潮流。


      最近幾年的直播賣貨與內容種草,包括小紅書與B站等新內容社區的崛起,讓消費者越來越接受“網紅導購員”這一角色。以前網紅發廣告總是被罵,而現在更多的是跟隨。


      對人的信任度越高,決策速度就越快。


      以前我談過營銷內容創作角色的問題,一個廣告是品牌方出品,和某網紅大V出品,給到消費者的體感是不一樣的。所以,要找到合適的人來創作內容。


      然后是內容效率,能否“一文看懂”。


      以前的軟文內容,幾乎不足以做出消費決策。現在的短視頻或測評內容,以及直播賣貨的形式,對于大多快消品來說,已經足以即時做出消費決策。


      那么,什么是內容的效率,可以繼續拆分。一是形式上的差異,直播和短視頻各有利弊,圖文的場景已經不夠豐富了。二是內容上的效率,什么是用戶關心的,什么是廢話,如何快速簡單的講清楚,以提升內容效率。


      專業可信的人+高效優質的內容,促成高效決策。


      換到消費者的視角,短視頻與直播,誰的決策效率更高?


      直播更加實時性,此時此刻并不是所有用戶都有時間蹲守直播間。觀看李佳琦的直播,需要定時定點完整看完2個小時,可能購買一兩件商品。


      作為營銷內容來說,顯然短視頻更優于直播,內容經過編導錄制,更加精致化,可沉淀為品牌資產,促成長期轉化。


      截止到目前,能幫助消費決策的內容,就是短視頻與直播。


      視頻化是趨勢,直播與短視頻還能如何迭代?



      三維視頻:“殺時間”到“提效率”


      基本決策邏輯講清楚,什么樣的內容形式,會讓決策效率更高?


      最近元宇宙的概念很火,這個概念在未來VR技術成熟之后也必將實現。


      元宇宙概念中,我看到的是信息的三維數字化,將現實場景變成三維(甚至四維)的數字場景,信息的觀看效率就會極大提升。


      之前我聊過一個案例,聚劃算以提升視頻導購效率為目的,做了個互動視頻產品叫“太好買了吧”,我在那個產品上看到了三維信息的雛形。



      看上去是互動化視頻,但底層創作邏輯發生了轉變,變成了以提升決策效率為目的的內容。


      最近在聚劃算的99劃算節大促中,該產品進行升級與迭代,我們再次展望一下。


      提高視頻內容效率


      首先搞清楚這個互動短視頻是什么,以及聚劃算對未來的思考。


      目前的直播與短視頻,本質上是用來“殺時間”的。


      直播一看就是兩三個小時,不知不覺就刷了2個小時短視頻,但獲取的信息比較有限。從消費決策的角度理解,人們只是在殺時間的同時,順便被種草了商品。


      另外一點,是內容主導權的問題。


      視頻的觀看主導權在視頻本身,我們雖然能夠倍速和拖拽視頻進度,但這會喪失信息完整性,10分鐘的視頻必須消耗真實的10分鐘,才能接收完整信息,這其實是低效的。


      聚劃算在思考,能否從種草導購的邏輯,提升視頻的效率。可以先看一下界面邏輯:




      功能上是將時間線切分,將原本完整的視頻進行互動化、模塊化,以最快速的方式,讓消費者看完最關心的問題,原本10分鐘的視頻,有的人看3分鐘就可以決策。


      本質上是盡可能將操控權交給用戶,讓用戶決策如何觀看。


      對于創作者來說,保留自己觀點與人設的同時,以模塊化的方式創作視頻,針對用戶關心的核心問題進行解答,提升導購效率。也可以有更多解讀,放到產品的支線上,讓愿意了解更多的人看。


      對于新品牌,一個新產品發布,以前我們需要一支廣告解讀產品賣點,未來可能需要這樣一個視頻產品,全方位立體解讀產品,對于消費者是種草視頻,對于品牌本身,是一支立體廣告。


      在618與99劃算節兩次大促期間,已經證明了其產品活力,極大提升視頻導購效率,幫助新趨勢品牌實現破圈增長。


      接下來,是如何規模化的問題。


      聚焦新品:模塊化與規模化


      第一步產品邏輯驗證成功,接下來是規模化的問題,如何從單個項目到規模化產品。


      首先是進一步提升內容效率,適配更多品類商品,實現品類模塊化。


      在互動方式與視頻模塊上,化妝品與食品與日用品之間,消費者關心的問題一定不一樣,洞察出不同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將視頻組裝成不同的模塊,讓消費者自己選擇看多少,怎么看。


      從導購的邏輯,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只看最關心的問題,不用看完全部視頻,就能快速做出決策。從營銷視角看,可以加進一些品牌化內容,比如廣告片,比如沉浸場景等,然后用戶可以選擇看不看。


      然后是創作者與商家的積極性,種草與測評創作者,大概率會向商業平臺轉型。


      在內容平臺做商業化種草,被視為商業廣告行為,阻礙用戶觀看娛樂視頻,不那么友好。但這類內容在商業平臺,本身就是導購行為,是幫助用戶高效決策。所以只要聚劃算開放創作者招募,應該不缺創作者入駐。


      然后是商家端,618與99大促已經驗證,互動視頻的導購效果超出預期,并且具備長尾效果。


      對于新趨勢品牌,一支互動視頻能就全面了解產品,并即時導購。相比去內容平臺投放種草視頻,不如在站內創作互動導購視頻。或許未來,每一個新品發布,都可以匹配一支互動視頻。


      所以,即便在現有技術框架下,聚劃算的這個互動視頻仍然值得期待,這不再是一個視頻內容,而是互動視頻產品。


      如果實現規模化,開放創作者入駐,對營銷內容與消費決策方式,或許是一次不小的震動。


      元宇宙技術展望


      元宇宙技術實現之后,不僅是導購視頻的迭代,是人們接收信息方式的迭代。


      如果大家看過《頭號玩家》,男主在博物館里觀看游戲設計者的生活,一個場景可以遠近、快慢、旋轉、360度立體觀看,完全由觀看者操控場景與時間。如果再加上全息投影就是四維,觀看者甚至可以走進場景中去。


      對于消費決策的應用,基本就是打破線上線下的界限,實現一對一實時導購,將會是很魔幻現實的場景,可操控的數字化的真實場景。將會有更多導購場景進行線上化,甚至汽車與家裝等強體驗商品。


      本質上是信息表達的迭代,所有數字化內容都重新三維化一遍。對于商業售賣,對于品牌營銷,創作者或廣泛大眾,都是完全迭代的變化。我們期待。


      但就目前而言,消費決策內容,聚劃算已經在視頻種草的基礎上向前邁進一步。


      從消磨時間到節省時間,創作邏輯變了。


      接下來就是跟隨最新技術實時迭代,最終實現三維化導購,幫助消費者提高決策效率。


      總結一下


      所有營銷傳播,本質上都是提高決策效率。


      品牌層面,偉大的品牌花了多年積累聲譽,最終變成可信任的品牌,這提升了決策效率。


      在具體產品上,iPhone13 是否值得購買,有哪些亮點。這些問題就需要可信任的專業測評人,加上優質高效率的內容,這也提升消費者決策效率。


      我們從決策效率的維度,來理解視頻化的趨勢。


      首先是消費決策的維度,在營銷邏輯中,分成對“導購員”的信任,和對內容效率的提升,兩者匹配合適構成高效決策。


      視頻化是趨勢,但目前的視頻化內容,創作邏輯是觀看的爽感與舒適性,在不知不覺中刷2個小時直播或短視頻,但并不是效率邏輯。


      三維化內容的核心,是將內容操控權交給消費者,消費者可以選擇如何觀看。


      聚劃算的互動視頻產品,雖然仍是基于目前的視頻技術呈現,但創作邏輯發生翻轉,從“殺時間”邏輯,到“提效率”邏輯。


      從被動觀看,到主動選擇的轉變。


      未來在“元宇宙”概念下,實現所有信息與場景的三維化之后,導購效率僅僅是很小的一部分,人類觀點數字化信息的方式將徹底轉變。


      直播之后的下一下營銷風口,我覺得是內容效率的提升。


      在直播賣貨的培養下,當代消費者更加急迫的等下下單,不需要鋪墊,必須直給。


      所以,把更多的操控權給到用戶,提供更高效的決策。


      以上。


      點贊(76)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