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老操作了,但是沒寫過,整理一下。 投放Google UAC的時候,不同類別系列數量控制: 可能以下方法不適用于游戲,內購套路的投放方法差別比較大。主要分成2個類別,受眾寬泛的娛樂類產品,以及垂直的工具類,或者目標單一的金融產品等。 泛娛樂,受眾人群范圍很廣的產品,在人群比較大的市場,不一定非要參考Google的單個系列思路,目前測試下來可以多跑幾個系列一起,不同系列做不同方向的素材去嘗試,不建議在一個系列中同時開啟太多個adgroup,個人習慣在2-3個,反正多了之后能穩的也就這么2-3,再多我就拆開系列跑。?一個系列中 不同主題相同主題都ok。 精準人群類別的產品,目前看保留2個系列算是比較穩的,一個1.0和一個2.5,之前忘記是誰和我說這兩個同時投放互相競爭不是很嚴重(嚴重不嚴重不確定,但是確定兩個方向有不同的受眾人群,同時跑沒問題)。 原因:泛娛樂類的產品,很多人群都合適的時候,如果系列,主題不夠很可能覆蓋不到所有人。至于競爭....市場上那么多人,多我一個不多。精準人群類別素材主題沒必要這么多,往一個方向深入做,讓系統充分學習,拿到更精準的人。 FB復制素材控制: 以前可能素材比較富裕,近期比較喜歡在原adset里面復制ad,效果還不錯,并且整個adset和campaign也不容易學偏。其實以前在游戲投放時候用的也比較多,但是最近兩年一直秉承”量變引起質變“的思路大規模懟素材,所以忽略了。 實際上在同一個adset里面上傳屬性非常接近的素材,或者直接復制,由于adset學習到的人群,以及去擴展的人群其實剛好是原素材復制出來的素材相同目標受眾,所以復制后效果不容易學偏,以前跑游戲內購嘗試過在回收好的adset中新增新的爆量素材,導致整個adset到campaign學偏,回收變差的情況,其實復制的時候比較少見變差。 最近關于IOS14更新對投放的影響,目前看下來大家都是比較悲觀態度了,并不是擔心自己廣告怎么投放,更多是替第三方擔心。希望后面能有一些出人意料的驚喜,讓大家見到各家第三方的技術能力。 老司機的憂傷: 開車在路上,有一些新手司機,老司機,還有自認為是老司機的一般司機,往往招人煩的就是這些自以為技術好的司機,出事最多的也是他們。新手司機慫,開車小心翼翼,慢慢走,盡量不給別人惹麻煩,老司機心理有底,指哪打哪。只有這些自以為牛逼的一般司機才會瞎比開車,愛出事也招人煩,坐在副駕駛的時候還老說別人不會開車。 工作中也一樣,大部分人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盡量不瞎指揮,會愿意聽別人的意見,有一些真熟手一般也不會瞎指揮,基本能理解同行的一些操作和行為,在關鍵點的時候還能提供一些靠譜有效的建議,只有那些自認為懂,又沒在一線操作過的人才會自認為什么都會,總覺得別人做的不行。 公眾號回復“微信群”一起加群討論投放技巧。(兩個數百人的優化師交流微信群等你來)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