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之前跟億邦動力合作的六門門課程第一篇,總結「海外廣告營銷」的新思路、新打法,幫助大家進一步找到品牌出海的更多可能。
話不多說,我們正式開始。
進入2023年,不知各位出海品牌、賣家,有沒有感到生意越來越難做呢?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嘗試出海,不少從業者,都明顯感覺到競爭的壓力。
說到競爭,首當其沖的就是流量之爭。一個明顯的趨勢是,海外獲客,已經不再像前幾年那么容易了。
具體來說:
在亞馬遜、Shopee等跨境電商平臺,由于大量產品高度同質化,不少賣家只好壓低利潤換增量,要么,降價打價格戰,要么,摳出錢來投站內廣告。然而如今,不少品類7成以上的成交額,都來自排名前十、甚至前五的頭部賣家,這些賣家憑借銷量和用戶好評數,牢牢占據著榜首,其他賣家即使賠本燒錢做GMV也搶不過他們。
平臺商家不好做,兩三年前流行的出海獨立站只會更難。隨著Google/Facebook等渠道的廣告成本上漲、轉化效率變低,不少品牌獨立站的獲客成了大問題,收入正變的越來越少。
而對傳統ToB外貿企業來說,今年爆火的“全托管”模式,雖然帶來了新的增量,卻也降低了跨境出海的門檻。事實上,在平臺供貨價、發貨速度、全年小訂單持續響應等要求下,大多數企業即便成功搶到“全托管”訂單,利潤空間也不容樂觀。
既然海外獲客在越變越難,出海品牌與賣家,應該何去何從呢?
首先,大家需要意識到,最近幾年,海外消費者了解產品、品牌的方式,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意味著,品牌、賣家的海外獲客方式,必須做一次全面的升級。
打個比方:在國內,我們日常購物時,不僅會在淘寶、京東、拼多多搜一搜、比比價,也會翻翻抖音、知乎和小紅書,看看產品介紹、用戶評測,確認一下產品到底靠不靠譜。在海外其實也一樣——用戶不僅會在亞馬遜、Google搜產品,也會去TikTok、YouTube看一看產品評測,或者去Facebook群和專業論壇問一問。
總結來看,海外消費者從獲取信息到下單的過程,出現了以下幾個變化:
變化1:除了先有需求再購物,也會先種草再下單。比如,女性用戶在購買美妝產品時,不僅會在亞馬遜、YouTube搜索“上班族口紅”、“聚會眼影”,也會因為一條TikTok爆火的“芭比粉穿搭推薦”視頻,對粉色口紅產生試一試的想法。事實上,在TikTok、YouTube發一條視頻,你被用戶看到的概率可能比在亞馬遜還要高——拿美國用戶來舉例,他們平均每天在TikTok上花費2個小時,在亞馬遜則僅僅花費9.7分鐘。
變化2:沖動消費與認真決策并存。跟國內一樣,海外用戶不僅會受1條15秒短視頻的影響,第一時間點擊下方購物車完成購買,也可能花上半天、1天甚至更長時間,查看十幾條產品評測,并向之前的購買者詢問更多細節。
-
變化3:不同用戶,對不同的信息來源的信任程度還不一樣。比如,Z世代年輕用戶更信任TikTok的短視頻與網紅推薦;而中老年用戶則更信任Google搜索排名,以及紙媒、電視廣告的推薦。
不難理解,為了順應海外用戶獲取信息、消費決策的新習慣,我們需要開展【多渠道營銷】,獲得更多觸達、影響消費者的機會。如果我們還像前幾年那樣守著單一渠道,那么,我們不僅會錯過大量展示自己的機會,還會被競品偷偷“截流”——事實上,如果你的競品,提前一步在Facebook、TikTok等渠道做了推廣,用戶自然會“先入為主”地選擇TA,哪怕競品賣的比你貴、產品還不如你。
講到這里,相信你一定感到好奇:
既然【多渠道營銷】這么重要,我應該怎樣從各式各樣的渠道中,找到最適合我的呢?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倡導的【多渠道營銷】,并不是要大家把每個渠道都投一遍——畢竟,如果沒有用戶買單,或者我們投入了100元推廣費、卻只賺了90元,那么曝光再高,也是白白浪費錢。
相反,我們更推薦出海品牌和賣家們“以結果為導向”,基于成交與轉化效率,選擇更適合你的渠道。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依然需要從用戶習慣出發,設計好營銷推廣的規劃。
其實,盡管用戶從獲取信息到下單的過程充滿不確定性,但大多數情況下,依然遵循著一個基本原則:
用戶最終選擇你之前,一定會經歷從【了解】到【興趣】的過程;而一旦發生購買【轉化】,只要沒留下負面印象,用戶再次選擇你的概率也會大大提升。
這個基本原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用戶轉化漏斗:
【從用戶了解,到用戶興趣,再到轉化,最后留存】。
不難理解,在獲客的過程中,只要放大【了解→興趣→轉化→留存】其中的一個環節,我們都會獲得更多的訂單成交。所以,我們在選擇海外渠道時,需要始終留意,是否存在某個環節的缺失,是否能顯著提升某個環節的轉化效果。
簡單舉幾個例子:
當我們與TikTok、YouTube網紅合作,分享產品介紹、評測的視頻時,我們既能借助網紅的影響力,快速覆蓋大量用戶,讓更多人【了解】我們,還能通過“所見即所得”的畫面感、以及網紅的信任背書,讓更多用戶對我們產生【興趣】,從而帶來更多【轉化】。
當我們在海外折扣、返利網站,發布限時折扣促銷時,不僅能激發用戶立即下單的欲望,帶來更多訂單【轉化】,還能通過短期銷量的提升,進一步拉升亞馬遜或其他電商平臺的排名,從而獲得更多曝光機會。
在產品上新時,我們可以用大額優惠券作為鉤子,吸引用戶訪問獨立站,并引導用戶留下e-mail、或加入品牌的Facebook群組。這樣,我們就能長期觸達這些【留存】用戶——如通過EDM郵件發放獨家折扣,或在Facebook群組發起新產品試用體驗,等等。這樣,能進一步降低中長期的獲客成本。事實上,不少做好了用戶【留存】的品牌企業,復購率能長期保持在40%甚至更高。
OK,相信你已經進一步理解,海外渠道選擇的基本原則了。在這里,我們再分享幾個關鍵技巧:
技巧1:產品類型不同,優先選擇的渠道也不同。舉例來說,客單價不高、相對標準化的產品——如充電線、居家百貨等,更需要激發用戶“沖動消費”的欲望,因此,通常會選擇TikTok短視頻、折扣網站等方式,吸引用戶快速成交;而客單價高、非標、功能復雜的產品——如掃地機器人、嬰兒車等,更需要通過詳細介紹和大量好評“影響用戶的決策”,因此,YouTube長視頻、專業論壇評測等,會顯得更加重要。
技巧2:基于我們的核心目標用戶人群,選擇更適合的渠道。比如,想要獲取更多Z世代年輕用戶,TikTok一定是首選;想要獲取中老年用戶,Google、傳統媒體就更加重要。此外,我們還可以借助網紅博主、社群圈子的力量,精準觸達某一細分人群,提升轉化效率——比如,想要推薦母嬰類產品,我們既可以選擇YouTube、Instagram的寶媽網紅,也可以尋找Facebook母嬰群,請群主幫忙推薦。
技巧3:考慮與競品的差異化。正如我們剛才提到的,用戶會“先入為主”地選擇更早了解、并產生興趣的產品,所以,在選擇海外營銷渠道前,我們需要先看一看競品是怎么做的——如果,競品恰好遺漏了某一重要渠道,如短視頻、紅人營銷,我們就可以抓緊時間,搶占先機;如果,競品已經完成了多渠道布局,我們也可以嘗試差異化的營銷推廣,如選擇其他細分人群、突出產品的獨特優勢,等等,從而給用戶留下新的印象,產生興趣和購買欲望。
我們來簡單做個總結。
第1,面對海外用戶獲取信息、消費決策習慣的變化,我們需要開展【多渠道營銷】,獲得更多觸達、影響用戶的機會。
第2,為了做好【多渠道營銷】,我們需要遵循1個基本原則:
圍繞用戶【了解→興趣→轉化→留存】的漏斗,選擇合適的海外渠道,確保不存在某個環節的缺失,并顯著提升某個環節的轉化效果。
第3,我們還需要根據產品、目標用戶的特點,選擇更適合的渠道,并針對競品的獲客打法,進行差異化的設計。
OK,在理解【多渠道營銷】的核心思路以后,我們就要進行海外營銷推廣的規劃了。為了做好規劃,我們還需要進一步了解以下2點:
第1,海外的主流獲客渠道究竟有哪些?它們有什么特點,適合怎樣的產品和用戶?
-
第2,我應該怎樣“以結果為導向”,進行海外營銷推廣的規劃,分階段投入營銷推廣的預算呢?
下節課,我們會先詳細介紹海外的主流獲客渠道,敬請期待!
往期干貨內容分享
2024 谷歌站長工具Google Search Console終極最新使用指南
電動單車DTC品牌獨立站radpowerbikes營銷案例分析
DTC儲能品牌Jackery, Bluetti,Ecoflow,Goal Zero營銷案例解析
十種常見的聯盟客開發邀約方式--聯盟營銷(Affiliate Marketing)
手把手教你如何注冊ShareASale聯盟平臺–聯盟營銷(Affiliate marketing)
目前南溪(出海指南)也有承接亞馬遜周邊服務以及外模拍攝等
發fb deal group(保底單)以及deal site,添加微信:nanxizhanwai
深圳專業外模拍攝服務,添加微信:michellelovesunshine
需要專業精細化Youtube/INS/TK KOL/KOC達人帶貨,添加微信:DAXIUo? 備注南溪推薦有Offer
目前我們也收集整理了全網最新最全最低(最高優惠$200)專屬亞馬遜(H10/賣家精靈/SIF關鍵詞等)/Tiktok(Fastmoss/Kalodata)等周邊營銷工具優惠碼,會時時更新最新折扣優惠,歡迎有需要的小伙伴收藏
騰訊在線文檔https://docs.qq.com/sheet/DWFZ4VWtrYnptak1G?tab=BB08J2?
或者直接訪問出海指南折扣頁面https://chuhaizhinan.com/marketing-tools-discount/
個人博客出海指南(chuhaizhinan.com)目前流量上升很快(接近3萬),出海指南是主要針對亞馬遜/獨立站/Tiktok以及其他三方平臺的工具導航欄,涵蓋亞馬遜,關鍵詞,網紅營銷,聯盟營銷,SEO等常用工具以及出海干貨集錦,歡迎關注
目前也建了亞馬遜/獨立站,聯盟營銷,網紅營銷以及Tiktok Shop的交流學習群都是純賣家,非常活躍交流遇到的一些問題跟經驗,歡迎添加微信:nanxipeng或者掃描下面二維碼加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