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越來越多人開始在抖音、小紅書、視頻號“起盤”做號,這里面包括了被大廠裁員的中年人,畢業不想工作的年輕人,難以回歸職場的寶媽,想要獲取免費流量的創業者CEO,還有大量一邊摸魚打工一邊兼職的職場人。同時有很多知識博主努力建議大家都來做網紅,同時奮力賣課,199元賣一套自媒體起盤課程,買不了吃虧上當,學會了就能月入10萬,看的我都想買。普通人不要對做網紅抱有美好幻想,這像驢子眼前的胡蘿卜,所有人都覺得自己可以吃到,但絕大多數人永遠吃不到,做網紅這個事情,很難,很難。我來告訴你,當你選擇做博主、達人、自媒體、網紅之路時,你要面對的是什么?以及成功路上要吃什么苦,然后你再決定是否要做網紅。一、講困難:內容變現,普通人的幻覺
每一個被裁員或脫離職場的人,都覺得自己還有最后的0門檻創業的退路——做內容博主。我想說,這遠不如開滴滴或送外賣靠譜。我們總是能看到一些很幸運的人,似乎毫不費力的紅了,甚至扭扭腰擦邊一下就數百萬粉絲了,確實有這樣的人,我稱之為——算法彩票。陰謀論一下的話,這些人可能是平臺給普通人眼前吊出來的胡蘿卜。但能接住這種算法彩票,將其沉淀為一門可持續生意的,鳳毛麟角,大多數都是火一陣就銷聲匿跡了。比如去年抖音里的好幾位,莫名其妙迅速紅了,但礙于道德壓力沒有透支性變現,然后又完全涼了,曾如此接近名利雙收,但又完全被拋棄,還有比這更悲慘的人生嗎?如果你是個普通人,現在開始做內容創業,要面對以下這些事情:首先,看看競爭環境。抖音與小紅書是兩個選擇最多的平臺,還有一部分在公眾號或視頻號,極少一份在B站,不管你選擇哪個平臺,本質上是進入一個更大更殘酷的職場。第一是其他內容創作者的競爭,同一個賽道里有數十萬創作者競爭,頭部甚至腰部都簽了MCN,都是團隊工作,且他們已經有專業層面的積累,你作為一個闖入者,拿什么跟頭部競爭?第二是跟數據算法的競爭,很幸運你有專業積累,甚至很用心的創作內容,那么你還要跟算法競爭,算法能分你多少流量誰也不知道。現在的流量是算法中心化,博主能拿到多少流量,并不取決于粉絲,而是算法分配。內容平臺有一部分的廣告費,收的就是博主買流量的錢。我一個朋友在2年小紅書做了9萬粉絲,花了20萬投流,都是平時一兩百元零碎買的,單筆沒超過500元過,但總共營收加起來不超過10萬元。小紅書的9萬粉絲已經算還不錯,已經是很幸運的普通人,但沒賺錢。然后,再看看創作者需要怎樣的個人素質。你對博主的幻想可能是:在家抽空做做就好了,甚至不影響帶孩子;全世界旅行,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工作;拍拍美照接接廣告就月入十萬財務自由了等等,只能說這都是美好的幻想。就拿我自己來說(或許是比較極端的例子僅供參考),在我做自媒體之前,9點之前起床的次數是有限的,我工作的公司幾乎都不打卡。但在我做自媒體之后,過去6年7點之后起床的次數不超過10次(此刻是早上5點),出去旅行的次數不超過5次,各種焦慮,各種deadline,各種可能開天窗的次數是無數次。因為我是個人IP內容極具個人風格,根本無法團隊化工作,過去6年公眾號發表的每個字,都是我親自寫的,無數次想不出內容而崩潰。持續的高質量輸出,真的很難,很難,很難。但你的輸出質量一旦降低,身后有無數人可以替代你。所以,做內容博主,即便是已經成功的內容博主,也要保持極度自律,每天想選題,每天忙碌在內容生產線上,根本無法停止,打工還有15天年假可以完全不想工作,但當下即便很紅的博主不敢半個月不更新。成功的內容博主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內容的成功,一個商業化的成功。你現在很幸運,不管你有專業的內容,傲人的身材,大膽的表達,還是祖傳的絕活,現在你成功吸引了100萬人來圍觀你的內容,做到了內容的成功,接下來要面對賺錢的問題。大多數做內容博主的都想要接廣告,要么就是直播賣貨,這兩項都不容易。先說接廣告,首先是有沒有品牌找你做廣告,現在有無數博主,空有粉絲量,沒有品牌找上門。這兩年的大環境大家也都知道,廣告費優化的比老員工優化的更徹底,所有品牌的廣告費都非常摳門,以前可以一次買一張表格的博主,現在要一個一個篩選,你的性價比與內容價值,首先要進入這個表格內,才有被挑選的機會。
然后是能否做好廣告,我之前談B站UP主的時候談到,有些UP主做了30分鐘深度內容,但只給品牌做了個貼片露出,品牌覺得買的太貴了非常不滿意,粉絲還罵up主恰飯了,兩頭被罵,這顯然不是品牌滿意的好廣告。好的內容廣告應該是定制化,平衡好內容與商業的價值,同時滿足品牌與用戶,這極難做到,現在已經紅了的大部分頭部也沒有做到,只能三條內容插一條廣告這樣發。所以你看,一個普通人想要做博主,要走的路很長,要吃的苦很多,我問過很多做博主的人,包括我自己都覺得,做博主比打工至少累10倍。你是否打算吃這份苦,并做好不成功的打算了呢?就目前而言,我覺得一個成功的內容博主至少要具備三個必要條件:一是極其幸運,所有現在走出來的博主,無一例外都是極其幸運的人,或大或小地中了算法彩票。專業人士太多了,能做好內容的人也很多,憑什么是這些人做出來了呢,只能歸結為運氣好,頂流董宇輝也是運氣好。二是極其聰明,好運氣的人也有很多,但能接住這份運氣的人,可能一半都沒有,大多數人火一時就沒了,就過氣了。只有那些極其聰明的人,意識到這種人生彩票,然后快速學習補齊短板,適應新的環境與節奏,保持貪婪與饑餓的人,接住了這份好運氣。三是特別努力,以前在職場10分精力我覺得用6分就能把工作做好,現在得用20分精力才能勉強做及格。做博主本質上是肉體創業,碎片化項目制,時時刻刻都在工作,24小時保持精力旺盛,問問自己能否做到。有一次我看IG上一個2000多萬粉絲的網紅采訪,她先是自己的私密影片被泄露,然后干脆在only****開了賬號賺了錢,然后轉型IG做擦邊網紅,現在自己做DJ還拍電影,她極具商業頭腦,且工作特別努力,看完那個訪談我的感受是,腦比胸大,做情色博主也不是只靠身材就能成功。好了,以上就是普通人做內容博主要面臨的困難,我完全鼓勵任何人在認清真相之后,仍然勇于投身其中,放手一搏,并做好失敗的準備。二、談方法:經營型創作者,新個體的機會
互聯網仍然是留給普通人最好的,最公平透明的,能夠改變命運的機會。接下來談談普通人在互聯網浪潮中,在內容大時代,可以做什么?一個網球教練,在小紅書有5000粉絲,他的私教課可以賣到1000元一小時,比一般球館的教練貴2倍,而且學員很多,5000粉絲,0基礎創業,年入幾十萬是有的。一個房產中介,在小紅書只有3000粉絲,深耕北京某個片區,很多業主都是他朋友,靠這個粉絲量自己開了家專門針對這一片區的中介公司,有團隊。一個室內設計師,好好住有600粉絲,小紅書2000粉絲,項目多的接不過來,準備找個搭檔跟他一起干。一個三線城市汽貿城銷售,在快手有2萬粉絲,專注本地汽車業務,在當地小有名氣,很多人找他買車,收入不菲。也可以是一個營銷人,假如寫公眾號只積累了1萬粉絲,接廣告顯然是有點小,但深耕專項的咨詢業務,一年大幾十萬能賺到的。再退一步咨詢也做不了,靠這一萬粉絲,靠專業內容輸出,換一份工資翻倍的工作應該不難。我覺得這是普通人做內容博主的價值,做經營型創作者。不是靠內容廣告變現,而是以內容做連接,靠專業或能力變現。那么,經營型創作者應該具備怎樣的條件呢?談三點:認知盈余——內容輸出——生意轉化。首先什么叫認知盈余,大經濟學家講趨勢,淄博的汽貿城大哥講五菱,都是在自己的認知盈余內輸出,在這一個點上自己懂得比別人更多。北京城內有上百萬房產中介,有個人深耕后沙峪十來個別墅小區,在這附近轉悠了十來年,認識一半的業主,那么他就是這個片區最厲害的房產專家。對于普通人來說,你成不了經濟學家,也不太容易成為垂類頭部KOL,那么就持續細分,繼續下垂,直到找到自己的認知盈余,可能這個垂類里只有1萬精準受眾,那你就努力服務好這一萬人,再持續拓展更大的認知盈余。接下來是內容輸出,兩點標準——利他主義,增量信息。你談的這個東西別人不知道,但是對一部分人很有用處。經營型創作者,就不用跟大網紅們卷內容專業度,就服務好自己的精準受眾就好了,我認識的室內設計師,小紅書一年發3個作品內容,但每周都有人找他詢價,一年精選接10個項目,收入50萬+。最后叫生意轉化,不靠接廣告賺錢,就做自己的生意,室內設計師接項目,廣告營銷人也接項目,房產中介賣房子,汽車銷售賣車,通過線上流量轉化實際生意。一是能獲得線上客源,同時也帶來信任背書。經營型創作者,才是普通人的機會,當然這個機會是留給勤勞努力的普通人,而不是投機者。三、總結與展望
第一:普通人成為頭部大網紅的機會非常渺茫,80%的運氣成分,不建議賭博。第二:互聯網仍然是留給普通人最好的機會,首先成為經營型創作者。先談談已經成為頭部網紅的人,為什么能夠成為頭部網紅,普通人開始賭這個賽道前,先參照一下自己。三個標準:極其幸運,非常聰明,特別努力。兩個產品:可持續的好內容產品,可持續的商業化產品。努力是最基本的,但我看到很多有網紅幻想的人,就是因為不想努力打工了才做網紅,這屬于沒有自知之明。聰明是能夠快速學習反饋迭代,持續進化,越來越懂用戶,懂內容,懂商業甚至懂管理。努力且聰明的10個人里,可能只有一個極其幸運,被選中成為頭部IP。極其幸運中“算法彩票”的10個人里,可能也只有一兩個人努力且聰明,能接得住這份幸運。如果認清了這條道路的難度與不可控,仍覺得自己有機會,那有必要出來博一下。經營型創作者,我認為是留給更多普通人與新個體的機會。喬布斯曾說過兩個詞叫“Think big”、“Think long”,但在做網紅這個事情上,我的建議是“Think small”、“think short”,先基于自己已有的能力,做好當下的事情,先自負盈虧,成為200粉絲也能賺錢的博主。我們設想一條路,一個室內設計師靠小紅書一年接10個項目,第二年項目更多了,找來個搭檔一起做,第三年粉絲更多了,成立設計工作室,成為了中小企業。那以后再精進,更好的作品更多的粉絲,成為更貴的設計師,以后說不定就成了設計界的頭部IP,就殊途同歸了。所以,以經營型創作者開始,并不會就限定在中小博主,而是更扎實的從小到大,運氣成分更少,努力與才智的確定性回報更高。這是我對普通人做網紅這件事的真誠建議,可以做,但不要抱有美好幻想,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