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在跨境電商和品牌出海這個賽道上也是這樣。


      跨境電商,說到底還是電商。


      而電商,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零售。


      想要看透跨境電商的本質,那我們就一定要理解海外零售的本質。


      今天,我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搭建的一個海外零售四象限模型


      無論你是一個亞馬遜賣家,還是準備轉型獨立站,或是打算在Titkok上開店,從商業的本質上來說,你都會被歸類到這四個象限中的某一個或者某幾個。


      身處不同的象限,決定了你的起盤方式和營銷打法一定是不一樣的。


      對于已經在自己象限做的很好的賣家們來說,這個模型也可以打開大家的商業思維,為自己的公司在未來找到第二增長曲線!



      1.白牌/渠道


      很多小雜貨店和1元店其實就是這個路線。


      通過跟很多白牌商家合作,在幫助中小商家擴充渠道和提高銷售額的同時,因為有著渠道商的議價權,往往都能拿到更低的進貨成本來賺取高額利潤。


      名創優品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2.白牌/品牌


      大部分的獨立站都屬于這個象限。


      不管是從廠家直接進貨,還是在其他渠道選品,在消費者來看,這些都是白牌。


      而獨立站賣家需要做的就是通過自己的營銷手段盡可能的拉高品牌形象和產品定位,賺取品牌溢價。



      3.非白牌/渠道


      這是典型的線下零售商的商業模式。


      通過大規模采購多品類或者垂直品類的產品,依靠自己的采購上的規模優勢為消費者提供更便宜的品牌商品。


      當Macy‘s和其他的一些百貨零售轉戰線上時,就是這個象限在電商領域的最好體現。



      4.非白牌/品牌


      進品牌貨做自己的品牌?很多人很難理解這樣子的一個商業模式。


      但事實上,對于會經常買品牌商品的消費者來說,價格并不重要,這個商家背后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才是關鍵。


      所以這樣子的“倒爺”店其實還是有生存土壤的。


      海外大量的買手店和Vintage Store都可以歸為這個類別。


      線上電商采用這種模式的并不算太多。ASOS和一些線上買手店可以被歸為此類。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各位賣家和創業者有幫助!


      因為字數限制,關于這個四象限的很多細節沒有辦法說的很清楚。


      如果大家有什么問題,歡迎在評論區和我交流!






      往期回顧


      風口下的海外社交電商,為什么有閉環沒訂單?


      跨境人的事兒,怎么能算抄呢?


      為什么90%的獨立站都沒有什么商業價值?






      Santiago, 一個在紐約的深圳人

      品牌出海|跨境電商|海外創業


      喜歡我的話,掃我二維碼,交個朋友。


      點贊(4)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