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海外社媒營銷,很多人都問過我一個問題:


      要不要在Ins或者Tiktok上買點粉絲?


      這其中的緣由也是大同小異:足夠的粉絲量可以快速建立社交貨幣,讓新用戶更容易關注我們,畢竟人都有從眾心理。


      對于這個問題,我的觀點從來都沒有變過:不要買!



      1.限流


      首先,也是老生常談的一個原因就是限流


      現在的平臺算法遠比你想的聰明的多。沒有一個賣粉的服務商是敢保證你的賬號安全的。


      一旦被算法檢測到你的很多粉絲是沒有活躍度的僵尸粉或者是行為異常的人工粉,輕則限流,重則關號。


      而被算法檢測到,幾乎是一種必然。唯一的區別只是人家馬上行動還是秋后算賬而已。


      對于想好好經營自己社媒賬號的賣家們來說,走這么一個捷徑,從長遠來看,完全是得不償失的。


      很多時候,在社媒營銷上,快就是慢。



      2.信任


      其次,所謂的社交貨幣也不是靠什么粉絲量堆起來的。而是靠一個個鮮活的消費者的認知建構起來的。


      今天哪怕愛馬仕在Tiktok只有100個粉絲,也撼動不了它作為一個頭部奢侈品的江湖地位。


      而一個大家聽都沒有聽過的女包品牌在Ins上卻有百萬粉絲,很多外國人的第一印象是,這是個騙子公司吧?


      今天消費者看到你買假粉,明天他們就會懷疑你賣假貨。


      再者說,作為一個“網紅品牌”,消費者對你品牌和產品的預期值會一下拉的很高。


      粉絲量就像人設。搭建起來很容易,但崩塌起來更快。



      3.PMF


      最后,在品牌初創階段,我們最關鍵的任務是找到PMF(Product Market Fit)。


      而社媒平臺,作為一個即時性非常強的雙向溝通溝通平臺,是幫助我們收集用戶真實反饋來迭代我們產品的最好地方。


      如果你買了假粉,因為限流,你可能不得不通過花廣告費強行把你的內容推廣出去,這又是何必呢?


      假粉絲,把消費者騙了,也把你自己騙了。


      當然,那些需要刷數據和GMV的“專業融資企業”當我沒說。你們開心就好。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


      如果哪位小伙伴對于跨境電商和海外營銷有興趣的話,歡迎掃碼私信我,我這邊也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咨詢和陪跑服務。


      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往期回顧


      每天5分鐘,帶你精通海外社媒營銷!!


      你對海外社媒營銷的認知,可能是錯的。


      這些海外社交電商新趨勢, 你絕對沒想到...





      Santiago, 一個在紐約的深圳人

      品牌出海|跨境電商|海外創業


      喜歡我的話,掃我二維碼,交個朋友。


      點贊(8)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