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正文 3794?字,預計閱讀 10?分鐘|
了解 Facebook 廣告


無論我們去做電商、 App 或者其它產品,都離不開曝光、點擊、轉化,營銷漏斗總共有 6 步。

Facebook 營銷漏斗模型 & 廣告推廣目標



品牌從 0 到 1 被人熟知的過程一定是由一步一步實現的,我們需要圍繞著品牌認知、購買意向和行動轉化這三個廣告目標,去不斷地優化調整廣告、搭建流量體系。品牌認知能提升優化廣告回想度,但不少新品牌擔心投放廣告沒有效果,其實 Facebook 并不會區別對待新老品牌,是基于系統算法,根據我們投放的目標、受眾和預算等,讓用戶觀看到廣告。
品牌認知:品牌知名度、覆蓋人數
購買意向:流量、互動率、應用安裝量、視頻觀看量、潛在客戶開發、消息互動量
行動轉化:轉化量、目錄商品銷售、店鋪客流量
Facebook 廣告底層邏輯



我們能控制廣告出價,不能控制預估操作率和廣告質量及相關性,但能通過優化廣告目標、目標受眾、素材品質、曝光版位、用戶反饋和著陸頁體驗等努力達到最大用戶價值。

觸發機器重新學習:更改目標受眾、廣告創意、優化事件或競價策略 ,向廣告組添加新廣告,暫停廣告組 7 天或更長時間
可能會觸發機器重新學習:大幅度預算金額(除非您使用目標費用競價策略),競價控制額、費用控制額或廣告花費回報控制金額、廣告組花費上限額度
Facebook 賬戶優化
廣告受眾


在投放廣告時,需要在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策略,明確受眾范圍。
核心受眾:細分 / 精準定位受眾,根據人口統計數據、地區、興趣和關系網絡制定的受眾,是獲取新客戶的主要方式
自定義受眾:根據廣告主提供數據庫中的信息(網站、移動應用、客戶名單、互動自定義受眾),從系統 Facebook 用戶中匹配尋找到現有受眾,一般來源于網站訪問量(Pixel 像素記錄網站流量來源)、客戶文件(郵箱、電話、地址等有效信息)、視頻(觀看視頻的受眾、可抓取觀看視頻百分比的人群)、Facebook / Instagram 公共主頁(已互動人群、關注人群、點贊人群)
類似受眾:創建與現有客戶(再營銷受眾)相似的類似受眾,相同或相似特質可能體現在:地區、年齡、性別、興趣和行為等,可以覆蓋更多關注潛在用戶

素材創作框架


產品自身角度:比如“99% 的女性用戶最關心的是如何能讓自己保持青春白皙的面龐,如何能做到這一點?那么該產品的核心不但要具有抗衰美白補水的功效,還要天然、安全、放心。”
第一說辭角度(Slogan):比如樂百氏的“27 層過濾”,農夫山泉的“有點甜”
真正的唯一角度:尋找與眾不同的、具有排它性和獨占性的差異化賣點,既可以是常規賣點,也可以是核心賣點,比如金龍魚的 “1:1:1“

文案素材優化:側重于買家購買你的產品 / 服務能獲得什么東西;廣告標題字數少于 6 個單詞;廣告正文字數少于 20 個單詞,至少包含 1 個表情符號,突出產品重點;創建 Excel 文檔統計每個廣告標題、廣告文案、廣告創意(圖片 / 視頻)、點擊次數、單次成效費用,總結測試成果
圖片視頻素材優化:在廣告組層級打開“動態廣告素材”選項;在行業領袖與競爭對手中尋找靈感;使用高分辨率圖片素材;避免使用網上圖庫照片,使用真實的圖片和視頻;廣告素材要與受眾相關,并考慮移動端體驗

Facebook 廣告擴量

增加預算
復制效果好的廣告加預算
給效果好的廣告加預算(Facebook 建議是 20% 左右),如果單次變動預算幅度過大可能會重新觸發機器學習
復制廣告增加新興趣受眾(國家、年齡、興趣),中途可以根據賬戶數據情況選擇效果比較好的進行保留,最后,在出現受眾大幅度重疊之前合并廣告組的受眾
可以保證成效不會出現廣告崩盤的情況,風險較低
廣告組的設置方式一般是高出價、大預算
擴大受眾規模

向已經購買過商品的用戶銷售關聯商品
向瀏覽過/加購過的用戶銷售其互動過的商品
及時更換素材創意和產品
擴展商品 SKU,增加產品多樣性,擴大受眾范圍
不定期上新,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
更換素材,測試單圖/視頻/輪播等素材形式,優化素材創意
從客戶反饋中尋找產品痛點,不斷改良和迭代產品
嘗試 Meta 的其他產品

Q1:新手如何入門 Facebook ?如何提高點擊率?


建議新手通過系統的學習入門,從怎么樣去開戶、投放、測品、擴量,再到如何再營銷、搭建整體的投放策略、搭建廣告賬戶、分析數據。對于提高點擊率,重點考慮素材,一是素材與受眾的相關度,二是素材的基礎內容,比如格式、比例等。
Q2:廣告的調整頻率是多少比較好?


對于新廣告,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先觀察 2 天,若效果較差就馬上關掉,廣告效果比較穩定后每天進行調整。建議大家只調整預算,若想調節其他變量,可以保留母組,復制廣告組后再調整,這樣一來不會影響原來母組的廣告學習期,二來當效果較差時可以馬上關掉。
Q3:為什么一增加預算擴量就崩?


當大幅度調整廣告時,會影響廣告機器學習期。建議大家以 20% 的標準增加預算,當 100 元預算的廣告組效果較好時,將預算增加至 120 元,再在 120 元的基礎上復制 3 - 5 組,新復制的廣告組預算可拉高至 150 元甚至 200 元,既不會影響母組,又能夠擴量。
Q4:對于新站,如何使用 Facebook 投放上層流量,開拓自己的品牌?


如果是走長期主義,不是走爆品或者戰群的模式,建議一是以周、月為周期,同時投放前面的上層流量和后面轉化或者中間項購買意向的事件;二是有規劃,確認資金的投放比例和時間節點,如果一口氣全部投放,需要把成本控制得很少。
Q5:Facebook 投放廣告時需要注意什么才能避免封號?


一是做好資產關聯,從個號到 BM 到主頁都正規注冊,并做好 BM 驗證,確保能隨時申訴;二是及時申訴違規的廣告或者系統上其他提示的點,確保賬戶的穩定性。
Q6:新品是加詞投還是空詞投?


加詞投放最佳,也可以設置比例,比如 10 條廣告中,空詞投放 2 - 3 條,其余加詞投放。
Q7:針對品牌 DTC,如何在 Facebook 里投放上層流量,上層流量的比例多少合適?


如果是只投上層流量,就不存在比例問題,只存在周期性和預算問題;如果是附帶投放,建議投 30 - 40% 在上層流量,剩下的去投放轉化事件;如果 DTC 品牌客單價較高時,投放上層流量的比例可以提高至 40 - 50% ,客單價較低時,比例可以下降至 20 - 30% 。
Q8:在 Facebook 上投放廣告,素材尺寸是否有講究?


建議1:1,能覆蓋 Facebook 大部分版位。
想要獲取本期直播干貨課件,
添加店匠熱巴企微免費領取!


往期推薦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