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國內雙十一大促打響,海外旺季促銷的氛圍也越來越濃。Facebook代理YinoLink易諾為賣家們整理了大促各個營銷階段的要點及注意事項,讓大家可以做足準備,在旺季沖刺!
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常態化營銷階段,營銷重點在于建設品牌、建立受眾群和維持正常銷量。
統計數據表明,在大促前期采取常態化營銷策略,能夠提升銷量46%,降低19%的CPA,提升營銷效率。
前期預熱階段一般在促銷前3-4周,營銷重點是樹立及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覆蓋人數、提升購買意向,也就是營銷漏斗中上層的目標。衡量營銷效果的指標一般為CPM。
此階段廣告優化目標設置為品牌認知(覆蓋人數)、購買意向(落地頁瀏覽量、應用安裝量)及目錄促銷/轉化量(查看內容)。
在前期預熱階段,廣告主可以采取快拍、視頻等格式分享品牌故事,并在所有廣告中宣傳一致的品牌形象,強化品牌記憶,提升品牌回想度。
大促前一周為正式預熱階段,營銷重點是提升購買意向和行動轉化,主要是向有購買意向的受眾推廣活動。可以將CPM和CPC作為這一階段的成效衡量指標。
廣告內容可以展示專屬優惠或折扣,吸引受眾加購行為,行動號召可以設置例如“馬上加?購物車”、“僅剩3天”。通過預告促銷信息及顯示大促日的倒計時進行宣傳造勢。
在競價策略方面,對于需要使用費用控制額的廣告主,例如設有單次操作費用限制的廣告主,可考慮設置費用上限或競價上限,并在旺季到來前開展測試
可以利用定位寬泛受眾的動態廣告尋找潛在客戶,同時排除現有客戶,可以參考下圖進行受眾定位。
在大促當天的營銷目標當然就是完成下單購買,僅針對購物事件進行優化,關注轉化量。
在競價策略方面,避免大幅調整競價,以防觸發廣告組再次進入機器學習。將費用或競價上限設置為您愿意在銷售高峰期支付的最高單次操作費用,避免錯失轉化機會,并最大限度增加投放。
Facebook廣告、獨立站、Facebook公共主頁的素材內容一方面可以營造緊迫感,促使消費者完成結賬。例如使用“僅限今日”、“僅限前兩小時”、“最后機會”等行動號召。
另一方面,在黑五、網一等全網大促期間,消費者關注的是配送速度、商品庫存等。可以在素材中強調快速發貨、包郵等服務。
在大促日之后的三天是針對高意向購物者進行再營銷的絕佳時機。在此階段,應根據大促活動的購買數據,投放動態廣告開展交叉銷售。
主要面向的人群是高價值的大促活動購物者及有加購但放棄結賬的潛在用戶。
在大促結束后,重新進入常態化營銷階段,持續進行測試與優化,為下一次大促營銷做好準備。(關注YinoLink周五出海,回復“大促營銷”,獲取高清圖片。)
以上是Facebook代理YinoLink易諾為大家總結的Facebook大促各營銷階段的要點及注意事項,希望對賣家們有幫助,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評論留言或聯系微信yino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