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測:

      Facebook發現google的UAC真的很不錯,傻瓜式投放操作,特別適合發展中小客戶。所以Facebook的目標正是往UAC的思路發展,減少操作難度,增強系統自我學習。


      變化:

      1. CBO,類似UAC在系列層級出預算。把預算給到整個系列內表現最好的素材+受眾人群。

      2. 動態素材,雖然動態素材目前效果真的不太行,但這明顯往UAC的思路再走,多個圖片+文案自行組合,選取表現最佳的的組合進行投放。


      如何投放:

      如果按照UAC的思路,實際上未來Facebook的投放也會期望你在投放上做佛系,設置好廣告后盡量不要再調整,前面一周給預算+時間讓系統自我學習。等待系統將最好的組合+位置+用戶人群學習出來自動投放,Facebook還有用戶數據積累方面的優勢,拿到一個新產品后能非常精準的在初期給到客戶準確的用戶流量,也不至于和Google UAC初期坑一周一樣。

      操作層面,可能比較合適的組合會是在1個campaign里面CBO出價,大概3-4個adset,設置不重疊的人群,并且針對這個人群出對應匹配的素材組合,盡量把廣告位置選自動,每個adset中都設置成動態素材,并且動態素材可能2-3個。這里考慮素材+文案要盡量做到每個文案+圖片都能組合起來不至于不通順。


      不同點:

      目前還沒試過UAC的adgroup,但是感覺可能未來會和操作adset的思路相似。

      但是adset和adgroup的差別是,在adset中還可以設置多個組合的ad,并且adset能設置不同人群不同出價,而UAC這些都在系列層級,并且不能設置人群+出價。

      猜想未來Facebook廣告投放中小客戶可能只要維護少量的campaign,并且不怎么經常需要上去更新素材出價之類。大客戶繼續各種折騰,不斷優化人群+創意,獲得更多流量。

      對于Facebook來說,門檻降低后客戶可能增多,競爭變大,ecpm增高,但是客戶層面在機器學習后轉化率提高,整體成本不會增加太多。



      關注微信公眾號,每周分享投放技巧。

      轉發+點在看,祝你漲工資!


      公眾號直接回復”微信群“,獲取加群二維碼,佛系交流。


      點贊(0)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