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經常更新投放經驗教訓,公眾號回復微信群一起加群討論投放技巧,目前4個500人的優化師交流微信群+部分垂直行業交流群。



      廣告投放的”內卷“


      之前有個解釋說”內卷“,大概類似于大家一起去電影院里面看電影,前面有人站著看了,導致了后面的人也只能站起來看,最后大家全都站著看電影(第一排除外),同樣看電影,原本坐著可以看的,卷玩大家都得站著看。

      放在職場,孩子上學里面都是蠻合適的,今天講廣告投放方式的內卷,雖然其實不太貼切。


      現象:

      以前沒有AEO/VO,2.0/2.5 大家都只是投CPM,有好有壞,但是大家基本還是靠著數據優化勉強能投,辛苦一點點去人工看數據,也不至于某個廣告系列完全沒ROI之類。

      AEO/VO、2.5這些普及之后,大家的CPM投放基本接近于給廣告渠道送錢(特定產品,重視回收的那些),無論怎么折騰,CPM就是可以做到干干凈凈無轉化,和AEO,VO的廣告系列對比,能跑出來10倍以上的后續行為差別。


      再等到所有廣告主都切換到了AEO/VO之后,現象更明顯了,還記得最早AEO內測的時候普通廣告和AEO數據差異也沒像現在這么明顯,但是最早一波人賺AEO紅利的時候還是很開心的。然而到現在幾乎所有廣告主都在跑AEO,更加加劇了這個對比。


      除了單個渠道的對比,在廣告主層級也一樣,大家都跑AEO,你不跑你就只能拿到最差的量。

      廣告渠道也一樣,其他渠道都支持了AEO,你不支持,那么廣告主就直接跑路去投其他渠道,所以現在幾乎所有渠道都支持了類似AEO,VO的投放方式。


      其實還有廣告素材也一樣,自從有了ad spy的工具,廣告創意的進步確實更快,好素材總被快速抄走,只有自己更快的去想新的創意...


      舉例:

      從我自己經歷的現金貸產品來說,一般一個市場才進去的時候,基本上跑CPM和AEO的差別都不會太大,尤其是沒有啥競品的市場,那怕是我們已經明確知道AEO的轉化會比CPM跑出來的更高,但是初期基本跑CPM就夠了,靠著足夠低的CPI單價能把轉化單價拉下來,AEO不見得有優勢。然而等著核心用戶洗的差不多了,再加上競爭對手開始入場,CPM的轉化率持續下降,只能開始跑AEO控制成本。



      解釋:

      可以理解一個市場符合這個品類的用戶人數基本是一個恒定的量級規模,有增長,也會流失,整體用戶量級規模除非是市場教育發展很快,通常不會爆發式增長。


      市場只有一家在洗的時候本身競爭足夠低,核心人群也都無所謂你跑的AEO還是CPM,最終都會看到你跑的廣告,這時候本身轉化意愿強烈,AEO和CPM的對比不會明顯,轉化率夠高。等你跑一段時間后,最好的用戶被你轉化完,池子里面剩下的高潛用戶開始減少,后續行為轉化開始變差,這時候需要AEO來選擇最高轉化可能的用戶曝光。但是等市場里面競品增加,大家都只能去搶剩下的潛在用戶,這個時候只有AEO之類的投放才能搶到這部分用戶(并不是cpm曝光不到這些人,只是因為別的AEO的人在這部分人群的相對出價跟有優勢,更精準,跑cpm覆蓋這部分人群的代價有點高),這個時候就是高度內卷。


      操作層面:

      不論什么產品,如果去的早沒有別的競品的,無所謂cpm還是aeo,1.0還是2.5之類,差別不會太大。去的晚大概率就只能搞精準投放+AEO之類。

      當然我們并不一定能準確判斷競爭狀態,我們直接在投放的時候同時AEO+CPM等全開,看看數據再決定是否能不能再用CPM茍且的跑一些,如果嘗試完沒戲那只能說內卷程度已經很高,安心AEO就好。不過其實一般新產品都能有很短的一段時間能夠CPM爽一段,只是內卷程度高的市場這個能”爽“的周期會很短而已。


      似乎..又是沒啥用的奇怪知識,只是卷的大家太痛苦了。


      ///星球600人,4.25開始漲價到99,現在下手能省2個雞腿。

      加知識星球可向星主提問投放知識,查看行業動態+查看更多高質量技術問答。另有專屬知識星球微信群不閑聊,只聊投放技術,不販賣焦慮,不分享成功學


      公眾號回復“微信群”一起加群討論投放技巧。(目前4個500人的優化師交流微信群

      出海流量玄學研究中心,不定期分享信息流廣告優化師投放技巧,主要內容為海外facebook,google,TikTok ads廣告投放技巧分享,歡迎大家關注,分享內容,也歡迎大家分享更多關于游戲出海,跨境電商廣告投放技巧。


      歷史文章:
      做什么樣的項目能讓優化師的成長最快?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優化師
      廣告優化師的述職報告應該如何寫?
      優化師面試的時候都會問一些什么問題
      優化知識:
      什么產品在什么環境下合適跑再營銷廣告?
      Facebook、Google廣告平臺和第三方數據差異分析
      移動APP推廣最常見的一些作弊手段和查作弊方法

      Facebook出價優化以及擴量方法

      中后期的產品到底還能怎么推廣擴量?

      預算和單價之間的關系 - 如何通過預算控制廣告單價

      UAC:

      為什么Google UAC跑出來的用戶質量忽高忽低,怎么解決?

      UAC同樣的設置同樣的素材,為何跑出來的單價和后續留存以及事件比例差別非常大?

      UAC預算受限問題分析+出價、預算分析 第二期

      UAC預算受限問題分析+出價/預算分析


      點個在看,祝你起量





      點贊(13)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