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印度基本情況概況 印度的人口金字塔呈現一個經典的上窄下寬的形狀,人口年輕化; 具體為:54 歲以下人群占 85%,65%在35歲以下。 其中印度教79.8%,伊斯蘭教14.2%,基督教2.3%,錫克教1.7%; 多樣的宗教和極多的信眾給印度帶來了豐富宗教文化,如宗教節日(排燈節等)和宗教性需求等。 在印度教信眾眼中排燈節的地位類似中國的春節,以祈福祝愿為主題的排燈節會占到印度人很大的一部分開支。 具不完全統計,印度共有1652種語言和方言,200種左右(不包括方言)自成語法的語言,其中使用人數超過百萬的達33種。 而其中使用人數最多的則是印度的兩種官方語言印地語和英語。 目前使用印地語的人數占比30.3%,使用英語的28.3%。 最直接表現在手機使用方面,印度擁有手機用戶中,女性占比不到28%,擁有手機但從沒有上過網的女性高達81%。 造成這樣的歧視結果主要原因是印度男性主導的家庭制度,擔心女性受到互聯網的影響突破男性的統治,如:追求財產分割和自由戀愛等。 因此男性互聯網用戶是占多數的。 其中有線互聯網用戶為2125萬左右,移動無線互聯網用戶 5.38 億,占比超過 96%; 3G用戶占12%,4G用戶 3.88 億,占移動互聯網用戶的 72.12%。 印度主要的手機系統Android的占有絕對比重,在90%以上,IOS的用戶占比不足5%。 目前,Reliance Jio是印度第一代電信運營商,占市場份額的50%以上。 一個印度互聯網用戶大概每個月花20-25人民幣就能享受2GB的4G高速網絡。 印度的4G網絡的平均下載網速在早晨4點多最高,可以達到16.8Mps,但在白天平均網速僅有6.5Mps。 這樣的網速是排在全球4G網絡中倒數的存在,通常在用戶使用App時,加載時間超過3S就會有53%的用戶放棄,但印度的平均頁面加載時長卻為9.2S。 其中花費在移動App的時長占88%左右,網頁端時長為12%左右,網頁端的主要用戶是二三線城市網絡環境較差的低端機。 印度用戶在移動App端的主要用戶行為是社交行為,之后是觀看網絡視頻。 在搜索行為上,印度智能機用戶30%以上使用的是語音搜索,有部分是由于識字率較低。 移動支付行為來說,至2019年,印度總人口中,有40%左右的人擁有銀行賬戶,借記卡支付占88%左右,且只有13%擁有借記卡,2%的人持有信用卡。 以Google play為例,印度下載份額占總下載的22%,位于第一位; 但在Google play里的支出卻僅占0.5%,支付主要包括應用內付費和購買付費應用。 在印度的Top100應用中,超過71%的應用為外國開發商所有,其中美國占39%,中國占20%,而印度本地占29%。 印度用戶每周會花至少8.5小時左右觀看網絡視頻,全球平均水平為6.75小時/周。 2019年在線娛樂前十的榜單中包括5個在線視頻類、3個音樂類、1個新聞類和1個短視頻類。 在線視頻類2019年印度視頻訂閱人數在1500萬人左右,收入約為2億美元,預計付費用戶會在之后繼續上漲。 音樂類2019年印度用戶約為1.7億左右,付費用戶卻只有150萬人左右,收入約為0.15億美元左右。 新聞類2019年約有2.5億閱讀者,但付費訂閱用戶不足0.25%,每天閱讀新聞的平均時長為8分鐘。 游戲玩家約3億左右,移動手游玩家2.6億左右。 不過與游戲市場增長的狀況相反,用戶支付卻很低迷。 印度游戲用戶總支出在全球30名開外,印度游戲收入在7.5億美元左右,約占全球游戲玩家支出0.3%。 印度用戶更偏好休閑和真錢類游戲。 其中WhatsApp和Facebook各自的印度用戶數都已經超過美國本土,成為Facebook最值得挖掘的市場之一。 目前印度各個領域競爭格局是: 工具類頭部應用被中國開發商占領; 社交類為Facebook系占領; 視頻類各國競爭相當激烈但頭條系已初步領先; 電商類本土和美國開發商激烈正酣。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
下拉推薦菜單可查看更多↓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