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寄幾的第 53?篇文章 上篇有介紹過目前互聯網廣告的實時競價交易模式,和傳統媒體的廣告明碼標價進行投放不同,在實時競價的廣告體系中廣告主可以通過各種DSP平臺評估每個用戶在當前廣告位曝光某個商品所產生的曝光價值,從而決定是否要在該時刻該版位進行廣告競價。在這種模式下,需要通過算法決定最終展示的廣告內容, GFP廣義第一價格Generalized First Price就是其中比較早期的廣告實時競價算法之一。 GFP(廣義第一價格-Generalized First Price)簡單來說就是價高者得。 假設除了出價以外的其他條件相同,各個廣告主在該時刻同時進行競價,出價最高的將會得到廣告版位,同時支付自己的出價金額。 類似于猜寶拍賣,各個買家都不知道產品的真實價格,給出一個自己能承受的價位,然后價格最高的將會獲得這個物品。 GFP這種競價算法,對于廣告主來說,是非常容易理解且接受的。但同時,由于這種競價形式是廣告主進行反復競猜的結果,會導致在出價決策時,價格的波動幅度大,因為誰也猜不準對方會出什么價格。 同樣猜寶拍賣的例子,在GFP的規則下,由于大家都是盲猜,但是大家已經進行了很多輪的競猜,對于歷史物品價值有了初步的判斷,所以在實際的出價中,物品對于價格的影響范圍其實是有限的。反而是為了獲得物品,擔心對手出高價,買方之間會相互猜測對方的實際出價,并出現高于物品實際價格的出價;與此同時,在獲得了物品之后又覺得自己付太多虧了,就會在之后降低預期,控制預算消耗。在這種來回的波動下,拍賣的價格會隨著競猜的進行不斷大幅度波動。
因此,GFP雖然簡單粗暴易于理解,但對于DSP平臺來說收益較低,因為平臺在大部分重復博弈的時間內沒有按照真實意愿出價,一直處于波動變化的過程,導致買方競價效率低且而賣方的收益達不到預期。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廣告主的競價效率和平臺方總收益達到平衡,還衍生了其他的算法機制,之后會一起了解。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