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手機殼進貨價10元人民幣,賣到國外10美元。 這翻了六七倍的好生意,去哪里找? 誠然,跨境電商這個行業在幾年前的紅利期,確實創造了不少財富神話。 但是,一個行業能賺錢,和你能賺到錢,和行業是否高利潤,是完全三件不同的事! 首先,跨境電商行業能賺錢嗎? 當然。如果你供應鏈過硬,產品運營和品牌策劃能跟上,你永遠有紅利期。 你能在跨境電商里賺到錢嗎? 太不一定了。越來越貴的流量成本,越來越卷的市場競爭,沒有點看家本領,真的很難。 跨境電商行業利潤高嗎?真的不高! 說到底,跨境電商,或者說電商,只是借助互聯網的手段提高了效率。從本質上來說,仍然是零售。 特別是在線上成本那么高的今天,其實大部分產品凈利潤不比線下實體好到哪里去了。 今天,我就為大家拆解一下跨境電商里的成本結構。 看完之后,大家才會明白為什么說賺美金,花人民幣的這種美事只存在理論上了。 1.產品毛利 每個人的采購渠道不一樣,對于供應鏈的議價權也不一樣。 你直接從1688上拿貨的毛利跟直接工廠批量下單的成本比起來甚至有可能差一個數量級。 不同產品和品類的毛利也是不能橫向比較的:美妝常見的80%毛利可以讓做3C的朋友們懷疑人生。 但大部分情況下,產品毛利通常都在40%-70%左右。 也就是說,你的產品成本會占你銷售額的30%-60%之間。 2.物流成本 跨境電商的物流成本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國與國之間的跨境物流,還有就是到了所在國的本土物流。 因為產品的不同,物流也可以分空運和海運。 空運快但是貴,海運慢但是價格比較友好。 因為每家公司的情況都不太一樣,所以很難統計出一個固定成本。 但平攤到每一個產品上,物流成本實際上占的比例并不大。 3.營銷成本 營銷成本可以說是跨境電商的大頭了。 不管你是通過廣告投放還是KOL營銷或者SEO來引流,實打實的推廣成本都是很難避免的。 再加上如果你團隊的運營水平不太行,更有可能會花一堆冤枉錢才能找到一個給你帶來正向ROI的引流方式。 一般來說,營銷成本都會至少占據銷售額的30%左右。 4.庫存成本 賣貨最怕的就是庫存積壓。 很多公司死就死在庫存清不干凈然后資金鏈斷裂。 有的產品賣不出去就是賣不出去。 一旦過度備貨,巨大的庫存不僅占用了很多的自有資金,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運營和倉儲管理成本。 所以,有經驗的老板都一定會把庫存成本作為成本核算的一部分計算進去。 現在大家好好算一算,看上去翻了好幾倍的跨境電商生意,利潤還剩多少了。 而且別忘了,我這還不是凈利潤。 公司的運營和人工成本我還沒算進去呢。 跨境電商是一個好行業,但絕對不是一個彎腰撿錢的生意。
不管是電商還是零售,商業模式的本質決定了賺的就是辛苦錢。 了解商業的本質,建立正確的認知,一定是在這個行業能賺到錢的先決條件。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 如果大家關于跨境電商有什么其他問題和疑問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都會全力解答大家的!! 往期回顧 Santiago, 一個在紐約的深圳人 品牌出海|跨境電商|海外創業 喜歡我的話,掃我二維碼,交個朋友。 加入我們的學習社群, 一起去割外國人的韭菜!!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