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營銷問題梳理到最后,都是組織問題。 我們梳理品牌策略,制定解決方案不是最難的,具體到執行步驟甚至也可以,但真正落地執行時,尤其在大公司環境下,會忽然發現目前的組織體系搞不定,各種流程走不通,KPI設置落后,跨部門協作不通等等各種問題。 所以在大公司會遇到一種情況,有很好的品牌策略方案,有很優秀的項目經理操盤,然后就是執行不出來,或者90分的策略執行出30分的效果。 當然,我沒那么懂組織體系或者管理學,我僅從品牌策略的執行與落地層面,談談我對當前營銷組織體系的思考。 CMO管轄下的營銷人,應當如何分工,會更容易成事?談談我的思考 以下,Enjoy: 定制化營銷組織體系 首先基于營銷策略談組織體系的邏輯,應該從之前的模塊化組織,到個性定制化的轉變。 什么是模塊化,就是一個大部門之下,基于不同的細分專業組成小模塊,比如兩個大模塊是公關部與市場部,然后更細分為活動、媒介、品牌、傳播、官微運營等等,大公司模塊多,小公司模塊少一些。 什么叫定制化,基于充分討論與決策,我們的營銷KPI就是一年4場大活動,組織構架就是以活動部門為主導的市場部。或者特別有錢的新品牌,未來三年一年投放20億廣告,那就是以媒介投放為主導的組織。 不再平均分配,基于解決方案定制化組織。 為什么要轉變,仍需從傳播環境的變化中理解。 在過去內容、形式、媒介很集中,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基本就是拍片做海報,可以將幾件事情進行組織模塊運作。但現在內容、形式、媒介平臺進行組合,可以形成無數種組合,每一個平臺,每一種形式與內容都做,顯然是不能實現的。 所以,必須通過策略思考有所偏重,先思考清楚品牌的解決方案,然后定制化組織體系,讓解決方案得以落地。 首先你是什么類型的品牌,消費品牌、B端品牌、集團品牌等等。品牌處于什么階段,初創新品牌,極速擴張期,成熟穩定期,二次新生期等等。 然后定制策略目標,品牌在中長期需要解決什么問題,達成何種目標,基于這個目標去思考解決方案。 比如初創期的消費新品牌,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賣貨,營銷上更多與網紅達人合作,那么團隊就更偏向社交內容驅動的導購賣貨。比如B端品牌,我認為“品牌”大于“傳播”,那么就基于這個邏輯做好品牌,精準傳播。 或者集團化品牌,你要思考清楚產品品牌主導的去中心化溝通,還是集團品牌主導中心化溝通,然后調整組織體系,協調集團與產品團隊的協作關系。 我們看天貓的品牌解決方案,基本是創建各類營銷IP與消費者溝通。那么相應的定制化組織體系,就是以營銷IP來主導的組織體系,現在有數十個各類營銷IP項目,每一個項目都是一個團隊,甚至可能一個人橫跨幾個團隊。 先有品牌策略解決方案,再定制個性化組織體系。 我們不再需要五臟俱全的市場部,而是需要基于自身需求,定制化的市場部。 復星集團品牌,協作與融合 接下來談談典型案例,一個集團品牌,如何通過營銷項目打通組織協作,提升各個子品牌營銷效率的同時,向C端溝通集團品牌形象。 談起復星,很多人理解的是投資集團,具體做什么的很難說清楚,對于大眾來說,這是一個面目模糊的品牌。 最近幾年復星集團梳理了新的集團戰略,開始打造以家庭消費為主的產業運營集團。開始樹立復星集團的品牌,目標是當人們想到復星集團時,想到的是家庭消費。 基于集團目標,今年打造了“復星家庭季”,聯合旗下70+品牌,以國潮為切入點,從9月底到11月,通過線下活動,直播賣貨,會員打通等多種營銷形式,共同塑造復星集團品牌,同時也是對復星營銷體系的考驗。 我們談談復星營銷解決方案,從3個層面梳理總結:一個項目,一個流量池,一個集團品牌。 一個項目,打通組織協作 看一個組織工作效率是否高效,只要看他們的跨部門協作能力。而營銷工作的本質,就是協作與溝通。 復星集團旗下包括豫園、海鷗表、亞特蘭蒂斯、老廟黃金、ClubMed度假村等等,跨行業,多場景下的70+品牌,包括很多是并購來的品牌,通過集團牽頭一起協作,并不容易。 我們看到復星的策略是:通過一個核心項目,建立集團與子品牌的利益共同體,打通組織協作。 “復星家庭季”作為紐帶,對外輸出復星家庭消費的集團品牌形象,讓大家看到,原來很多知名品牌,國潮品牌,都是復星旗下品牌,這屬于信息增量。 對內打通組織協作,很多品牌是復星并購而來,組織不融合,協作很困難。 達成利益共同體后,集團變成賦能方,帶著資源與子品牌協作,也就順暢很多。此次家庭季共有70+品牌共同參與,創造一場家庭消費盛宴。 一個流量池,互為增量 如何協作,如何建立利益共同體?復星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創造以“家庭消費”為主體的流量池,各個品牌互為彼此的增量。 簡單理解一下邏輯,復星旗下共有70+品牌,所有品牌都可以放在“家庭消費”這個概念之下,那么所有品牌有一群共同的消費者,那就是家庭人群。比如亞特蘭蒂斯的消費者,也可以是豫園、海鷗表、老廟黃金等品牌的消費者。 那么,亞特蘭蒂斯的消費者就變成其他70多個品牌的潛在消費者,反之亦然。將一個品牌的消費者,變成其他所有品牌的潛在消費者,成為彼此增量,這是這個項目的邏輯。 以“復星家庭季”為主體,以復星的“星選”會員體系作為通路,然后以各種綜合傳播項目進行消費者溝通,將不同品牌的消費者融合打通。 9月底在淘寶薇婭直播間做專場,10月初又在抖音羅永浩“交個朋友”直播間做專場。將數十個復星集團旗下的品牌聚集在一個直播間,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彼此相認的過程,你會發現原來舍得酒與世紀佳緣同屬于一個集團。 10月初在上海的豫園,跨界B站知名IP“天官賜福”舉辦線下沉浸展。這相當于線下的“場”,以豫園為主體,天官賜福引流,在帶動場內品牌的銷售額增長。 在家庭季期間,復星多個品牌跨界國潮發布新品,海鷗表簽約郎平代言,發布新系列腕表;美妝品牌WEI跨界國家寶藏推出新品;老廟黃金跨界大明宮,打造新國潮系列等等。 通過全方位的整合傳播,在復星生態內創造彼此增量,實現1+1大于2的效果。 一個集團品牌,一致To C 我們要從兩個層面看這個項目價值:一個是對外的集團品牌形象樹立,二是對內的組織體系打通,這兩者成為復星打造“家庭消費”品牌的解決方案。 就“復星家庭季”這個項目而言,是先驗證解決方案切實可行,接下來會持續做更多集團牽頭的整合項目,創造更加高效的利益共同體。 對于復星集團來說,旗下有健康、快樂、富足、智造多個板塊,以及正在推進的全球化,向全球家庭消費提供服務。70+不同領域的品牌,如何整合這些品牌,如何以一個集團形象讓大眾產生認知,現在才剛剛開始。 在組織體系層面,我的個人看法是,集團市場更多需要策略與操盤者,輸出策略,多品牌整合。家庭季屬于比較全面的集團項目,或許也可以有更多更具體,更針對性的整合項目,比如家庭健康,比如快樂家庭等具體項目。 通過集團項目的整合,向大眾輸出一個集團品牌形象,一致To C。 總結一下 今天談營銷策略與組織體系的關系,通過與品牌策略的思考,反思組織體系的迭代。 核心結論是:不再需要統一的市場組織體系,要根據自身需求,定制個性化組織體系。 不同品牌都應該梳理出自己的品牌解決方案,這其中包含兩個部分:一是品牌策略部分,要做什么事情;二是組織體系部分,什么團隊,怎樣協作能將策略落地。 上面我們談復星集團的案例,相比獨立品牌,集團的組織體系協作會更難。復星的解決方案是通過創造利益共同體,來完成組織共同體的協作。通過創造一個整體流量池,讓大家互為彼此增量獲得增長,最終在大眾層面塑造集團品牌,完成戰略目標。 面向未來的每個市場部,都是個性化與定制化的,我無法給出具體的建議,但我們嘗試梳理邏輯。 首先,搞清楚你是誰。什么類型的品牌,處于怎樣的發展階段。比喻一下就是,你要知道自己在什么池子中,是什么類型的魚,多大的魚。 然后,確立中長期的目標。新品牌,要擴張要活下來;實體品牌,要數字化要重新連接消費者;成熟品牌,要繼續增長持續增長;老品牌,要年輕化要第二增長曲線等等。找到問題,確立目標。 接下來,基于目標輸出解決方案。以前廣告人的幸福感來自于,每年拍一支廣告大片,然后就能投放一整年。現在不行了可能做好直播就夠了,可能做好小紅書就夠了,也可能更大的營銷IP。 總之你必須有所偏向,以某一種內容形式為主導的營銷解決方案,拋棄另外一些不需要的內容形式。 最后,要重新梳理營銷組織體系。你的市場部可能是直播部門、媒介部門、IP營銷部門、網紅運營部門,都可以成為好的市場部。但如果仍用拍廣告片的組織體系,一定不行。 所以,品牌策略最終落地執行,還是要回到人,回到人與人的協作。 以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