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什么內容,可稱之為“大創意”?


      品牌對大創意的核心需求沒變,仍然是為品牌營銷提供解決方案。但標準在變,那些巧妙的,體量足夠大,或全民刷屏的創意,或許不能再稱之為大創意了。


      現在真正的大創意,是有生命力的,可以生長的。


      在社交傳播時代,能符合當下大創意需求的,或許是品牌的營銷IP,比較成功的比如天貓的雙11,騰訊公益的99公益日等等。這些成功的營銷IP,伴隨品牌成長多年,是真正的長期解決方案。


      但是更多的,是沒有做成功的營銷IP,相信幾乎所有大品牌,都想做出自己的成功IP,但為什么沒有成功?這是值得思考的。


      接下來,我們從失敗與成功IP案例中,試圖梳理品牌IP的策略邏輯,生長路徑。


      以下,enjoy:


      創造有生命力的大IP


      在日漸復雜的營銷環境中,營銷IP已經成為最成熟的品牌解決方案。


      首先我們探討,什么是有生命力的,優秀的營銷IP?


      很多朋友理解的營銷IP,是固定一個事情一年做一次,這樣的策略我覺得跟一年拍一支品牌宣言沒有區別。


      一個內容重復做就是浪費資源,因為沒有增量信息。現在的互聯網用戶,審美疲勞非常快,一個沒有新意的內容一直做,會快速被拋棄。


      另外一點是,很多品牌對營銷IP的野心很大。我見過一些營銷IP第一次做,就準備了全套VI視覺,logo,slogan,宣言廣告等等,但在核心內容上突破有限。


      開始就砸出重金,就對標雙11,該有的都有,該投的都投,最終卻發現,關注量并不多,成為一次熱鬧的自嗨。


      “生命力”——是營銷IP的核心。


      意味著可以不斷生長,像是品牌與用戶一起“養成”一個IP。從小到大,從簡陋到完善,每一次出場都帶來驚喜,同時在規模與影響力越來越大,陪伴品牌一起成長。


      所以好IP,一開始先驗證邏輯能否成立。營銷IP創立的初心一定是解決問題,以解決方案驅動,不要在乎是否華麗。


      驗證營銷IP能否成功,要先驗證邏輯是否成立。


      這也很像產品思維,一個產品上線后不給流量資源,先看自然增長,初期自然增長很順利,后期才會給到資源助推,使其快速爆發。我覺得這個邏輯也可以驗證營銷IP。


      營銷IP如果做到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知名度足夠高,形象足夠完善,還要如何生長?


      一是社會大環境的變化,這一年的社會情緒,與IP方向相關的社會趨勢。


      二是品牌階段性目標,品牌也有生長周期,也有短期目標。這一年品牌的發力點是什么,營銷IP也要兼顧品牌短期目標。


      我總結為:在重復中持續迭代升級,持續生長。


      接下來談談案例,一個IP的自我迭代與生長歷程。


      99公益日,公益共同體


      又是一年騰訊公益99公益日,今年的規模更大,參與的人數更多。


      去年我寫過99公益日的公益創新,改變了公益營銷的傳播調性,不再是賣慘式的,更酷更輕松,更加商業化組織化的公益,今年仍然如此。


      今年再談99公益日,我想從營銷策略與IP策略層面,理性客觀的談談,這個IP如何生長迭代。


      從公益行動升級,到傳播策略升級,以及未來展望三個層面談談。


      公益行動升級,更低門檻


      我始終認為,做公益的核心是行動創造改變。


      99公益日從2015年開始做,一開始也是比較基礎的項目,核心就是將騰訊公益推向前臺,提升騰訊公益的影響力及捐助金額。自開始做以來,每年的捐助金額都破紀錄,這是最本質的生命力。


      2019年開始確定下“一塊做好事”以及“小紅花”形象。倡導用“一塊錢”一起做好事,只需捐助一塊錢,就可以參與捐助,極大降低了參與門檻。


      今年2021年的99公益日,再次對公益行動升級,提出更低門檻做公益,不止可以捐款,還可以捐步數,捐時間等行為公益,讓更多人一起行動,參與公益。


      通過走路或答題的方式,獲得小紅花,從而獲得企業的配捐,同時小紅花還可以兌換公益周邊禮品,作為公益行動的見證。


      更大的升級是活動周期上,從之前的3天擴展到10天,分為1-6號的主題日,比如共同富裕、教育助學、生命救助等6大主題日。7-9號為行動日,10號設置為感恩日。


      更低的門檻,更長周期更廣泛的行動,創造全民公益生態。


      傳播策略升級,創意共創


      從行動策略上可以看出,大方向是召集更多人參與公益。


      在傳播策略上,今年則更加開放,《一塊做好事》主題曲是去年發布,今年找來國民組合鳳凰傳奇重新演繹。



      在翻唱中曾毅與玲花的歌詞量相當,一反過去曾毅歌詞少的情況,成為傳播亮點,被網友推上熱搜話題。


      今年這一想法,在我看來更像是“公益下沉”,到更廣闊的民間,召集更多大眾參與公益,甚至不止被傳唱,還可以一起跳起來。


      同時還有其他基于這首歌的共創,比如跨界河南博物院,以古樂的方式演奏《一塊做好事》;另外跨界中央民族樂團,以樂團合唱的方式,更加高雅的共創。另外還有更多的網友二創,比如嗩吶版、元氣少女版等。


      我覺得是更開放,開放的背后也是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哪怕只是參與傳播。


      “聯萌”升級,塑造公益共同體


      “品牌IP聯萌”也是固定動作,聯合各大品牌IP,助力公益傳播。今年已經形成了一個橫跨互聯網 、文博、快消、3C多個行業的多元化公益共同體。


      不僅包含騰訊系的各種IP形象,也有快手等互聯網品牌,奧利奧、海爾兄弟等傳統快消,千年IP敦煌首次加入,中央民族樂團、河南博物院等不同主體參與。


      同時提出符合公益共同體的定位,讓全民大眾力所能及的做公益,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進程中,共同努力。


      以上,是我今年看到的99公益日升級,更加全民化,社會化,成為中國公益領域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總結一下


      大創意,作為品牌解決方案存在。


      作為解決方案,現在最接近大創意定義的,則是品牌營銷IP。今天談的策略是,營銷IP如何創造與生長。


      核心就一條,成為有生命力的大創意。


      很多人理解的營銷IP,是將一件事情重復做,可以不斷加深記憶形成品牌資產。這只理解對了一半,從用戶端的體感來說,不斷重復會帶來審美疲勞,關注度越來越低,最終做不下去。


      所以持續生長迭代,是營銷IP長期做下去的必要條件。


      今天談99公益日,但不談公益多值得尊敬與高尚,公益的組織化與可持續解決問題更重要。所以我們理性客觀的,從營銷IP的視角理解99公益日。


      即便與所有成熟的商業IP對比,99公益日仍然很值得借鑒思考。


      首先驗證邏輯:2015年開始,作為騰訊公益募捐平臺的營銷活動。一開始影響力并不大,也沒有完善的IP視覺與固定主題,看大眾是否有興趣,看IP是否是生命力。


      然后不斷完善:募捐金額不斷破紀錄,騰訊公益的配捐不斷加碼。2019年提出“一塊做好事”主題,2020年創作《一塊做好事》主題曲,并創造“小紅花”作為IP符號。


      今年的99公益日繼續完善,在行動力上,設置低門檻,萬物皆可捐的行動。


      在產品端,將99公益日的小紅花符號,沉淀為產品化獎勵機制。在傳播上跨界鳳凰傳奇創作《一塊做好事》主題曲,更加平民大眾化。


      持續生長迭代:未來愿景是創造全民化的公益共同體,為實現共同富裕助力。


      越來越多的協作方加入,包括數億參與的大眾用戶,動員10萬騰訊員工,超過一萬家企業參與,最重要的是近萬家公益組織的參與。


      從案例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個IP的生長過程,從開始到現在,再到未來的展望,愈加旺盛的生命力,成為品牌長期解決方案,


      換到任何商業品牌中同理,要做長期可以做,值得做的營銷IP,成為最重要的品牌資產。


      讓大創意,持續生長。


      以上。


      點贊(75)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