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 Reddit 上看到一個帖子,還覺得蠻有意思的。
帖子大意是說,他在運營一個網頁設計相關的網站,這個網站的 Local SEO 做得比較好,很多關鍵詞都基本在谷歌搜索的首頁上。
但是因為本地市場比較小,所以他想能不能在谷歌搜索上有點什么突破。因為現在的排名關鍵詞,基本都是“region + web design”、“immediate city + web design”,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是不是可以將這個 city 換成其他的城市,做更多長尾關鍵詞的排名。
這不就是典型的 程序化 SEO(Programmatic SEO)嘛,通過將某一個固定關鍵詞,與其他一些列詞組進行搭配,從而生成更多的長尾關鍵詞。
上面案例中,這個固定關鍵詞就是 web design,術語也就是 head term。而那一系列詞組自然就是城市名稱,或者地區名稱了,術語稱之為 modifier。
運營邏輯肯定是沒什么太大的問題,畢竟已經有很多這樣的案例了。可以的話,直接將所有的城市名稱(或者地區名稱)收集起來,然后統一去生成相應的落地頁。
但這個過程中存在幾個不確定的問題,也就是生成的內容是否合格,以及內容是否與搜索意圖相互匹配。
按照用戶一般的搜索習慣,要想去找一個 web design 服務,基本都是直接輸入這樣的種子詞進行搜索。畢竟谷歌會根據用戶的一些自然信息(比如搜索歷史記錄、IP 地址等維度的用戶畫像),向用戶推薦針對性非常高的內容。
所以前期對詞的調研就顯得非常有必要,比較好的做法就是關鍵詞組裝完后,再系統得去檢查一遍搜索量。前期先針對性去做那些競爭度比較低的,且有搜索需求的關鍵詞。
至于內容這塊,處理起來也比較麻煩。因為這個案例打算做的是 Local SEO,既然如此,那快速生成出來的內容,大概率不符合谷歌的要求。
因為我們一般通過程序化 SEO 方式,去做“xxx web design”這種類型的關鍵詞,基本都是做列表式內容。也就是將這個城市(或者區域)內比較可以的服務商列舉出來,類似于列表式文章的模式。
比如“new york web designer”這個關鍵詞,一般的做法是做個落地頁模版,收集一批本地的 web designer 服務商,然后再頁面上將他們的信息列舉出來。這些信息基本包含名稱、介紹、服務項目,等等(取決于數據源)。
所以從這個維度出發,生產出來的內容與搜索意圖能不能匹配得上就非常關鍵。而這些信息則需要到實際生產環境下去測試,看看最終的數據反饋了。
其實這種程序化 SEO 的邏輯在很多網站上都能看得到,應用得非常普遍。且這種邏輯我們也可以應用到自己站點的內容生產上,比如對比型的內容、評測型的內容,或者剛剛提及的列表式內容。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