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提到?Google SEO,就一定離不開排名因素這個話題。 行業廣為流傳的觀點是 Google 設定了 200 個以上排名因素作為算法排名的參考依據。 只是,我們真的需要全部掌握這么多的因素才能做好 SEO 嗎?也許你更希望得到一份濃縮整合過的指南,快速找到重點。 那么這篇文章就是幫助你從零開始系統地了解谷歌會重視的排名因素,避免被大量的資訊混淆,越看越蒙圈。 而已經有一定谷歌 SEO 經驗的朋友,也可以當作是一份 checklist,重新回顧這些基礎的知識。 就是他整合了 200 + Google Ranking Factors, 搞 SEO 的肯定要記住他! 先明確講解一下 SEO 的概念。 SEO 是英文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的縮寫,中文直譯過來即搜索引擎優化。 當你有意圖地使用搜索引擎,輸入關鍵詞后,搜索引擎能夠快速地提供一些相關的資訊。但為什么有的網站能夠排在第一頁?為什么搜索引擎會把這個頁面放在第一位展示?這背后就涉及到 SEO 存在的必要了…… 本質上,SEO 就是按照搜索引擎列出的規則,把自己的網站變成搜索引擎喜歡的樣子,最后,能夠在用戶搜索關鍵詞的時候,站內相關的頁面能夠恰如其分地出現在前面的位置,獲得好的排名,帶來機會和商業利益。更重要的是,自然搜索渠道吸引過來的流量,是免費的! 有時也會覺得解釋自己的崗位職責 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我也不多繞圈子了,開始講解正題。 p.s. 這篇文章在落筆撰寫前,參考了很多的資料(這些資料也會放在文末分享給大家),主要是從【網站內容】(也可以理解為 On-Page 層面),【外鏈獲取】(可以理解為 Off-Page 層面),以及【技術 SEO】(Technical SEO)?三個維度去整合那些重要、Google 官方證實認可、或經過實踐認為有用的因素。文字可能會有點多,但會盡可能簡單、清晰地去敘述。 想要網站能夠有排名,首先還是得先“建一個頁面”。網頁上的內容固然是重點,只是可以先關注前 4 個 On-Page SEO 相關的因素,不僅因為它們算是能夠快速幫助 Google 的爬蟲 bot 理解頁面的主題,而且,相比起馬上寫好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優化這幾個排名因素會更好操作一些。 起一個“吸引人的標題”。好的標題能夠幫助你的網頁在搜索結果頁中脫穎而出,并能刺激用戶的點擊意愿。 而在優化這一排名因素時,需把握這兩個原則。 ??關鍵詞盡早出現在標題中 ??避免標題過長,沒有重點 通常這一元素也會和 Meta Description 放在一起優化,因為這兩部分內容都會被 Google 抓取,展示在搜索結果頁中。標題能夠完整顯示,并且,它和 Description 能夠體現一定的整體性,便能加深用戶的印象,吸引用戶到訪網站。 保持清晰、簡單的 URL 結構。URL 能夠幫助搜索引擎爬取、理解網頁內容。新建頁面時,有這幾條建議: ??使用靜態 URL,并且以小寫英文單詞命名 ??避免出現數字、參數、或者其它語言 ??層級控制最好不超過 5 層,盡可能靠近主域名,簡短 ??出現關鍵詞,突顯頁面主題 另外,要留意網頁的 HTTP 響應狀態碼。301 重定向鏈接及 404 死鏈可能會影響到網站加載的速度,以及頁面的收錄和爬取。 文章需要有一個條理清晰的大綱,而將這個框架呈現到 HTML 頁面中,則需要用到 Header 標簽。 可以將文章的內容逐層切分,并布局相關的關鍵詞,這樣既能夠幫助搜索引擎更好地理解網頁的內容,也能夠讓讀者快速把握文章的脈絡,某種程度上是提升了用戶的體驗。 關鍵詞的布局也是可以講究的。除了前面提到的要在重要、靠前的位置出現關鍵詞之外,目前專家們更推崇的做法是圍繞關鍵詞撰寫用戶真正關心的內容。 另外,則是做好關鍵詞調研的工作。可以研究 SERP 同時參與排名的競爭對手頁面,了解頁面積累的關鍵詞數據,整合有價值的話題撰寫到自己的文章里。 更重要的是,不要刻意地追求關鍵詞密度,避免機械地堆砌關鍵詞到文章里,忽視了用戶的閱讀體驗及本身的搜索意圖。 雖然到了第 5 點才開始講內容的質量,但想要網站獲得好的排名,內容層面的優化,絕對 SEO 優化這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即便是較為小眾的自然搜索渠道,優質的內容也依然重要。 只不過,這里內容的范疇,則變得更為廣泛。 可以理解為:只要發布到網站上的內容文案,都可以算是網站的內容。于是便包含了不同的頁面類型:首頁、產品頁、文章頁、文章分類頁、About Page、FAQ 頁,等等等等。 無論是什么類型的網站內容,都可以去維護和優化布局。 只是,谷歌會怎么去定義“高質量”的內容呢?畢竟我們始終沒有一份羅列了所有 Google 排名因素的官方指南,如果只是憑感覺去撰寫內容,似乎又太過玄學。不過,也許可以從其它條條框框中找到一些方向。 在 Google 官方發布的?Search Quality Evaluator Guideline?中,提到好的網頁內容會具備這五個特點: ??完整度高且具備一定深度 (In-depth) ??用戶友好 (User-friendly) ??獨特/原創,不抄襲 (Unique) ??專業,權威,可信 (Authoritative and trustworthy) ??符合用戶的搜索意圖 (Aligned with user search intent) 前面 4 點都比較好通過字面意思去理解,唯獨理解用戶的搜索意圖這一點需要單獨提出來強調。 主要是因為用戶搜索時使用的詞條可能有多重含義。 而為了能夠幫助用戶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Google 會不斷迭代算法,從句法和語義上充分理解用戶尋找哪方面的信息。 于是,在執行 SEO 策略的層面,則是回歸到如何給用戶呈現有價值、幫助的信息。那么也不難理解,提升內容的相關度,也會是一項重點。舉個極端的例子,用戶搜的是 “Switch 游戲下載”,如果你的頁面一直講的是“Switch 價格”,那對用戶而言就不是 ta 所關心的話題,頁面也自然沒法在這個關鍵詞的 SERP 競爭到好的排名。 只能說明搜索這個詞的用戶會喜歡 Switch ??從字面意義上去拆解關鍵詞,圍繞一個主題去呈現真正關心信息。(這時需要對整合好的關鍵詞進行分類:獲取資訊的意圖、選購意圖、搜尋特定事物的意圖。) ??調研相關 SERP 的樣式、排名的頁面類型及撰寫的角度,創作便于用戶理解,呈現效果能夠貼合 Google 展示的效果。 有關 SEO 內容、文案的話題,可以討論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文章篇幅有限,就先講到這里。 簡單總結:內容相關度高、質量高、新鮮度高,越容易排得好。 一個健康的網站,頁面不應該是孤立的,而需要將頁面逐個聯系起來。可以從這 4 個角度去考量內鏈搭建的必要性: ??bot 爬取 ??用戶體驗及信息架構 ??內容相關度 ??外鏈建設 好不容易我們讓用戶找到了自己的網站,當然并不希望 ta 太快就離開。于是,將相關的文章通過內鏈聯系起來,便能有目的地引導用戶瀏覽我們希望 ta 看到的頁面,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降低文章的跳出率,延長用戶的停留時間。(獲得比較好看的數據 從網站的層面,內鏈的布局也會影響到搜索引擎爬取和理解網站的內容,bot 可以順著內鏈布局的路線逐步找到話題下相關的頁面,帶動網站各個頁面傳遞權重。 ??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展示有關聯的頁面。 ??重要的頁面多在站內合適的位置展示。 ALT Text 屬于描述 HTML 圖片的屬性,填寫 ALT 標簽除了能夠幫助搜索引擎快速理解圖片的內容,也可以在圖片無法加載時,直接呈現所填寫的描述文本。 ??使用簡潔、描述性的語言 ??可以把關鍵詞填寫到 ALT Text 里,只是不要為了堆砌而過度優化 外部鏈接之所以會是 SEO 排名提升的重要一環,是因為獲取外鏈本質上是解決“如何擴大網站影響力”的問題。 而在 backlinko 的文章里,Brian Dean 則列舉了這 9 個外鏈建設需要關注的要點: ??外鏈域名歷史 ??域名多樣性(.gov .edu 站點) ??頁面累積的外鏈數量 ??錨文本表達多樣(用于判斷 source 是否可疑,是不是作弊) ??外鏈的內容與本站內容的相關度 ??外鏈頁面本身的權重 (URL rating 和 Domain Authority) ??是否為同行 / 競爭對手推薦指向 ??是否為 SERP 上與本站排名鄰近的頁面 ??指向鏈接布局 可以肯定的是,獲取外鏈能夠幫助我們增長流量,也可以提升網站的權重。但如果是出于提升網站在 Google 的排名的目的,就更需要把握以下兩個要點。 雖然我們會希望網站能夠獲取足夠多的外鏈,但數量多并不意味著排名就一定會高。 關鍵是要看鏈接和自己的網站有沒有關聯。舉個例子,賣建材的網站,突然出現了嬰兒用品推薦,就可以說毫不相干,這樣的外鏈對提升排名并沒有什么幫助。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也不大可能信任這樣的推薦,甚至能一眼就辨別出來是廣告。只有內容相關度高的站點,這樣的外鏈才更值得投入精力獲取。 高質量的外鏈,往往也會具備一定的權威度。 雖然外鏈推廣的意義是宣傳曝光,希望有更多的用戶認識到自己的網站,但我們更希望到訪網站的流量是有效的流量。如果把網站放到評價不好的垃圾站點,比如色情、賭博網站,不僅對排名提升毫無幫助,甚至還有可能起到降低排名的反效果。 于是,簡單總結,外鏈的獲取,多多少少都和網站自身的內容質量息息相關,按照行業前沿的觀點,或者至少在 Google SEO 這一細分領域,盡可能吸引其他站長鏈接,效益才會更長遠。 戳一下? 外鏈求質不求量 關注技術 SEO 相關的因素,更像是解決“頁面上線后,能不能長久、穩定地給用戶提供價值”。以下這 個排名因素,均為 Google 證實過會對網站排名有影響。 網站安全性是 Google 非常重視的一項指標。2014 年谷歌就把 HTTPS 列為衡量排名的因素了。 所以,如果發現網站的 SSL 認證和安裝有問題,及時聯系服務器的供應商。另外,如果是原本就有 HTTP 網址的情況下,在裝 SSL 和 TLC 協議前,需要將網站做 301 重定向,并提交新的 Sitemap 給 Google。 從 2021 年開始,Google 便將移動端網站列入索引,意味著網站內容的移動端會優先列入索引。 這個舉措其實也是和大家越來越依賴智能手機的現象密切相關。 想要優化這項排名因素,你也可以在 GSC Mobile Usability 板塊了解自己的網站移動端友好情況。 (圖源:Ahrefs) 不用懷疑,網頁加載速度絕對是一個重要的 Google 排名因素。網站慢,直接會影響到用戶的瀏覽意愿。而在 2018 年,網頁速度也被列入為移動搜索排名的一項因素。
但評價速度的快慢,不是僅憑感覺,官方也有提供測試網站架構的 PSI 測速工具 (Page Speed Insights)。 輸入網址便得知網站速度的分數,0 - 49 為不及格,顯示為紅色,黃色屬于中等分數,而綠色屬于極佳分數。網站速度的分數需要達到黃色,也就是 50 - 89 的區間,才會利于 SEO 排名。 網站速度變慢,很可能還是和網頁里堆砌太多東西有關。可以從這幾個方向改善。 ??壓縮圖片 ??減少使用多余的動畫效果 ??檢查過大、沒太大用處的 JavaScript 腳本 ??改善網站結構 ??減少使用不必要的第三方追蹤碼 ??檢查網站使用的字體包是否過大 ??使用性能好的主機 和上面提到的網站速度密切相關,Google 在 2020 年引入了 Core Web Vitals 作為排名因素,意在評判網站的用戶體驗。而 Core Web Vitals (中文為:核心網頁指標),是一組和速度、響應、和視覺穩定相關的指標。 分為:LCP (Largest Contentful Paint), FID (First Input Delay), 以及 CLS (Cumlative Layout Shift) 可以理解為:網站最大塊的元素完整呈現所需用時,用戶與頁面元素首次交互的響應延遲時間,以及頁面可點擊元素因為加載速度過慢導致出現位移的情形。 而前面提到的 Goolge 官方的 PSI 測速工具也可以提供到改善的建議,優化表現不好的指標,也能對網站的排名提升產生直接、明顯的效果。 看到這,最重要的 Google 排名因素可以說是介紹完畢了。 回到我們最初提到的,研究這些排名因素,始終是為了獲得更高的排名。踐行 SEO,也是為了向 Google 傳遞這么一個信息:“我們網站很好!值得給多點曝光的機會!” 雖然有些排名因素并未列入這篇文章中,但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忽視它,畢竟評判的依據可以有 200 +,甚至可以有 1,000 + … 可以理解為有些細節完善了,能夠產生直接的效果;有些細節調整后,不一定會屬于 Google 認定的提升排名的因素,但能夠間接產生效益。 好比我們知道了在內容質量上,Google 會關注內容是否具備“用戶友好”的特點,但是并沒有告訴我們具體的做法。我們依然可以將這樣的信息理解為:要怎么呈現自己的內容,才能幫助用戶高效地獲取 ta 想知道的信息? 于是:我們可能會調整網頁的排版,讓內容變得易于閱讀,或者設置翻譯工具,幫助用戶理解我們寫的內容,等等等等…... 戳一下? 這些調整也許沒有列入 Google 排名因素考量的范疇,終歸還是以“給用戶提供價值”為出發點,去踐行,則不能簡單地論斷 “有沒有用”。(這也是讓 SEO 變得玄學,甚至勸退不少人……) 當然啦,行業也會有許多有毅力的專家,逐一去查證這些廣為流傳的排名因素,到底是屬于值得繼續深耕的“明路”,還是屬于無需糾結的細枝末節。 比如 Search Engine Jounal 今年更新整合的指南:Ranking Factors: Fact Or Fiction?
從 5 個維度去衡量某項指標,是否屬于 Google 給網站排名的依據。 ??Definitely Not ??Not Anymore ??Unlikely ??Possibly ??Probably ??Confirmed
每個指標都有一個直觀的圖。立個 Flag,點贊能夠超過 30 ,就把里面列到的因素重新做成表? 但也許你會困惑,現在用戶有這么多的渠道去獲取信息,網上沖浪的旅途中又有這么多分散用戶注意力的元素,真的還有必要投入精力去做 SEO 優化嗎?不妨看看國外行業前沿的專家整理的一些數據,來一劑定心針。 就在本月(8月4日),行業比較權威的資訊站 Search Engine Journal 就發布了這么一篇文章:Is?SEO?Dead? A Fresh Look At The Age-Old Search Industry Question (國外的人也會不時懷疑,也會有人傳播 “SEO 已死” 的論斷) 文章列舉了這幾個觀點: ??53% 的網站流量來源于自然搜索渠道 ??Google 排名第一的結果,移動端平均點擊率為 26.9%,桌面端平均點擊率可達32% ??在全球搜索引擎市場份額情況中, Google 所占據的市場份額可高達 91.75%
看起來,Google 依然是一條好的賽道…… 也因為 Google 會不時更新算法,所以理論上,不論網站的規模是大是小,只要能夠得到 Google 的青睞,都有機會在算法更新中突出重圍。 于是,排名掉了頭發也會跟著掉 最后,也許我們更需要有這樣一個認識,即 SEO 是一項整體性的工作,需要我們不斷實踐,給用戶提供良好的體驗以及有價值的內容。 如果能夠正確地根據文章中所提到的要點,制定相應的 SEO 排名優化策略,將每個環節都逐一完善,相信到最后,你的網站排名肯定不會太差,也有機會獲取更有價值的流量。 https://backlinko.com/google-ranking-factors https://ahrefs.com/blog/google-ranking-factors/ https://www.searchenginejournal.com/ranking-factors/top-ranking-factors/ https://www.searchenginejournal.com/on-site-seo-factors/295357/ https://www.searchenginejournal.com/death-organic-search-know/189625/1.標題 (Title Tag)
2.URL 結構
3.Header 標簽
4.關鍵詞
5.內容質量
6.文章內鏈
7.ALT Text
外鏈獲取相關的排名因素
8.外鏈相關度
9.外鏈權威性
技術 SEO 相關的排名因素
10.HTTPS安全協議
11.移動端友好(Mobile Friendliness)
12.網站速度
13.Core Web Vitals
其它想說的……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