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正好和ASA的小姐姐咨詢了一下,我問他們如果同時開了兩個ASA的代理賬戶,會不會有賬戶之間的競爭問題。

      最后溝通下來,得到的結論是影響ASA賬戶之間的競爭主要有幾方面:國家定位,關鍵詞,競價,投放時間長短,賬戶的整體體量和表現。

      如果代理之間的關鍵詞或者國家定位不同,能避免互相競爭導致的抬高成本。但如果都是一樣的,就會有明顯的單價被抬高的情況出現,具體多明顯看產品自身屬性和體量大小了。

      在關鍵詞差不多的情況下,如果一家投放,有100個量;關鍵詞差不多的情況下,兩家投放的話,總量還是100個左右,只是會偏向于其中一家,另一家基本沒啥量,偏向的一家通常是出價有優勢或者賬戶長期表現較好的代理。

      其實除了ASA賬戶之外,類比到其他廣告平臺競爭的情況下,其實造成內部競爭的底層邏輯是一樣的,無非是區域定位,素材(關鍵詞),競價(包括預算和出價),投放時間長短,和賬戶本身的表現。

      投放時間的長短和賬戶整體表現,都是比較長期且客觀的因素。比如說同一個賬戶甚至同一個系列下,谷歌會優先展示老的優秀素材;比如說FB會有DSL評分。這兩個因素,其實也是日常中慢慢累積出來的,所謂的養賬戶就是這個意思。

      賬戶投的更久更大,表現更好,當然能優先獲得更多流量,這也是需要靠優化師去逐步去調節賬戶,使之往有利的方向走,才算是有意義的;也有一些人非常擔心賬戶整體表現會影響數據,實際上如果賬戶一直越來越好或者完全是新賬戶的話,基本不需要有這個困擾,賬戶之間的表現差異更多的是受到長期數據表現的影響,如果素材和數據優化有實力,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除了兩個因素之外的,對于優化師來說,我們在賬戶中能短期調節生效的,就是區域定位,素材和預算出價。這幾個因素其實也是廣告投放的關鍵因素,想要避免競爭,無非是不投放一樣的區域,不投放一樣的素材,出價和預算進行差異化的測試。

      當然,如果一個產品區域,預算和出價都已經確定的話,能避免競爭的,只有素材了。就像ASA中的關鍵詞,誰找的越精準,越吸引用戶,誰能獲得更好的流量;一個產品的精準品牌關鍵詞是有限的,但產品素材是可以一直找新的,和競品詞通用詞一樣可以不斷更新。

      所以在條件一樣的情況下,兩個賬戶同時開始投放,出價和預算都一樣的,誰對素材把握好,賬戶數據維護的好,誰能獲得更多流量。

      這種時候,不能說是兩個賬戶的表現評分在互相競爭了,畢竟都是從新賬戶養起來的,而是兩撥素材在競爭-----如果A賬戶在B賬戶后面投放,但是B賬戶反而表現比較好,后起之秀,A賬戶變差了,哪怕區域一樣也不見得就是A被B搶去了量級,按理說A投的更久更有流量優勢,這時候需要重點看看素材情況,同時也要考慮從預算出價和市場環境來觀察整體情況了。

      當然谷歌官方也有反復提到說,不建議建多個2.5,3.0也建議只建一個,個人一直覺得這個建議和賬戶之間的競爭關系不大,而是出于廣告系列的學習機制和學習樣本考慮的。畢竟高精準的流量有限,為了集中學習數據,放在一起當然是更好的。不過個人測試下來,2.5即使同一個事件,控制在一個賬戶同一事件同一定位設置下不超過2個,也基本沒有什么相互競爭一說,甚至投的足夠大,學習樣本足夠多,多建幾個進行優勝略汰也沒什么不行的。3.0據說會占用一部分2.5的流量池,且學習要求更加苛刻,初期肯定是一個集中的好,后面大產品投的足夠大預算夠多,且3.0的效果明顯,谷歌的學習更加成熟以后,未嘗不可以嘗試多建去提高測試范圍。相信谷歌的廣告系統也是一個在不斷更新和學習的系統,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階段去適應不用的產品,并去不斷靠近這個產品的學習邏輯。

      畢竟所謂的內部競爭是左手和右手對比,但是市場上有成千上萬的產品在競爭流量,也有大把的流量,老賬戶獲取不到不見得是所謂內部競爭的影響,更多的是賬戶本身競爭不過,沒有及時更新來面對市場的變化。

      所以個人看法來說,覺得那些擔心多個賬戶多個優化師會造成內部競爭的大可不必,賬戶長期表現好不好,其實就是你的素材表現好不好,賬戶管理的好不好。市場競爭那么大,內部競爭真的沒有想的那么重。



      一直覺得市場變化如股市波動,誰也不知道明天的市場變化是什么,優化師就需要從數據變化中及時調節變量,去獲取更有利的數據,內卷不算卷,頂多算良性競爭,大市場環境卷才是真的卷。




      點贊(10)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