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經常更新投放經驗教訓,公眾號回復“微信群”一起加群討論投放技巧,目前12個500人的優化師交流微信群+多個垂直行業交流群。 快速記錄一下近期投放小貸遇到的一些困難,第一個難點:擴量 手上有一些朋友在投的產品,在擴量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坑:茍著跑,數據還ok,只要加量成本沖上去不說,還有比較大概率加上去的量后續還款數據一團糟。 目前這個現象在成熟市場出現的頻率還挺大,墨西哥+其他拉美,尼日都有產品遇到了同樣問題。 這類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征,CPI特別高,同時風控通過率看似正常,就只是單純的CPI高。 分析原因: 1,風控嚴格,用戶越學越窄。 2,包裝不給力。 3,口碑。 第一:風控 廣告投放的時候根據風控給出來反饋的轉化數據,再學習相似,如果風控給的通過人群從一開始就是非常精準+窄的人群方向,系統會沿著這個窄的方向繼續學習,慢慢學到了一個正確,但是比較窄的人群方向,但是站在風控角度,可能會覺得“咦,轉化率不錯,貸后表現良好,模型沒問題,這把穩了!”,然而實際上并不一定是風控模型多優秀,只是從一開始就給找準了人群,但是當廣告增加預算,擴量之后,系統會跑過來一些新的人群(增加預算,廣告就會加快擴人群,在之前瓶頸的基礎上會學到更多新特征人群),這時候風控對這部分人的“認知不足”,導致通過人群不準,進而貸后數據比好,翻車。 第二:包裝 GP包裝+產品icon+起名字不夠有吸引力,導致愿意下載的人群不多。 小貸和其他產品不同(比如游戲),小貸產品是客戶強需求產品,都快沒飯吃了的時候不會嫌棄你產品icon好看不好看,愿意借錢給我就ok,但是并不是所有用戶都會有那么“緊迫”,我們的用戶里面總有一部分膽小的,在你產品包裝部好看的時候會想著你特么是不是“不正規”。我還是借另一家的去吧。 這里除了借錢,在還錢環節也都會有影響,“你長的這么難看,一看就不正規,算求了,我先還那家看起來是大公司的把,回頭找上門催債了”。 第三:口碑 口碑大家一般都很差,清一色罵街,借不到的在罵,借到了的在罵利息高,黑心。 這里說口碑是大家的商店評分+FB廣告評論,一堆罵街的只會讓“老實人”害怕,現在小貸大多數都是靠欺負“老實人”來盈利,多頭的高手早就是擼貸熟手,知道不還錢你也沒轍,甚至能和催收人員對噴的有來有回。 只有“老實人”,不知道行情不小心借到錢了,還特別膽小,兩句嚇唬嚇唬就老老實實還錢了,但是這些“老實人”他們會認真的去看評論。罵的多了老實人跑了留下的就是擼口子的人,知道這么多人罵反而明確知道你肯定“不正規”,就來擼口子。 解決方案: 1,風控,我真不會,投放上可操作的東西真不多,但是最近剛好有個風控大佬聊的多了愿意指導一下我,也愿意在行業里面去認識點老板,如果大家有需求,我可引薦。 2,包裝,坦白說就不斷迭代,往逼格高的方向做,也要考慮下沉用戶容易懂。 更粗暴的方案就是多包,有時候真的是緣分,搞不懂有的包就是效果好,可能真就是包裝決定人群,人群決定貸后。 3,口碑,在可操作空間內盡量讓“老實人”看到的都是正向的消息,這個就是頻控+刷評分之類,真人,這個暫時我還沒解決,但是再過2個月我肯定能解決了(如果沒解決,我再說一次2個月),目前的解決方案是想辦法是先真人去刷GP,還有FB post下的評論帶節奏,自己發上去的廣告維護起來。 以上,對只有單包或者包少必須死磕的可參考。 當然還有另一種:一個包不行,就10個包。賭運氣好! 出海流量玄學研究中心,不定期分享信息流廣告優化師投放技巧,主要內容為海外facebook,google,TikTok ads廣告投放技巧分享,歡迎大家關注,分享內容,也歡迎大家分享更多關于游戲出海,跨境電商廣告投放技巧。 請加知識星球一起討論投放技巧,如有疑問可在星球向我提問 長按圖片加知識星球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