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我是C姐。
今天是農歷臘月26,不知道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有沒有回老家準備過年了呢?C姐已經回湖北一周多時間了。
今天跟大家聊聊品牌。順便送大家幾條建議。希望有幫助。
什么是品牌?
品牌是由消費者在使用中所體驗的感受積累而成,這些內在的感受就是那個品牌本身。
品牌的本質是消費者內心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內在的感受。
今天聊聊品牌出海,從0到1需要注意什么,常見的誤區
從0到1是最難的也是最至暗的階段。
很多人堅持不下來,中途放棄。也有很多人壓根沒有信心做品牌。所以在這一步就篩掉了90%的人。
做品牌做精品做私域是未來的方向,也就剩下為數不多的10%的老板會去做了。
但是做的過程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01 ?種子用戶很關鍵
從0到1的關鍵不是粉絲數據門面,而是踏踏實實做內容,真真切切吸引種子用戶
這句話什么意思呢?
很多人做品牌出海,首先在第三方平臺賣貨,比如亞馬遜速賣通這些,然后弄一個DTC獨立站,并且也布局B2B代理分銷商。
這個沒有錯,先賣起來。
大部分有品牌意識的老板同時也會布局海外營銷渠道,包括海外各SNS平臺品牌官方賬號。
畢竟社交媒體可以跟消費者建立情感鏈接,縮短中小品牌跟大牌的差距,也是初期塑造品牌認知的捷徑。
這個確實是重要的一步,很多人知道要做。
但是為什么做不好?
這里面有個關鍵點:大部分是急于求成,而且好面子。
覺得把品牌的SNS平臺比如 Facebook,Instagram,tiktok這些粉絲數弄大,就是看起來很好看,
就覺得很有品牌力了。
于是很多人通過買粉,互粉,各種水軍來粉,各種廣告買買買完成了第一波粉絲基數。
可是這樣真的對嗎?
要知道第一波粉絲是種子用戶,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第一波粉絲是僵尸粉,又不是潛在用戶,只是通過一些非正常的快速獲取手段弄的粉絲量,
那只是一個數字。不會對你的內容產生互動也不會對你的自然流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原因是什么?看下面這個聊天截圖,以tiktok品牌官方號為例:
其他平臺比如Instagram等也很類似。
我還聽到有人說:先通過快速的手段把粉絲量撐起來 ?有個好看的門面方便各種對外合作。
快速非正常手段獲取的粉絲,幾乎大部分不會有任何互動。
如果不好好做官方主頁內容,又沒有互動,粉絲數越大其實傷害越大。
因為一萬粉卻沒互動,還不如沒有粉絲沒互動,更顯得真實。
紅人和粉絲以及用戶也會看互動來判斷你的粉絲真實性的。
C姐還是提倡內容驅動,用內容吸引真實粉絲,在內容的基礎上可以聯動網紅做互推。
如果別人是因為你的內容過來的,那么大概率粘度和互動都很大的。
不過這條路相對慢一些,艱辛一點,很多人熬不住。
所以說內容營銷,不管是圖文還是短視頻,長視頻,在品牌出海這條路上,都是很稀缺的。
這個能力是非常值錢的。
02 ?產品差異化帶來品牌高溢價
微創新,可以是外觀,也可以是功能,千萬不要千篇一律的貼牌了,遠離低劣廉價標簽,遠離千篇一律的造型,遠離跟競品一模一樣的產品。
可以往高品味,快時尚,科技感,未來感等方向做突破。
功能創新往往很難,外觀創新可以打造品牌視覺錘。
什么是品牌視覺錘?以下是智庫百科的解釋:
并非所有的品牌都擁有視覺錘,但是如果你的品牌擁有一個視覺錘,那么你的品牌將更容易成長為強勢品牌。
視覺錘是品牌在顧客心智中占據的一個獨特的視覺概念。
用于幫助品牌建立視覺競爭優勢。
其實C姐認為品牌視覺錘不僅僅指的是LOGO設計,品牌色,也可以體現在產品視覺上,如果能在產品視覺上做創新也是很不錯的,畢竟好看的東西不分國界。
當然這一切都基于你的用戶調研,品牌定位,才能做出來有差異化的產品。
由此衍生出一個獨特的品牌記憶和護城河。
03 品牌營銷站外渠道那么多,冷啟動的時候要有所側重和選擇
在C姐VIP社群有個小伙伴問:
想問下大家亞馬遜站外推廣主要聚焦什么渠道?還是全渠道,不側重?
我當時的回答:
看品牌產品屬性,是適合長視頻和圖文還是適合短視頻。
其實最終都是要全渠道做,只是說你冷啟動的時候需要有一個側重。
如果是高客單價技術含量較高 ?建議優先選擇媒體和長YouTube博主;如果客單價不高又具有社交屬性,并且在功能使用上較為簡單,則建議從短視頻渠道切入 (shorts,reels,tk)。
但是這個側重是沒統一標準答案的,要分析這個品牌的調性以及產品的 屬性。
也就是做定位,當然這個側重只是從整體上來建議,并不是說高客單價的就不能做短視頻營銷,如果有精力初期 應該要多渠道探索,很快就知道你的產品最適合哪個平臺,然后先 focus那個合適的平臺,其他平臺做輔助。
這個是從SNS平臺和網紅營銷平臺的角度給的建議。但是站外推廣渠道遠遠不止這2個板塊,只是這兩個板塊我是覺得你如果是做亞馬遜的,第一步得弄的。要是做DTC的,那又不一樣了。
DTC還要側重在私域營銷 ? 聯盟營銷 ? EDM, ?當然品牌官方SNS和網紅營銷也重要。
DTC可以玩私域 ? ?平臺的私域搞來不是品牌的 ?是平臺的 ? 側重會有點不一樣的。
在這個渠道的選擇上面 ? ?C姐我也是做了一定時間的探索 ? 這個一定需要有人把控方向 ? 不能一條道走到底 ? 發現這個渠道做的很吃力的時候 ? 一定要保持學習開放的心態 ? 去做其他渠道的探索。
也許就有一不一樣的效果和反饋:
這是我們最近的6個TK官方號視頻的播放量,
徹底引爆了我們的C端B端渠道。
所以不要對短視頻有偏見,2022年年初 ? 我對短視頻是帶有偏見的,一直只看好媒體 ?PR ? YouTube這些長內容 ?專業內容,看不上這種十幾秒的視頻 ?覺得無法轉化 ?無法銷售,但是這只是自己的定勢思維 ? 要去做嘗試,
現在覺得短視頻是投入產出比極高的渠道 ? ?先不說轉化 ? 你從流量紅利來看也是有助于你的品牌出圈的。
那只要流量爆了 ? 轉化率哪怕只有千分之一 ?萬分之一 ? ?也不得了。
所以咱們的品牌和產品調性到底適合哪個平臺,要去做嘗試,并且得出實戰結論,然后選出合適的重點平臺,去重點做,初期其他平臺做配合。
04 ?新品牌冷啟動做品牌并非要花很多很多錢
因為做好了上面的產品差異化,也做了用戶調研,品牌定位,那么你做品牌營銷的時候就不會像沒有航向的輪船,航行時沒有任何靶向亂投瞎投。
還有過于急于求成,往往就是會花錢亂砸。
做品牌急不得,你一著急,這事就不太能干成了。
05 發現可以突圍的市場,要及時乘勝追擊
品牌出海不是說一定要做歐美市場。
既然從0到1歐美市場突圍那么難,可不可以試試東南亞市場,拉美市場,日韓市場,中東市場?
未嘗不可的。
比如花西子選擇突圍東南亞市場
喜茶選擇了日本市場
能在某一個海外市場把品牌做出圈,再逐步拓展到其他國家,最終做到全球化,也是不錯的。
歐美如果難攻克,可以考慮彎道超車,先做一些下沉市場發展中的國家也不失為一個好策略。
今天簡單的分享就到這里。我們下周二早上不見不散。
免費福利:
加C姐微信獲取加入C姐視頻號直播粉絲群通道,轉發C姐文章到朋友圈集贊30個截圖給C姐領取學習思維導圖(朋友圈屏蔽C姐勿加勿領)
付費福利:
加入VIP社群,和大家一起共同進步,一起分享品牌出海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抱團發展,讓我們走得更遠。
掃碼加入知識星球同步贈送年度VIP會員群:
更針對性1:1企業咨詢,歡迎各跨境品牌老板加C姐微信詳詢。
往期閱讀:
最后,say my name:
我是C姐,專注于品牌營銷和個人成長
視頻號/知乎/抖音/小紅書: C姐說跨境品牌
博客:cjiebrand.com
以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