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消費與新勢力的崛起,很多傳統老品牌正逐漸喪失活力,在消費升級中失掉競爭力。

      那么,擺在很多傳統品牌面前的重要課題是:如何重新激活品牌活力,重新“上牌桌”。

      “品牌年輕化”這個詞其實并不準確,并不是所有品牌都要討好18-25歲年輕人,也并不是所有產品都要賣給18-25歲年輕人,更不是只有年輕品牌才能吸引年輕人。

      更準確的理解應該是“品牌活力”,重新激活傳統品牌的品牌活力,形成品牌勢能,使其進入大眾輿論,讓品牌持續被談論。這應該算是廣義上的“年輕化”。

      今天來談談,如何激活品牌活力,以及怎樣保持品牌活力。

      以下、Enjoy:

      重塑活力:聚焦、反差、可持續

      將重塑品牌活力理解為品牌年輕化,是很多品牌犯下的致命錯誤。

      詞語的不同,會導致思考變形,從而改變執行。

      我看到很多“品牌年輕化”營銷中,將一切都“年輕人”化,視覺低幼化,代言鮮肉化,營銷內容街頭說唱國潮化,傳播方式試圖打入年輕人內部。這就像是,一位中年人穿一身潮牌跳著交際舞混入年輕人的蹦迪舞池,他們不會覺得你是自己人。

      “品牌活力”是更準確的詞語,或許是向年輕人迭代,也或許是網紅品牌的大牌化,但最終的目的是讓品牌保持活力,讓品牌被談論。

      關于重塑品牌活力,從三個角度談談我的理解:垂直聚焦、傳播反差、持續保持。

      一是產品賣點要垂直聚焦,要言之有物,擲地有聲。

      重塑品牌活力,必須從產品端入手,產品創新需更聚焦單點,以新銳先鋒的賣點,激活大眾的注意力,把人吸引過來,說話才會有人愿意聽,而不會變成自說自話。

      更多的所謂“品牌年輕化”,只是營銷概念,在廣告內容與傳播方式上的年輕化,在產品端并沒有變化,這樣的傳播年輕化顯然是沒有力量的,最終淪為浪費預算的自說自話。

      二是制造反差,讓大眾感受到“你變了”。

      為什么同樣是做年輕化,差不多的內容,消費者會選擇性關注不同的品牌。內容與傳播環境的反差感組合,創造出品牌的新鮮感。

      比如B站作為最年輕的品牌,要拍一支特別“正”的演講,到央視投放,這是一種反差感。比如蜜雪冰城與老鄉雞可以在B站走紅。或者傳統品牌搭配先鋒潮酷的廣告,在央視黃金段播放,這應該也算反差。

      但通常我們看到的是,傳統品牌創作新銳內容,到更新銳的平臺去傳播,那么它在新銳平臺中沒有任何亮點,不關注也正常。

      產品創新要守正,傳播方式要出奇。既不讓產品定位跑偏,同時能激活大眾注意力,將觀眾拉進你的邏輯中,看你表演。

      三是可持續,火了,然后呢?

      一個很可惜的例子是鴻星爾克,成功激活了品牌活力,但完全沒有后續。另一個成功案例就是李寧,靠一場秀成功激活品牌活力,靠持續創新與經營,完全重塑了品牌活力。

      基本分為兩個步驟,一是激活品牌,吸引到大眾注意力,接下來是艱苦的保持活力,讓品牌持續被談論,留在消費者的購物列表中。

      重塑品牌活力并不是一場戰役或一個產品,而是持久的經營。

      接下來我們談案例,從具體方法中獲得啟發。

      哈弗酷狗,持續塑造品牌活力

      長城汽車,是重塑品牌活力最成功的的品牌之一,大膽先鋒的創新與扎實可靠的產品,讓其成為眾多消費者的擁躉。

      ,則是長城旗下最重要的品牌之一。

      從長城整體品牌來說,已經激活品牌活力,并持續保持活力中。比如旗下的多個車型的名字,當別的國產品牌還在用字母系列時,長城用的則是大狗、黑貓、坦克等等此類名稱,并成功塑造多個爆款車型。

      談長城品牌的重塑話題太大,我們談一款車型的新品上市策略,一塊拼圖足以窺見整體。

      哈弗酷狗是第二款“狗”品類產品,定位3/4刻度潮酷座駕,延續大狗的3/4刻度輕越野屬性,以潮酷先鋒外觀設計,打造敢性美學SUV。

      我們從產品賣點,傳播策略,與后續展望三個層面,談談新品上市怎樣激活大眾注意力并持續保持活力。展開講講:

      聚焦敢性,賣點分層

      首先談產品本身,賣點分成幾個層面,一是外觀設計的敢性美學,二是3/4刻度輕越野屬性,另外還有18個音響揚聲器的音樂娛樂系統。

      如果你是營銷PM面對多個賣點和我都要的局面,如何做消費者溝通?我想到的是賣點分層,不同賣點體現不同的價值,最終服務消費者決策。

      首先是溝通賣點,潮酷外觀塑造的“敢性美學”,大燈、腰線、輪轂等多個設計點,更符合當下年輕人對越野的審美,同時有更多的潮流外觀顏色可選。包括18個音響揚聲器由柏林之聲團隊調教、64色氛圍燈、邁巴赫同款的律動座椅,構成4D燃音座艙。

      這些對于年輕人更具吸引力,作為大眾溝通賣點,但可能仍不構成消費決策。

      最終撬動決策的是實力派產品,在哈弗酷狗上的決策點是它3/4刻度輕越野基因,同級最強通過性,比越野車多一度舒適,比城市SUV多一度野性。最終理性對比后,真正的硬實力更能影響決策,這也是哈弗能夠累計銷售700萬輛的實力支撐。

      所以,對賣點進行分層,以外觀顏值吸引關注,以專業實力獲得成交。

      央視投放,制造反差

      有了擲地有聲的賣點,接下來言之有物地傳播。

      哈弗酷狗以“敢性才是天性”為口號創作品牌TVC,并在央視進行比較密集的投放。以傳播哈弗品牌更年輕,更潮流的品牌格調與價值觀。

      既然做了一款年輕潮酷產品,為什么沒有去抖音B站小紅書這些年輕平臺,卻要選擇央視這個傳統渠道做傳播,初看會很疑惑。

      進一步思考會發現,這是制造傳播反差。

      這支TVC放到年輕社交平臺上,會顯得比較普通,比較正常的品牌廣告而已。但這樣的內容在央視平臺上,則會格外顯眼,在一眾傳統廣告中,出現這樣一支年輕潮流的廣告,就會激活大眾注意力。

      另一點是,央視的影響力正在回歸,黨央媒在社交平臺上吸引巨大體量的年輕受眾,這也帶動央視的影響力年輕化,尤其最近國際大事頻發,央視重新回歸大眾。

      傳統品牌的創新產品,垂直聚焦年輕化賣點,再到傳統渠道中投放年輕化廣告,形成傳播反差,激活大眾對產品年輕化的認知。

      保持活力,持續被談論

      很多傳統品牌自說自話,持續的自說自話,這就屬于沒有激活大眾注意力,一部劇沒看第一集,自然也不會看第二集。

      所以,新品上市首先是激活大眾注意力,然后是漫長且艱難地持續保持活力,讓產品或品牌持續被談論。

      在這一點上長城品牌營銷團隊是有經驗的,坦克系列車型自上市以來持續被談論,預定要排很久隊才能提車,成為最火爆的新款車型。而哈弗品牌,累計銷量超過700萬輛,即便全球對比,也是非常傲人的成績。

      對于哈弗酷狗來說,如果整個上市戰役成功激活大眾注意力,意味著接下來講話有人持續聽。

      接下來需要拉上更多合作方,持續創造出更多內容,更多消費與使用場景,讓這款產品更加豐滿立體,再一次打造國產爆款車型。

      總結一下

      一個品牌要穿越周期,更長期留在牌桌,持續成為消費者購物車的首選,需要做的是持續保持活力,在大眾輿論中持續被談論。

      對于很多中國品牌,面臨的問題不是產品差或者自己做錯了什么,而是講話沒人愿意聽,不在消費者的購物清單中。

      所以我們談論的是,重塑品牌活力,讓品牌重新上牌桌。

      首先是觀念層面,我更喜歡“重塑品牌活力”這個概念,而非“品牌年輕化”。

      的確,大多傳統品牌是需要重新爭奪年輕人的市場,但這并不意味著都要進行“年輕化”,況且大家對年輕化的理解也并不一樣,有人覺得是讓20歲的品牌變成10歲,有人覺得讓50歲的消費者變成20歲,還有人干脆覺得,讓品牌變成20歲年輕人的樣子。

      但不管怎樣理解,所有品牌都一股腦的去年輕平臺去諂媚年輕人,這是不對的。

      品牌應該做自己,以自己的品牌活力,吸引新一代消費者。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品牌年輕化,而是重塑品牌活力。

      然后是如何重塑品牌活力:一是垂直聚焦的賣點,二是制造反差的傳播,三是持續保持活力。

      一是在產品層面做出創新與改變,讓消費者感受到“你變了”。

      真正重塑品牌活力,絕不只是市場部項目,必須是全公司的項目。首先要在產品端創新,做出真正能夠激活大眾注意力的賣點。

      但要注意的是,永遠不要把10個賣點都寫在廣告中,要給賣點做分層,什么是大眾溝通型賣點,什么是銷售導購型賣點,什么是基礎賣點,或許還有最終決策賣點。

      以垂直聚焦的賣點做大眾溝通,但仍需扎實可靠的實力賣點。

      二是傳播中制造反差,內容與環境制造反差,讓觀眾獲得“新鮮感”。

      這里要做的是激活大眾對品牌的關注,首先把人吸引過來,比如傳統品牌李寧做復古國潮并登上紐約時裝周,這是反差感。

      要么你足夠有創造力,可以做出所有人未曾見過的創新來獲取新鮮感。但如果沒有那么大的創造力,就用已有元素做新組合,組合出一種合理的新鮮感,制造反差,激活大眾注意力。

      最后,是持續保持活力,品牌端持續創新,用戶端則要穿越傳播周期。

      我常常能看到一些傳統品牌的項目,內容做的也挺好,但怎么做都在自說自話,沒人看。這就屬于還未能激活大眾注意力。

      從整體品牌邏輯上來看,如果第一次未能激活大眾注意力,那就要重新做一次,直到成功激活大眾注意力,成功進入新一代消費者的購物車,再做下一步。

      接下來就是持續創新,重獲新的增長,不管是中國李寧還是長城汽車,都是在第二階段保持的很好的品牌。

      當品牌活力被激活,品牌重新被談論時,品牌進入新的增長邏輯。

      但這仍只是一簇火苗,要抓住這簇火苗,加大投入,加大創新,直至完全迭代舊品牌。

      最終,品牌重新進入大眾輿論,重新被關注,被談論,成為更具活力的新品牌。

      以上。


      點贊(121)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