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級是個過程,不是一次事件。
每年都有品牌宣布品牌升級,但這并不意味著升級成功,這僅僅是過程中的營銷節(jié)點之一。
大型品牌要改變品牌角色或屬性,需要在漫長時間中,伴隨內部業(yè)務形態(tài)變化,外部的認知碰撞與爭論,最終有可能達成新的品牌共識。并且很多時候,還未必能成功。
我們看這些年升級成功的李寧、嗶哩嗶哩,都是耗時幾年并做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績。也看到像Facebook更名Meta 這樣的決心,但最終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數。
我希望傳遞的認知是——品牌升級并不是營銷項目,是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接下來,我試著梳理這個過程的邏輯,品牌認知如何從舊到新,各個階段的目標是什么。
以下、enjoy:
策略:先做事,再斷言,立共識

品牌升級不是無中生有,也不是換個口號,是建立以事實為基礎支撐的大眾共識。
將品牌升級分成三個階段:一是形成事實基礎,二是斷言定調傳播,三是形成新共識。
首先開始做事,先有事實基礎。
如果只是改變一句口號或價值觀,我不認為這是品牌升級,僅憑廣告也無法改變大眾對品牌的認知。
在很大一部分品牌升級案例中,要倡導的東西一點都沒有落實,就開始做品牌升級營銷戰(zhàn)役。這樣是不妥當的。
比如Facebook,至少得先有個元宇宙產品,再出來說升級轉型,現在硬改名,感覺像是騙子公司干的事兒。
然后是傳播斷言,品牌定調。
當有一定的事實基礎后,再開啟品牌升級戰(zhàn)役,不管是開發(fā)布會,或者品牌大片還是其他任何形式。
做營銷項目的核心目的,是以品牌斷言的形式,對此次品牌升級進行定調,最大程度上讓大眾,意識到品牌在改變。
所有品牌升級戰(zhàn)役,幾乎都是在這一步品牌定調。如果前面沒有意義基礎,就無法完成定調,大眾甚至搞不清你在講什么。
但如果有一定的事實基礎,并且此次定調戰(zhàn)役成功,這將成為接下來的品牌勢能。在此之前是品牌單方面升級改變,自此之后是用戶與品牌一起,朝著品牌新共識前行。
最后是立共識,持續(xù)做事,鞏固斷言,形成新品牌共識。
當做完品牌升級戰(zhàn)役后,在新產品或新戰(zhàn)略方向上持續(xù)努力,持續(xù)鞏固定調斷言,經過與消費者的不斷互動與碰撞,最終才有可能形成新共識。
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年時間,這是品牌價值觀,產品或業(yè)務形態(tài),用戶接受度,三方面同步達成共識,從舊認知到新共識的過程。
最終,即便有消費者不認可,但會尊重這是事實。這就算新共識形成。
所以,越是大型品牌,升級轉身愈加艱難,接下來我們進入案例,看看大品牌如何騰挪轉身。
騰訊,品牌重新定位

騰訊是什么?社交老本行,QQ、微信、王者榮耀……
上一支大家熟知的騰訊品牌形象片,還是十年前。2011年春節(jié)期間上線《彈指間 心無間》,核心表達是溝通與連接。以QQ為切入點,描繪少年與父母分別后,卸去叛逆、找回親情的溫度的故事。從技術的連接,到人性的溝通。
最近幾天,騰訊發(fā)布一支全新品牌形象片,也是自2018年戰(zhàn)略轉型以來首支品牌形象片,核心仍然是“連接”。但對象變成了以科技,連接實體經濟。
如果只看這支廣告片,會感覺這作為品牌升級廣告,難免有點脫離大眾的固有認知。
助力實體經濟,不像內容與社交那么C端感知,很多項目與產品都在B端助力,大眾不太容易感知到,這讓品牌升級難度更大。
助力實體經濟,成為騰訊新的品牌主張。我們展開講講:
戰(zhàn)略升級,開始做事

先做事,再斷言。在騰訊的品牌升級過程中,可以翻譯為——先戰(zhàn)略升級,再品牌升級。
騰訊的戰(zhàn)略升級從2018年就已經開始,提出“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yè)互聯網”,開始向B端實體產業(yè)發(fā)力科技產品。
2019年提出新的愿景使命“用戶為本,科技向善”。
到2021年騰訊再次戰(zhàn)略升級,提出“可持續(xù)社會價值創(chuàng)新”戰(zhàn)略,在鄉(xiāng)村振興、低收入群體增收、基層醫(yī)療體系完善、教育均衡發(fā)展等民生領域持續(xù)助力。
這三四年間,騰訊落地了智慧交通、AI質檢、智慧能源、智慧零售、智慧文旅等30多個行業(yè),與9000多家合作伙伴打造了超過400個行業(yè)解決方案,幫助實體產業(yè)在各自的賽道上加速向前,效果已經顯現。
所以,在此次提出新的品牌主張前,已經準備了3年時間。
品牌升級,聚集勢能

接下來,是品牌升級營銷戰(zhàn)役,進行品牌定調傳播。
通過已經有的產品與項目,對未來品牌方向定調,聚集品牌勢能,后續(xù)加速推進轉型。
品牌定調的重要價值,是對內與對外統一認知。
對內,統一員工認知。騰訊有十幾條產品線與業(yè)務線,總人數接近10萬,分散在全國甚至全球各地,在品牌與戰(zhàn)略層面需要統一認知。此次的品牌廣告定調,相當于對所有人堅定目標,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這就是品牌的未來。
做事員工的認可,會體現到工作行動中,最終以產品或業(yè)務的形態(tài),傳播到用戶心智中。
對外,聚集品牌勢能。對于騰訊來說,從C端社交,到B端賦能,是全新的方向,做幾個項目完全不是問題,但從戰(zhàn)略層面規(guī)模化推進與賦能,就需要更大的品牌勢能,需要獲得社會認可。
讓更多人意識到品牌的轉變,配合性資源就會順暢,規(guī)模化推進就能加速。
加速推進,立新共識

對于品牌升級整個過程來說,品牌定調傳播,只是開始。
一次大規(guī)模品牌傳播后,對內對外統一戰(zhàn)線,有了新的品牌認知,有了品牌勢能,這是新品牌共識的小火苗。
接下來要做的,是利用好對內對外的勢能,加速規(guī)模化推進產品或業(yè)務,加速品牌升級的過程。
可以看到在能源、交通、零售、質檢等多個實體經濟領域,都已經開始布局產品與業(yè)務,接下來就是加速推進的階段,在更多領域,更多地區(qū),以科技助力實體經濟。
可能需要三年五年,也或許更久,人們才可能對騰訊形成新共識。這需要騰訊內部所有員工,外部實體經濟對科技的共識,共同推進。
我一直以來的觀點是,科技改造社會。中國的大型互聯網品牌,可以更好的利用自身科技與連接能力,去做更大的社會創(chuàng)新與經濟變革。
應該去規(guī)模化的解決社會問題,不僅僅停留在公益項目上,將社會創(chuàng)新與商業(yè)創(chuàng)新做更好的融合。
騰訊的品牌升級,對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yè),也代表了一種方向,未來可期。
總結展望:品牌升級是過程

首先,理解品牌升級是個過程,是與用戶達成新共識的雙向奔赴。
最后簡單總結,這是怎樣的過程,需要如何實現。
第一部分是戰(zhàn)略升級,也可以是產品或業(yè)務迭代。
對于李寧品牌就是產品迭代推進品牌升級,但對于騰訊來說,就是戰(zhàn)略升級促進產品,最終達成整體品牌升級。
現在未來方向上單方面開始做事,兩個目的:一是在小范圍證明這個方向是可行的,是被認可的,之后再大范圍推廣擴張。二是先建立事實基礎,以便后續(xù)定調更有說服力。
但是,這個過程不要太久,驗證方向的可行,產品成型,即可進入下一步。
第二部分是品牌戰(zhàn)役,傳播斷言,品牌定調。
品牌升級關鍵戰(zhàn)役,相當于“爆破”,新品牌方向的對外大傳播,力求簡單、快速、規(guī)模化,一戰(zhàn)定調,對大眾輿論形成強認知,對內對外堅定品牌方向。重要的是,在新的品牌方向上,形成品牌勢能,具備規(guī)模化擴張的條件。
接下來,持續(xù)做事,持續(xù)傳播,品牌共識圈加速擴張。
營銷戰(zhàn)打完,事實上的品牌升級才剛剛開始,外部與內部的品牌勢能形成后,可以調動的資源與力量更多更大,開始加速規(guī)模化擴張。
對于大品牌,通常需要幾年的時間,需要在產品創(chuàng)新,價值觀表達,用戶認可度三個層面持續(xù)推進,最終完成品牌的升級與迭代。
在消費升級與產業(yè)轉型的大背景下,品牌升級迭代,是中國第一代品牌的共同問題,有些破繭新生,有些還在前行途中。
對于營銷人,正確理解品牌升級邏輯,高效建立品牌新共識。
以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yōu)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