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去過一趟蘇州,工作日臨時想去逛拙政園,到了一看,外面有上千人在排隊入園,我只好放棄。
現在各大景點,知名餐廳,熱門民宿,以及所有演唱會與音樂節,都要靠排隊或提前搶票才能體驗,而熱門坐標不管是否是周末,幾乎都是人擠人。
從初夏淄博燒烤的爆火,到現在各大景點排隊,人們正在重新回歸線下。
戶外運動方面,從去年的露營、飛盤、夜跑,到今年的city walk、騎行、溯溪等等也是一波又一波的熱潮。
有人的地方就具備品牌價值,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品牌,正積極參與到線下場景,比如品牌跨界露營,聯名熱門城市,到網紅景點做活動等。
我們談談,線下場景之于品牌的價值,以及怎樣通過場景營銷創造新增量。
以下、Enjoy:
一、在真實場景,為品牌做增量
場景營銷,我認為可分成兩類:一是基于場景做創新投放,基于場景人群做曝光;二是跨界場景,品牌占領新場景心智,增加品牌應用場景。
本質上,這兩者都是為品牌做增量,將非品牌受眾轉化為消費者的過程。
第一類場景化創新投放,將產品置身場景中,獲得場景認知,相比于廣告中的說出來,真實場景做出來更具說服力。具體應用上,是比渠道更拔高一層的場景投放。比如一款新運動飲料與健身房跨界的showcase,除了可以在線上規?;瘋鞑?,也可以放在線下健身房的真實場景展示。
我更想談談第二類場景跨界,去年我記得vivo跨界露營場景的營銷,還有Nike占領夜跑,lululemon與飛盤結合,這本質上都是為品牌做場景增量。
就拿露營這個場景舉例,露營裝備原本是戶外探險用的專業裝備,但由于露營的火爆,讓這些裝備的使用場景變成城市近郊的營地與公園,整體的市場規模擴大了數倍,這是場景擴張帶來的品類增量。而vivo與露營場景的結合,讓拍照功能融入場景的同時,也是在倡導一種生活方式。
比如理想汽車主打家庭用車,但同時產品的大尺寸空間、外接電源、無動力損耗產品特性,也擴張了戶外越野旅行場景,這是一個場景增量。
對于品牌來說,多一個場景就是增加一個消費群體。
從產品賣點切換到場景賣點,vivo的影像優秀是產品賣點,從場景擴張的角度,深度跨界露營,讓城市露營更出片,繼而延展到明星達人們旅行打卡拍照的專用手機,這是場景擴張。
比如一款美容儀產品賣點是抗衰,這是產品功能,但換到場景賣點時,加班熬夜是場景,夏天暴曬是場景,音樂節也能是美容儀的使用場景,將產品與場景強關聯,原本非日??顾サ氖鼙?,或許就會成為美容儀的消費者。
但線下場景的短板是難以規?;?,這一點需要在線上傳播中補足。在線下做出事件化“樣板間”,以素材的形式在線上規模化傳播觸達,加上現在的短視頻賣貨等形式,甚至可以直接形成轉化。
所以,當絕大多數營銷傳播都聚焦線上時,品牌應該重回線下,到真實場景中去,建立品牌的場景共識,拓展場景增量。
二、抖音生活服務,線下場景搭建者
抖音生活服務,核心業務是幫助本地商家在線上做團購,在為本地商家尋找新增量的同時,也正在成為品牌營銷的場景搭建者。
今年夏天,抖音生活服務發起“這是我愛的夏天”夏日營銷活動,在夏日人們情緒需求高漲以及線下場景的火爆的節點,促使本地生活服務消費進入高峰期。

在線上聚合本地生活服務商家打造話題,形成規模化的帶貨與傳播。8月底在成都線下舉辦“夏日生活節”,以音樂節加品牌和市集的形式,將人群聚集在線下。這次夏日活動以線上+線下的形式,獲得規模化曝光,推動本地生活商家成交的同時,在C端用戶層面,形成“上抖音吃喝玩樂”的心智,也從側面推動業務快速增長。
此次夏日活動也得到AMIRO覓光美容儀的獨家贊助,vivo手機特約合作,資生堂、FILLMED菲歐曼、雙匯、維他等品牌跨界合作。我想從覓光、vivo等品牌的視角,談談此次活動對于品牌的價值。

1、線下場景,線上規?;瘋鞑?/span>
首先從AMIRO覓光與vivo的視角,談線上線下的整合與傳播,梳理這個項目的場景邏輯。
簡單理解就是:線下場景融合,線上規模化傳播。
線下場景分兩個層面,一是本地生活服務商家本身是線下場景,包括美食餐飲、精品民宿、熱門景點、目的地旅行等,線上成交的是“團購券”,消費者要到線下場景中進行核銷。
此外,在成都”鐵像寺水街“建設了一條心動街區,作為城市空間與線下場景,以創新互動、特色消費、達人匯聚等多元特色,抖音生活服務匯聚平臺優勢資源,打造充滿驚喜與向往的心動街區,開街當天,吸引超過8萬名游客打卡,也為品牌創造一個場景展示空間。
二是8月底在成都線下的“夏日生活節”,作為此次夏日營銷的線下大事件,包括陳粒、重塑雕像的權利、好妹妹、盤尼西林、新褲子等14組藝人連續2天的音樂節,點燃此次夏日活動的高潮,現場還有品牌館、市集、互動區等多個品牌展示區域,充分讓AMIRO覓光、vivo等品牌融入現場。
在線上傳播層面,邀請高圓圓、五條人、劉戀、陳赫等明星,以短視頻內容傳播、直播賣貨等形式,將夏日活動規?;迫Γ瑒撛煲幠;髠鞑?。聯動華少、李好、涂磊、劉畊宏等多位明星進行酒旅、餐飲品類的混場直播,直播曝光超6000萬人,總GMV過億,#這是我愛的夏天 抖音話題獲得100億+次播放。通過線上團券的方式,激活夏日線下消費。

線下的價值在于創造“場景樣板間”,讓品牌融入夏日場景,也為品牌創造新的消費場景,同時線下的UGC反哺線上傳播。站在品牌角度,線上傳播是擴音器,讓線下的場景在線上實現規?;瘋鞑?,以此實現線下與線上的整合聯動。
2、品牌場景擴張,尋求新增量
對于AMIRO覓光與vivo等合作品牌,除了表面上的曝光與傳播,更重要的是新場景增量。
對于AMIRO覓光美容儀,常規的傳播邏輯中,美容儀更多強調產品功能賣點,比如怎樣修復皮膚、補充膠原蛋白等等,但很少有場景構建。
此次夏日活動則是站在場景邏輯,夏日逛吃暴曬后需要護膚,這成為了產品新場景。基于此次夏日活動,在線下打造品牌快閃活動,線上則將護膚動作植入高圓圓vlog短視頻,讓品牌與夏日場景進行強關聯。讓夏日場景成為AMRIO覓光美容儀的新場景增量。
vivo手機則更強調影像功能,去年做露營場景時已經在切入線下,此次的場景訴求則更寬廣,把vivo放在夏日旅行的線下拍照打卡場景中。當人們涌入線下時,打卡拍照錄制視頻的需求同時增長,vivo X90s緊貼夏日出行場景,在劉戀的“夏日靈感之旅”vlog中,展現全新升級的色彩質感,突出了產品影像優勢。
從線下到線上,將品牌的功能賣點,過渡到場景賣點,將原本與品牌弱關聯的場景,通過此次夏日活動進行強關聯,本質上是為品牌擴張增量場景,擴大消費人群。
3、平臺搭臺,品牌跨界場景
從執行角度,以前一個品牌想要跨界場景時,往往是個浩大的工程。
比如一個品牌想要跨界露營,要輸出核心品牌內容,要溝通數十位KOL真的去露營,有針對性地露出關聯品牌且輸出內容,同時要到線上做傳播,帶動UGC等等,都需要品牌自己去完成,一個品牌推動和占領一個場景,是較為艱難的事情。
平臺的介入讓品牌可以更高效的進行場景跨界,比如夏日場景下的美容儀,旅行打卡中的影像手機。
抖音生活服務,在業務層面仍處于增長擴張期間,這期間業務本身需要做營銷傳播,需要搭建不同的場景話題,比如之前的心動五一、此次的夏日平臺營銷活動,這無形中為想要場景跨界的品牌提供一個舞臺,可以直接在這些項目中跨界線下場景。
隨著本地生活服務業務的成熟與發展,平臺可以與品牌共創新場景,實現品牌消費的增量。
比如脫毛儀聯動水上樂園,香薰品牌跨界精品民宿,北方的啤酒跨界南方的小龍蝦,消食片跨界宵夜,燒烤跨界健身房等等,更多有趣的場景組合將會被共創出來,每一次新的場景跨界,都是一次潛在的增長機會。
品牌與內容平臺的協作,會讓場景營銷進入更高效的模式,規模化整合,且介入后鏈路的效果轉化,與用戶進行更深層次溝通互動。
三、總結一下
首先一點共識是:今年人們越來越多走出家門,進入線下場景,為品牌的場景營銷奠定了有利環境。
場景對于品牌的價值,我認為至少有兩點:一是場景樣板間價值,廣告是說出來,場景是做出來。二是品牌場景的擴張,以場景擴張增加消費人群。
先談第一點,場景樣板間是廣告的升級版。
幾乎所有品牌的建造,都是創造一種價值觀,倡導一種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非常典型的如汽車品牌,汽車廣告中永遠都是成功人士,但廣告中的展示是虛幻的,當你看到身邊的某個成功人士開某款車時,當你看到真實崇拜的某個人開這款車時,你會真的相信這款車營造出來的生活方式。
這是廣告與場景的差別,切換到別的品類也是一樣,影像手機、運動飲料、抗衰美容等等,都要走進真實場景,獲得真實感受。
第二點叫場景增量,是將非品牌受眾轉化為消費者的過程。
比如說風扇這個品類,原本的場景是降溫,但現在大家都有空調后這個場景需求減弱,現在倡導的新場景叫空氣循環扇,主打讓室內空氣流動,這是一個場景增量,擴大了消費需求。
現在大家都在談的是紅利結束,開始爭奪現有存量。從場景邏輯來說,為一個產品尋求新使用場景,就是增加一個消費群體,擴張整體增量。
所以,要到線下去,融入場景,擴張新場景,為品牌尋求場景增量。
以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