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電商圈內有這么一個說法,宇宙的盡頭是比拼供應鏈。 誠然,如果你背后的供應鏈不靠譜,你的規模越大,麻煩會越多,到時候暴雷的殺傷性也會越大。 老羅的錘子科技其實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但是,對于大部分想要涉足跨境電商的新人小白來說,除非是廠二代,大概率都是沒有什么供應鏈資源的。 那是不是都沒辦法做跨境電商了? 這個邏輯顯然是不成立的。 那不然工廠老板個個都成為品牌主理人了,外貿業務員這個職業也早就消失了。 跟武功有很多流派一樣,跨境電商賣家其實也分不同的類型:有產品派,流量派,運營派等等。 其實對于大部分小白來說,供應鏈方面的能力其實只要能做到六七分。 只要不成為你品牌明顯的短板的話,你也是完全靠著其他領域遠超同行的長板成為大賣賺到錢的。 那今天呢,我就為本身沒有什么供應鏈優勢的新手賣家提供幾個建議。 希望大家不要亂聽別人的忽悠,一開始就去投資什么供應鏈。也可以在項目起盤的時候少走一些彎路! 1.不要碰標品 標品往往意味著市場集中度比較高。 這個品類的供應鏈很有可能被頭部幾個公司壟斷了。 那對于新手賣家來說,你可能連靠譜的產品都交付不出來,就更不要說在流量端你還得跟頭部賣家們硬碰硬了。 2.謹慎入駐電商平臺 平臺千好萬好,還自帶流量。 最大的問題就是一定會陷入價格戰。 如果你還是在平臺上賣標品,必死無疑。 即使你做的是長尾效應極其明顯的非標品,因為平臺數據過于透明,你剛爆單,一定會有很多供應鏈比你強很多的對手直接抄襲,然后在價格上碾壓你。 3.做好用戶運營 因為很多大賣有著供應鏈和產品優勢,他們往往也容易忽略了用戶運營的重要性。因為很多時候不需要。 但對于新手賣家來說,這反而是打開突破口的好機會。 國外的消費者其實比我們想的更感性: 哪怕你賣的東西跟別人一模一樣,甚至你的價格更高,但是他們仍然會為你走心的用戶關懷買單的。 找到一個能夠給自己帶來正向現金流的引流渠道,一步一步搭建好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并且用心運營。 不要在乎一時的銷量,把消費者當用戶而不是流量,時間會告訴你復購和品牌的力量。 往期回顧 Santiago, 一個在紐約的深圳人 品牌出海|跨境電商|海外創業 喜歡我的話,掃我二維碼,交個朋友。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