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經常更新投放經驗教訓,公眾號回復“微信群”一起加群討論投放技巧,目前9個500人的優化師交流微信群+多個垂直行業交流群。 以前一直不做電商,所以對DPA廣告(目錄廣告)基本沒有研究,前段時間了解的時候一直有個疑惑:“Facebook明明是知道每個用戶最終點了我們哪一個廣告素材(對應的商品content id),最后也產生了轉化,比如付費或者加入購物車,理論上他應該是知道哪個素材轉化就應該足夠他廣告學習,之后根據轉化多的素材做曝光即可” ,然而Facebook一定要堅持我們在產生轉化的時候,通過參數把content id, content type之類再回傳一次。 我在線上也不斷的搜尋文檔,或者有沒有海外的人寫過類似文章分析,最終差不多也沒有人能詳細解釋一下細節,只能從官方文檔中找到一小部分內容: 安裝 Pixel 像素代碼后,設置某些用于投放進階賦能型目錄廣告的必需事件和參數。事件幫助您了解用戶在您網站上采取的操作,如查看商品或購物。參數提供操作的更多詳細信息,如購買了目錄中的哪個商品。 官方文檔中寫了,需要埋了正確的事件,還需要埋了正確的參數。這里其實寫的非?;\統,不仔細想可能并不理解。 我換個通俗點的方式來解釋: 1,埋事件,比如用戶點了你的廣告,通過埋了事件就可以在后續知道 這個點擊了廣告的用戶再到電商網站/App內產生了 商品瀏覽(content view)+商品下單(add to cart) + 商品購買(purchase)。 2,埋參數,用戶點擊了我們某一個商品的廣告,對應的商品在目錄里面有一個商品id ,用戶再到網站/App內下單購買,這個時候也回傳了一個最終下單的商品ID,這樣FB也就知道了用戶實際買了什么商品。 以前我沒理解為何一定要多回傳一次商品id,總想用戶點了哪個素材最后下單了就是哪個素材牛逼。但是其實我們站在用戶角度再重新走一遍在電商下單的流程。 首先我點了某個商品的廣告,比如是content id = 1的這個商品廣告,facebook會記錄 某用戶點擊商品1的廣告進去到了電商APP,網站。接下來用戶進到電商可能會直接下單,付費購買,但是其實更多的時候,用戶有非常大概的可能并不會當時立刻下單,反而會點開相似的商品,查看更多不斷對比,而且有非常大的概率會買別的產品,我們假設用戶最終瀏覽了2-3-4-5-6-7-8-9的商品,并且實際下單的是9,那么如果按照我們先前的邏輯只是讓FB記錄用戶是買了content id =1的上,轉化算到商品1的這個素材,而實際上,Facebook要我們回傳實際下單以及前面瀏覽+加入購物車的還有很多其他商品,尤其是下單的商品9,需要在facebook那邊被記錄成真實的下單,用戶更喜歡的是9。 所以,現在FB 讓我們將整個鏈路里面,點了什么廣告,后面瀏覽了什么,再加上下單的商品信息都回傳到FB,FB就可通過學習某些用戶人群實際上更應該投放什么類型產品出去,這里面的學習還包含了好幾個方面: 1, 根據content view 參數回傳的商品信息,實際上可以當做再營銷廣告,投放給看過商品但是沒下單的人,這個是FB自動的,不需要我們自己去參與。包含加了購物車但是沒有付款的同理。 2,根據實際付費的content id + 點擊廣告用戶的人群情況,最終可以學習到更可能產生付款轉化的人群。 整體來說,如果我們做DPA廣告實際上還是需要按照文檔再最后把FB需要的event + 參數正確回傳,才可以產生更大功效,除了參數回傳+event回傳,實際上看完文檔后發現在整個目錄創建的格式,數據字段等等都有非常大的優化空間,科學的設置商品結構,商品系列,后面還可以按照商品類別拆人群性別等等,都可以讓目錄廣告跑的更加優秀。 出海流量玄學研究中心,不定期分享信息流廣告優化師投放技巧,主要內容為海外facebook,google,TikTok ads廣告投放技巧分享,歡迎大家關注,分享內容,也歡迎大家分享更多關于游戲出海,跨境電商廣告投放技巧。 如果有投放專業領域需要咨詢,請加知識星球提問,個人微信不答疑 長按圖片加知識星球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