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投手100美金就能測出一個品到底能不能投,有的人3萬刀也測不出來一個品。聽起來很夸張,但實際上在海外廣告投放這件事兒上確實存在這樣的差距。所以前陣子我們深扒了系統里30個表現穩定的廣告賬戶結構,終于發現了怎么投都能保持增長的真相!
這些穩定的賬戶結構都長什么樣?大家可以對照下面這張圖去后臺看看自己的賬戶結構,同樣是多目標、多國家/地區、多產品、不同預算的在跑,為什么你投的效果不見成效卻又找不到具體原因?
(最佳賬戶結構實踐)
假如老板給咱1萬刀,要投出ROI為4的效果,你想怎么投?
拋開產品、廣告素材這些因素,單從賬戶預算分配上看,咱們不妨試試二八原理。
(合理分配賬戶預算)
之所以把【上新】的廣告預算設置在20%,是因為持續上新的廣告是保持 Facebook 廣告賬戶活躍起來的重要基礎,所以這部分的預算要給到位。
再來看廣告素材和文案。投出去的廣告是不是能有一個好的排名和成效,除了預算、出價,還有就是廣告本身。雖然我們是賣產品的,但實際上是在借助 Facebook 平臺賣廣告素材和文案,通過變換影響 Facebook 廣告成效的多個變量,來測試某個產品是否受平臺用戶喜歡,這也將決定著我們后續采取擴量的投放策略,還是直接一個及時止損的動作給到!咱們一個一個往下看:

一、經驗老到的投手是怎么測品的?
關于測品這件事情,基本原則就是“保持單一變量”,通常是分兩個端口來看,一個是廣告投放端、一個運營端。
(測品常用的2種架構)
從廣告投放端來看,我們測的是哪個素材和什么樣的受眾組合是最優的,通過點擊率來判斷就可以;
從運營端來看,我們就要分析投放的這個頁面的跳出率如何?詳情頁的加購率怎么樣?結賬率和支付率是不是OK?也可以簡單地理解成前端廣告投放看“展示和點擊”,后端的運營看“跳轉和轉化”。
(廣告的轉化流程)
到這里為止,應該大部分同學表示很輕松、毫無壓力。要怎么通過投出來的數據判斷是不是有“爆品”特征,或者要不要繼續加量呢?接著往下看!
我們總結了一個2高2低的“爆品特征”:高CTR、高ROI;低CPC、低CPA。乍一看不太好理解,我們舉個例子。
如果我們發現客戶投放一則女裝的廣告表現數據是CTR1%、CPC $1.2、CPM $25、加購1個,發起結賬0個,花費5美金,那么我們會建議他關停這個廣告;
如果我們發現客戶投放一個車載品類產品的數據表現為 CTR 3%、CPC $0.5、CPM $8、加購3個,發起結賬1個,花費5美金,則會建議他繼續觀察或進行擴量。
二、什么情況下要果斷關停廣告、及時止損?
當ROI<目標ROI或單次成效費用>目標CPA時,就預示著要及時止損了。
目標CPA(單次成效費用)=客單價-商品成本*n-物流成本-售后費用(客單價*10%)-渠道費用(客單價*5%)-毛利(客單價*10%);
目標ROI=客單價/目標CPA。
還是從實例中看:
客單價為40刀的產品
1.在測品階段(數據指標僅作參考)
①測點擊率
CTR+CPC:當(300-500展示數或花費約$3-5)&CTR<2%,即關
②測加購
CVR+加購&結賬:
A.展示數>300&CTR>=2%,CPC>$1,即關;
B.當鏈接點擊數>=10個或花費約$10左右且無加購或結賬,即關。
③測轉化
$15<=花費<=$20無成交,即關。
2.放量階段
當實際CPA>目標CPA,即關。
三、擴量就是指增加預算或復制廣告?
我們做擴量的基本原則是“加大流量、提高轉化”,所以只是單個廣告預算的增加或不停地復制廣告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而是應該整體加碼來放量。
(新客搭配老客的擴量策略)
在廣告可持續投放的前提下,選擇擴量或是減量,在做這個決定之前,至少要看3-5天的數據,或者300-500個點擊,在整個過程中,投手發現任何問題都要馬上對應看可以優化的點,才有可能快速拿到測試效果、穩步增長!
(廣告投放問題檢查清單)

END
往
期
推
薦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咨詢詳情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