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動車“乘風破浪”。 最近有這樣一部劇:豆瓣評分飆到9.1,收視率峰值破3。線上引發眾多網友熱烈討論,話題不斷;線下各種劇中同款相繼走紅,《孫子兵法》、大嫂同款耳環、電動車等等更是霸占各大電商平臺熱賣榜,完美地詮釋了高開炸走,也引領了全民狂歡的局面。 圖源:小紅書 在劇中飾演“高啟強”的演員張頌文因為其精湛的演技火遍全網,所騎的電動車也成功出圈,也就有了眾多關于電動車的熱梗,比如“2023想成功必須擁有電動車”、“怎么證明你是人生贏家?首先你得先有輛電動車”。 圖源:小紅書截圖 更是有不少網友聯想到曾經的“黑道大哥”劉華強,也是靠一輛電動車闖天下,于是就有了“想要成為黑道大哥,你首先得有一輛雅迪電動車。”這也形成了病毒式的主動傳播態勢。
01 兩輪電動車有望出海獲得增量空間 走在國內的街道,最常見到的場景之一就是在城市的十字路口,成群結隊的電動車正在等待紅綠燈的變換,他們臉上帶著或是勞累一天的疲憊或是奔赴約會的憧憬,往幾公里以外的目的地前進。 圖源:谷歌 曾經的中國有著“自行車大國”一稱,現在已然從“自行車大國”轉變為“電動車大國”,這也意味著我國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已經是紅海市場。 而國內電動車市場經歷長期發展,規模已經成熟。各種設計和功能、價位的電動車,在具備性價比的同時也能滿足消費者在不同場景的出行需求,供應鏈體系完善。 圖源:谷歌 所以這也給電動車出海營造更大的空間,依托國內成熟的電動車生產環境,為電動車出海獲得增量空間,將電動車的浪潮襲向全球,電動車市場也將迎來新轉機。 隨著目前海外市場的上升需求,很多電動車品牌嗅到商機,國內品牌也順勢扎堆出海。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出海尋找增量已成為行業共識。 02 電動車出海盡顯先發優勢 雅迪科技集團成立于2001年,歷經十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電動車制作企業的龍頭老大,國內市占率接近24%,見證了國內不斷起伏的電動車市場,全球銷量多年穩居第一。 圖源:谷歌 雅迪也是第一批出海的電動車企業之一,有數據顯示,目前雅迪產品出口海外上百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用戶超過7000萬。在出海過程中雅迪一邊是通過國際巨星代言建立品牌的國際形象,快速占領消費者心智;另一邊通過線下產品本地化擴張當地市場。 雅迪作為中國電動車出海的典范,一直在洞察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用戶的差異化需求以及出行習慣,不斷探索海外市場,并獲得超多用戶的認可。 03 低碳出行推動電動市場發展 多重因素正在推動電動車的海外市場發展,由于國內電動車競爭激烈,無論是傳統的電動車品牌,還是新派的電動車品牌,都擁有各自不同的優勢,這也導致電動車行業嚴重“內卷”。 而海外市場的電動車市場卻不像國內競爭這么激烈,且市場滲透率并不算太高,因此對于國內的電動車品牌,拓展海外市場是個不錯的選擇。而電動車逐漸成熟的趨勢也會影響到海外市場。 圖源:谷歌 現在諸多國家都在號召低碳出行,節能減排,所以很多國家都制定了相應的政策以鼓勵大家綠色出行。比如在英國,一個符合標準的電動車會有500英鎊的折扣;在印度,購買電動車也會有折扣、貸款利息補助等獎勵,甚至購買兩輪電動車補貼可達售價的40%,法國政府為了推動大家選擇更加環保的出行工具,會給出高達4000歐元的補貼。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不少電動車企業的出海之路都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不止是雅迪,根據愛瑪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愛瑪國際業務收入為1.17億元,收入同比增長了111.69%。 圖源:愛瑪財報 小牛也有數據顯示,在2022年第三季度,小牛電動車海外市場銷量達57609輛,同比增長1059.8%。 04 寫在最后 現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電動車在布局出海,以尋求更多的市場增量,因此接下來各大電動車企業除了產品差異、性價比、產品優勢等等參數外,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出行需求,將會是下一個出海的必勝關鍵。 而依靠國內電動車供應鏈的優勢,未來智能化、網聯化等方向是中國出海品牌的優勢所在。中國智造正在走向全球影響世界,重塑全球電車格局,迎接屬于中國品牌出海的戰略新通道。 本文部分數據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