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都是廢話,想看跨境電商相關內容,直接拉到文章最下面看相關內容即可,但是強烈建議通讀本文,因為前面的內容可能對你的成長更有幫助。

      我寫過一些關于選品的思考,基本上都是獨立站的選品思路。我也一直在強調選品的重要性,至少對于我來說,好的選品,加上多爛的廣告,都可能大賣。

      當然這不是說營銷不重要,只是為了強調選品多重要。但是最近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比產品更重要的,其實是產品背后的受眾,首先應該關注的,是受眾的需求。
      產品是短暫的,基本需求和顧客群體是永遠存在的。
      《營銷管理》

      如果想做更持久的生意,單純考慮產品,可能是遠遠不夠的。關于商業的本質,《營銷管理》也給出了高度概括:

      任何商業任務都是在獲取一定利潤的基礎上向顧客提供價值。由于顧客的消息越來越靈通,一個公司想要取勝,就只能更好地調整價值傳遞過程,有選擇地向顧客傳播和提供卓越的價值。
      這里面還有個名詞“價值傳遞過程”,反正我之前沒聽說過,先看一下書中的解釋
      我們可以把價值創造和價值傳遞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營銷人員必須做到的“功課”是選擇價值。他們必須細分市場,選擇適當的目標市場,開發要提供的價值定位。這就是戰略營銷的本質,即“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市場定位”(segmentation,targeting,positioning,STP)模型。第二階段提供價值。營銷必須確定特定的產品特色、價格和分銷。第三階段的任務是傳播價值。通過互聯網、廣告、銷售團隊和其他傳播工具來宣傳產品和開展促銷活動。
      總結一下就是,商業的本質就是提供價值,并賺錢。將3個階段(選擇價值、提供價值、傳播價值)都好做,才有可能成功。

      獨立站啟動的流程也很清晰:選擇細分市場,了解目標受眾需求,開發產品和服務來提供價值。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沒那么容易了。還好現在有很多調研工具,讓我們可以比較快速的發現細分市場和了解需求。比如各種spy工具,google trends等等。

      前幾天發出POD的文章以后,有網友問了我不少POD相關的內容。干脆今天就拿POD來舉例,看一下如何借助Redbubble發現POD細分市場和需求,以及POD成功最重要的因素:idea。


      Redbubble是一個Print on Demand平臺,用戶可以上傳自己的設計,借助Redbubble生成多種產品的listing,售出后,由Redbubble代發。由于Redbubble主打就是針對設計師的POD平臺,所以吸引了很多有才華的設計師。它也就成了我們獲取idea的一個好地方,當然借助它也能發現很多細分市場和需求。

      今天我們借助一個第三方Redbubble工具來分析:https://redbubble.dabu.ro/redbubble-popular-tags。它抓取了Redbubble的搜索詞并做了熱度排行,我們來看一看能有什么發現。

      我們按Tags的流行度排序,發現一個沒有聽說過的關鍵詞:among us。Google一下,原來是一款游戲,原諒我不玩游戲,所以根本沒聽說過這款游戲。但是看介紹,是2018年就發布了,為什么最近這么火呢?
      看了下Google Trends,確實是今年才火的:


      我查了下資料,這是一款已經上線兩年的太空題材狼人殺游戲,直到今年,受疫情影響,游戲流量暴增,加上有紅人推薦,它就突然爆火,成了今年下半年的最大黑馬游戲。

      這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我們關注的是,通過工具找到了一個細分市場,目標受眾就是這款游戲的愛好者。當然這是個趨勢細分市場,這款游戲不火了,這個市場可能就消失了。重點是思路,可以發掘其他的更穩定的細分市場。

      接下來到Redbubble上搜一下among us,并將搜索結果頁按銷量排序,看一下什么產品和元素賣的好,通過排行榜挖掘需求。

      可以發現大量的among us熱賣元素,應該都是比較受玩家喜歡的??梢园堰@些元素應用到不同的產品進行測試。比如sus
      、no mask is pretty sus這兩話比較火,具體什么含義,可以自己去挖掘。


      忘了說,從google trends能看到一些相關的產品需求,可以看到among us服裝和帽子的需求飆升。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把sus、no mask is pretty sus做到衣服、帽子,還有當前的趨勢產品口罩上試試呢?

      在etsy上簡單搜一下,有人在賣Tshirt,但是看這設計,實在是有點low,完全可以做一些好的設計來和他競爭:


      還有帽子,賣的好的,也才只有20多條評論:

      保險起見,還可以到其他平臺交叉驗證一下市場需求,比如速賣通上,周邊產品的銷量已經很高了:


      發現了細分市場,并且需求是巨大的,idea也有了,好的idea就是切入點,下一步就是拿POD產品測試了。


      其他工具都大同小異,思路其實都是相通的,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對讀者有所幫助,有的話別忘了給點個


      點贊(35)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