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上篇文章,繼續補充跨境電商過程中遇到過的一些問題,犯過的錯誤。


      05?/?侵權問題


      我遇到過的侵權問題有兩個:獨立站侵權,廣告賬戶侵權。


      印象中,應該是有兩個站因為侵權被封,都是圖片侵權問題。一次是因為使用了別的賣家的主圖,被對方投訴。雖然產品是普貨,1688和速賣通上隨處可見,但是人家的主圖是自己設計的。


      被投訴以后,Shopify直接把我的店給關停了。因為第一次警告我沒看到郵件通知,第二次警告,我也沒及時處理,后來就被封號了。


      另外一次,是因為我使用了其他賣家拍攝的產品圖片,產品是人家原創,模特也是人家自己的模特,在茫茫網絡中被人家發現了。


      還遇到過廣告侵權投訴,也是用了別人的圖片,直接廣告賬戶掛掉。


      這幾次事件,敲響了警鐘,后來就老老實實的用自己的圖,丑點不要緊,侵權事大。


      這都是圖片侵權,其他侵權我沒遇到過,但是身邊的朋友有遇到過,大家應該也經常聽說。比如版權、專利、商標等侵權。


      尤其是POD,更要注意侵權問題,某個元素,甚至一個詞,一句話,都可能涉及侵權。


      Shopify對版權問題一直很重視,尤其是現在高壓態勢下,盡量不要以身試法,得不償失。


      另外,還聽到不少朋友被惡意侵權的。被競爭對手拿廠家的圖,去Shopify投訴你。因為Shopify一般只是憑圖片來主觀判斷,所以基本上都會判你輸。這點很無奈,暫時無解。只能是用廠家的圖片包的時候,盡量也要做一些加工。因為廠家的圖片包,一般不可能只給我們一家用。


      如果想更安全些,最好是自己拍攝產品圖片和廣告圖片,一方面規避上面的惡意投訴情況,一方面點擊率等各方面數據,可能會更好一些。


      如果擔心自己的產品有侵權方面的風險,盡量做一下調研。聽說可以在fiverr等外包網站找專業的人給做調研,出具詳盡的報告,費用也不高,可以嘗試。


      06 / 迷信私模產品


      先講個小插曲。


      前一陣我用自發貨的形式,在亞馬遜測試一款產品。上周出了幾單以后,發現沒貨了,就把訂單全部取消了。第二天被亞馬遜提示賬號有被關停的風險,因為“取消率”超標。


      作為亞馬遜新手,還是第一次聽說“取消率”,上一次是因為自發貨訂單發送超時,學到了“遲發率”這個指標。


      精益創業的思想很實用,我們要用最小的成本來驗證我們的想法。所以一般在大批量訂貨之前,我們可以先進行產品測試,或者叫市場測試。(當然也有人只是進行相對完善的市場調研,從不進行市場驗證。)


      獨立站在測試產品這個環節比平臺有優勢,因為獨立站的優勢之一,就是靈活。


      所以如果是獨立站賣家,可以靈活的進行產品測試。在做大貨之前,盡量在市場上找找公模產品先小預算推廣測試,驗證一下需求和市場反應。


      不要迷信私模產品,想著就要做私模產品,意淫出來點“差異化”,這樣風險太大,不應該是中小賣家的玩法。


      我去年底開發的一款亞馬遜產品,選品的時候,就完全忘掉了平臺和獨立站的選品差異性,結果現在變成一堆庫存了。不過,當時如果用市場上類似的現貨發少量FBA測試,其實可以完全躲過這個坑。


      測品的時候,甚至可以更加極端一些,找不到現貨,可以拿其他賣家的產品來做測試。比如我經常拿Etsy的產品圖片來做測試。如果出單,可以從Etsy賣家dropshipping,懶得處理,就直接把訂單取消掉,獨立站也不存在什么訂單“取消率”。


      順便說一句,上面提到的一個被封的站,就是用Etsy的產品做測試,完事后,忘了下架產品,被人家發現了。所以做完測試,記得盡快把產品下架。同樣的道理,可以拿亞馬遜等平臺賣家的產品來獨立站測試。


      07 / 基礎設施


      拿獨立站來說,最基本的設施,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比如:店鋪、廣告賬戶、收款賬戶等。


      誰也想不到,現在做電商,還需要操心這些基礎設施。因為侵權被封號,無可厚非。什么事沒干,廣告賬戶被封了,開通個GMC賬號也很難通過審核,這就很無奈。


      比如Facebook的BM,對獨立站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設施。去年上半年,還有朋友問我BM被封過沒有,還有問個人號被封了怎么辦。當時我都很納悶,正規電商,怎么可能無緣無故被封呢?直到下半年,全讓我遇到了,這是新坑。


      現在手上沒有幾個安全的BM,真是提心吊膽。我最近也在測試所謂的“海外公司認證的BM”,號稱非常穩定,準備幾個做備份吧,反正沒有壞處。


      大環境就是這樣,與其抱怨不公平,不如對這些潛在的風險提前做好預案,以免出問題的時候,臨時抱佛腳。


      相信絕大多數獨立站賣家,都深有體會,去年被無緣無故封號的情況普遍存在。


      所以,不要覺得自己的業務百分百正規,就不會遇到問題。要知道,即使被誤封,申訴也需要時間。


      解決辦法也很簡單,多賬號策略。像大多數亞馬遜賣家會使用紫鳥超級瀏覽器這種指紋瀏覽器一樣,獨立站賣家也需要提前做好清晰的規劃了。


      具體方法不展開說了,邏輯也很簡單,一套賬號綁定對應的IP、瀏覽器環境,確保互相獨立。


      08 / 重復造輪子(關于工具)


      應該是在前年,我的Etsy店鋪出單,讓我既高興又頭疼。因為當時沒有找到任何一款ERP,支持Etsy訂單處理。所以當時我們要自己手動在店小秘ERP里生成Etsy訂單,相當費時費力。


      后來我找朋友寫了一個程序,可以導出Etsy訂單,算是可以實現半自動處理。結果可能是因為這個程序需要調用Etsy的API,測試的時候,導致店鋪被封,不過只是懷疑,無從查證,因為Etsy被封的原因也很多。


      前一陣打籃球的時候,才聽@牛崽 說馬幫ERP是支持Etsy的。具體什么時候開始支持的,我不清楚,沒準兒前年就已經支持,說不好。


      講這個故事的意思,是想表達,只要我們能想到的、或者我們面對的問題,99%都已經有現成的解決方案了。如果我們找不到解決方案,只能說是繼續尋找,或者多問問別人,盡快找到解決方案。而不是想著自己造輪子,耗時耗力。(當然,如果造輪子的綜合成本很低,那是另外一回事。)


      另外,有時候我們覺得一件事情非常復雜,比如某些重復性的工作,可能實現不了自動化。但是很可能是我們的認知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別人可能就有現成的解決方案。


      比如最近我在出海筆記的群里,看到跨境工具達人@譚總 分享了很多我從未見過的工具和解決方案。?譚總好像沒開公眾號,我找到了他的微信圈子,目前居然還是免費加入,分享給大家。


      交稿時間到,下周繼續“坑之旅”,大家晚安。


      點贊(25)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