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高高又神不知鬼不覺的更新了,是的,就是這么隨性,其實早就有一些的小伙伴或者粉絲 建議我把更新頻率提高一下,我倒是也想啊,但自從創業開公司之后,發現 時間真的不夠用啊,談業務,做項目,同時自己還運營一個海外博客網站,專門是用來做科創類產品的開箱和購物指南。你可能會說,那你吃飯和睡覺怎么還有時間?試問一下,當你一天只剩下那么一點精力的時候,你還想對著電腦碼字嗎,關鍵是我的公眾號目前幾乎是幾乎不盈利的,我自己不想搞培訓,也不喜歡搞咨詢,唯一的盈利就是偶爾來個10元的文章贊賞,真的是用愛發電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確實挺難做到定期更新的。


      好了,還是講回本次文章的正題吧,之前我的文章我和各位小伙伴聊過關于海外眾籌這個話題,聊過它的優勢,劣勢,以及平臺的基本介紹等,如果還沒有看過的小伙伴,可以回頭去看。

      海外眾籌平臺Kickstarter 的優劣勢&平臺實操

      當你了解完一個眾籌平臺基本情況,也知道怎么去做一個項目的推廣之后,是不是意味著你的眾籌項目就一定能成功呢?我的答案是3個字:“想的美”。如果那么簡單,老子早就去賣貨了,那好了,到底怎樣才能做好一個海外眾籌呢,或者一個成功的眾籌項目到底有什么主要的因素呢?對于這個問題,每個人的回答其實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

      但問題始終還是要有一個歸納性的答案的,所以本篇文章我就根據自己的過去項目經驗以及自己看到的項目,把一個眾籌項目的成功因素歸納為5個主要要素,同時我也是認為這個不僅僅是眾籌項目的要素,其實應用在其他平臺也是可以部分通用的。好的,各位看官,小高高要開始上課了。




      第一要素:產品 (七分選品,三分運營)

      為什么我把它放在第一位呢,很簡單,產品是立根之本,脫離了產品,那就是無水之源,而產品我可以說是至少占據了50%,無論是電商,還是眾籌,還是線下買賣,只要牽扯到貨物貿易方面,?終歸是要回歸到產品本身的。之前我在其他的文章也講過,眾籌平臺本身就是對消費者相對不利的平臺,因為沒有實質的保障,加上由于平臺上的產品是帶預售性質的,還沒有被批量生產出來,所以消費者要收到貨通常要等3-4個月的時間,試想一下,如果你的產品沒有一定的亮點,你憑什么說服別人要給你下單,又是承擔一定的風險,還要等那么久時間嗯。

      所以當你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一些因素,如下:

      1:新奇特:產品在功能或者設計上是否具備一定的亮點,如果產品和市面上差不多,價格還沒有很大的優勢,那是很難獲得成功的。下面我會舉一些設計或者技術創新的例子:

      設計創新代表:MOFT

      MOFT基本上每年都會帶來3、4款讓人眼前一亮的新品,類似妙控鍵盤的多角度支架設計結合嵌入式隱形設計,無疑與其他市場上支架產品拉開了差距。

      技術創新代表:AnkerMake

      作為品牌出海的榜樣,我不得不說Anker這次的眾籌項目做的相當成功,在產品的功能創新上,提升了3D打印機的打印慢的問題,同時還可以保持高精,當然,本人對于他們宣傳0.1mm的精度我是保持高度遲疑的,畢竟0.1mm是屬于工業級的精度了,但由于我沒有親自測試,所以不在這里下定論。



      2:產品痛點:產品的核心,在于解決讓人感到痛苦的問題,關鍵是弄清楚問題到底是什么,而不在于功能有多全面,某個技術有多杰出。我特別是做研發技術的人,一旦鉆進產品里面之后,就會想著一定要把產品的功能搞的很極致,很酷炫,最后導致產品的穩定性不佳,并且價格也上去。但我們回頭來想,用戶可能并不需要那么酷炫的東西,他買的并不是產品,而是一個解決方案。

      我去年真的投過一個產品,我從一開始就不大看好,是個手機小鎖盒,他們的產品故事是給那些因為整天玩手機導致沒有時間陪伴家人的人群,有了這個產品,你可以把你的手機鎖在小盒子里面充電,然后24小時之后才能解開,遠離手機,陪伴家人。好吧,一個打親情牌的產品,但有沒有想過這是反人性的,在這個時代誰還能離開手機,你鎖了24小時,同事或者家人有事要找你,你這個時候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如果是我,我寧可把它定位成一個 收藏小東西的收納盒,然后圍繞這個去寫文案和做詳情頁,至少這個人群還是有一些的。

      另外再打個簡單的比方,比如我要買手電筒,我的核心需求就是發光的廣度和亮度,由于我沒有戶外活動的習慣,所以我對續航的需求只需要一天以內,但研發如果為了追求極致,那他可把這個手電筒搞的 設計非常符合人體工學,還特別精美,然后電量可以續航一周,甚至這個手電筒還可以看時間,玩玩小游戲,但亮度卻很一般,這種就脫離的用戶需求了,做一個產品的時候一定是圍繞的一個核心需求來做周邊的附加功能,而不是無底線的追求華麗。還是那句話,解決用戶的痛點才是王道


      3:用戶基數&時間場景:再好的產品如果使用門檻太高、受眾過窄,價格過高,要獲得大面積的成功是有一定難度的,產品不等于商品,如果一個產品只有高認知的技術玩家才能玩的懂,那它就很難被真正的推廣起來。

      比如桌面級的3D打印機為什么在海外那么火,在中國完全起不來,很簡單,本身老外的時間就比較多,動手能力還強,喜歡自己動手創新,社會保障也足夠,職場競爭壓力也不像國內這么激烈,那人家就完全可以去交流,去學習這些東西。但國內就完全不一樣了,他的使用門檻對于中國人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太高了,本身國人生存壓力就大,工作任務重,時間少,住宅空間還有限,你覺得有多少國人會花海量的時間去學習建模,去研究機器操作,然后不斷的去調試,經過無數的失敗,最后打出來的模型也只能玩而已

      另外一點就是用戶使用場景的時間線,打個比方,你做一個夏季的產品,盡量不要夏季上線,因為用戶做決策的時候大概率是根據當下的環境和需求做決策的,你夏季上線,冬季才收到貨,那個時候就不需要了,時間點一定要把控好。

      以上就是關于你選擇產品的時候要注意的一些點,當然了,這個只是部分而已,選品是個大學問,并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講清楚的。



      第二要素:項目準備(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

      眾籌大部分的時間不是在準備就是在準備的路上,如果準備不到位,那這個項目大概率是要涼涼的。我見過不少項目之所以成績不行,有很多就是壓根就沒有準備好,可能是迫于公司的壓力,也有可能是迫于成本的壓力,但我們得要承認,眾籌是個準備量非常重的工作,你不準備好,你真的是很難做好項目的。下面我會簡單概況一下準備所覆蓋的范圍:

      平臺選擇:你的產品是否選擇了合適的眾籌平臺,或者這個產品是否適合眾籌

      市場調研:你的產品以及定價是否在平臺上有一定的競爭力

      基本資料:包括境外公司營業執照,銀行賬戶,收款平臺賬戶,發起人信息等

      詳情頁 & 文案:你的詳情頁賣點和文案是否寫到點上,排版是否合理,設計是否具備一定的吸引力,以及是否有足夠的輔助展示資料,比如產品的功能測試,公司的實力展示等

      宣傳視頻:宣傳視頻前10秒有沒有足夠的亮點 來抓住眼球,視頻是否能夠正確的表達內容,視頻展示的場景是否恰當

      推廣資源:相關的廣告素材,網紅,社區以及第三方服務機構是否都準備到位

      團隊準備:團隊的心態以及對項目的把控節點是否都有清晰的概念



      第三要素:營銷推廣:酒香也怕巷子深

      眾籌不就是把視頻拍了、頁面做了就行了嗎?這次我還是送你3個字:“想多了”。千萬不要幻想你把項目放上去了就會大賣,除非你是知名大品牌。

      一般平臺流量(排名、推薦)帶來轉化僅占比30%左右,70%左右轉化來源于站外流量。一個全新KS賬號的新項目完全不做任何導流動作,平臺僅會在上線后的24-48小時左右,給到少量流量。如果項目沒有在自然流量中完成一定數量的轉化,這個項目的站內排名會不斷下掉,直到完全消失在大家的視野中。

      眾籌流量來源

      站內流量:眾籌平臺版位,類目、社交媒體、郵件等;

      站外流量:廣告、媒體、眾籌社區、產品創意區、社交媒體、郵件、網紅、品牌官網等。

      至于如何去推廣眾籌項目,我之前的文章也講的比較詳細了,如下:

      如何全方位的推廣海外眾籌平臺Kickstarter項目




      第四要素:資金調配:錢要花在刀刃上

      有這么多渠道可以推廣,那錢怎么花才合理?我一般建議眾籌營銷預算占比眾籌目標的15-20%,根據你的目標,可以倒推你的營銷預算是多少。而計算這個目標時,一般建議以最低目標制定預算,根據眾籌效果,動態補充或縮減預算。

      打個簡單的小比方:

      你想做個50W美金的眾籌目標,那么按照20%的營銷推廣預算,就是50Wx0.2=10W美金是推廣預算。那如何分解這筆推廣預算呢?

      廣告:絕對是大頭,有時候可能占據了你預算的90%以上。一般分為上線前的預熱廣告和上線后廣告。上線前廣告用于蓄客期收集用戶email。按照一般觀點,上線前48小時應完成30%眾籌目標,這樣可以倒推需要收集多少個email、需要花費多少錢蓄客。

      上線后的投廣才是真正的大頭,眾籌廣告一般ROAS初期都不會太差,如果客單價稍微高一些的話,一般在6-8左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你的早鳥價的數量已經清空了,加上受眾也慢慢縮小,所以你的廣告回報肯定會下降,直到跌破你的保本線。簡單來講,其實廣告無非就這么以下3種情況:

      廣告不虧,當然繼續投!

      廣告虧,項目不虧,項目不虧你怕啥,繼續投!

      廣告虧,項目虧,但項目剛上線!那請咬咬牙,咱們還是要投放。測試2-3天之后,如果還是不行,那就把廣告先停掉吧,然后去找出不轉化的原因。


      媒體+網紅:在媒體及網紅部分就極有可能爭取到低預算的曝光,這個是根據品牌方的產品力和品牌力決定的

      其他:比如眾籌社區,郵件營銷,其實只需要多核算預估帶來的轉化以及投入的資金,低成本試錯是需要的。



      第五要素:品牌信任 (因為相信,所以簡單)

      眾籌平臺本身是個讓支持者缺乏安全感的平臺,里面有些支持者上過當,所以對平臺的信任有所防范,如果你已經是一個知名品牌,那相對來講會簡單很多,因為用戶對你已經有一定的信任,積累的一定的品牌粉絲,一個知名的品牌想要做眾籌,基本上金額都不會差到那里去,這也是我為什么要不斷的勸那些創業者,一定要做一些有積累的事情,品牌不是一天可以做出來的,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那好,但如果我是一個新品牌呢?我那我該怎么辦呢?

      短時間提升品牌信任感的小動作

      • 社交媒體定時更新

      • 官方網站做的專業

      • 產品在媒體進行曝光

      • 知名博主進行測評背書

      • 留言更新及時

      • 良好的社群互動

      • 專業的公關

      • 相關輔助資料齊全




      結尾

      以上就是我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我相信還有更多的細節可以去摳,但至少我們把大方向給把握對,你的成績不會差到哪里去。其實要做好一個眾籌項目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是有很多很多事情要操心的。

      好了,這次的分享也到這里為止了,喜歡的小伙伴給我打賞,或者轉發點贊以下,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分享,這樣我下次更新的頻率能夠加快一些。另外一點,我本人的視頻號已經開通的,所以我后面會慢慢的在視頻號里面發布不同的內容,比起碼字,我更喜歡用視頻的方式去表達和展示,而且視頻還可以展示實操的那個部分。我的視頻號也是叫跨境小高高,感興趣的話大家可以關注一下哦。

      下面我就隨手分享一個短視頻,這個是4月份被長江商學院的 甘教授 邀請?做為 海外眾籌 的分享嘉賓,只有10多秒左右(感覺我穿西裝的樣子也不差

      有趣的靈魂,聊聊跨境人文,我是跨境小高高,我們江湖再見!


      點贊(6)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