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事要外出,不少朋友又催的比較急,所以早點起床先把文章寫了。
有朋友看了前面三篇選品的文章,給我說,老王,選品我知道,但是你這個文章反而把我搞得云里霧里。我直接在FB,在Google上推廣就行了。還要不同的品選擇不同的平臺?
可能寫的文章比較抽象,如果面對面交流也許就不難理解這個問題了。
我舉個例子。大家可以思考下。比如分析數據,最近Coffee maker 比較火,搜索趨勢上升很明顯。如果是在FB上你會怎么去投放這個咖啡機? 再比如最近德州停電,美國電力公司是私人的,電價飛漲。剛好你手里有發電機的貨源,你在FB上怎么投放? 產品是剛需沒問題,但是我們的表達形式,投放廣告的平臺還是在信息流嗎?會不會在搜索引擎平臺更好些? 嗯 ,好吧。在這里,這個問題不能在討論了。我想說明的觀點就是,根據產品來選擇平臺,這個肯定沒有錯的。 (我寫這段話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詮釋為什么我要寫“獨立站如何選擇廣告平臺引流”這個話題,各位和我交流的大佬,勿怪!)
前面的文章主要寫了講故事的產品上FB做推廣,接下來我會寫講故事的產品如何上Native原生廣告平臺推廣。后續我會寫剛需、熱門產品如何做Google ads . 希望各位朋友多和我交流。VX:rwz44555
繼續講Native 原生廣告平臺。 其實這些平臺很有意思,他們其實就是中間商、中介、橋梁。重慶話也可以叫 串串(chuan chuan)。一方面他們積累了發布商(Publisher)的資源,另外一方面他們也累積了廣告主(Advertisers)的資源。
上一期講了Native 的優勢和劣勢,今天我就講下我去年的一個實操。總結下成功和失敗的經驗。
當時選擇Native的原因是看中了一款產品,仿蘋果Iwatch的智能手表,不知道蘋果的賣多少錢,但是速賣通上面加上郵費也就5-6刀。(再次給中國的制造業點贊)
老外喜歡運動,這個東西需求量蠻大,但是不能在FB上做推廣。也許你會說這個沒Apple的 Logo 。 我覺得應該外觀就侵權了。所以我做好Landing page ,上FB廣告 后,賬號掛掉了。
因為足夠便宜,所以我也沒進貨。直接速賣通Dropshipping 的。 商家叫Oshen, 那我也叫Oshen .
整個Landing page 有點長,我就放三張圖吧。
當受眾點擊了廣告,跳轉到Landing page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So I need to tell you all about a product I recently discovered and have fallen in love with. It has changed my life and I know it will change yours, too.
My name’s Jesse and I admit it, I used to be completely out of shape. But after years of sitting around on the couch, I’ve finally started to exercise after hearing advice from my doctor. I’ve started running few times a week, and I belong to a really tightknit running community. It really helps keep me motivated and we like to get out and enjoy the trails together.
For the longest time, I had a real pet peeve when it came to running. What should I do with all my gadgets?! I mean, it’s great having all this technology around, but it can also be a real pain! Here’s why.
...................
我自己的感覺 ,整個故事還是很OK的。
現在就差能投放的平臺了 (再次證明需要根據產品選擇平臺)
于是我注冊了Outbrain ,開啟了我的Native 廣告之旅。
原生平臺雖然規則不嚴格,但是Landing page 上一定要放兩個東西,頂部要放置Advertorial ,標明你是廣告。底部要根據你的產品發布聲明(搞不懂的Spy 下,看看別的網站怎么寫的) 這是我當時寫的。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site is not intended or implied to be a substitute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diagnosis or treatment. OSHEN WATCH make no representation and assume no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curacy of information contained on or available through this web site, and such information is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You are encouraged to confirm any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or through this web site with other sources, including your own physician, and review all information regarding any medical condition or treatment with your physician. NEVER DISREGARD PROFESSIONAL MEDICAL ADVICE OR DELAY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 BECAUSE OF SOMETHING YOU HAVE READ ON OR ACCESSED THROUGH THIS WEB SITE.
開始也沒抱啥希望,單純就是想找個地方測試下。 為什么選Outbrain ,因為它是Native兩大獨角獸之一。支持信用卡付款。不需要我一開始就充值。換個思路,如果效果不好,還可以....(我可沒拒付。我只是覺得、應該可以)。
測試很順利,晚上就被手機的訂單通知聲鬧醒了。一看來了十幾單。CPA最低的只有2刀。 一般是買的一個手表。49.5刀,也有人買兩個,最多的是買的三個。 雖然單價不高,不過成本5-6刀也還好。
(買三個手表的訂單還是很爽。)
但是最悲催的是我開始的時候只是單純想測試,根本沒想到有這么好的效果。跟蹤這個最重要的工作我沒做。
為什么說跟蹤最重要?因為Native平臺的流量質量不穩定,好的流量不錯,但是差的流量基本上就和刷子一樣的。你看到有展示,有點擊,但是幾百個點擊可能都不會轉化。所以需要跟蹤。
簡單來說,跟蹤的目的就是把出單的流量來源,增加預算,放大流量,增加訂單。對于不出單的來源,沒進一步動作的,減少預算。如果的確流量來源不行,最終關掉。 我的教訓是一定要做好數據跟蹤,當時不知道是哪些流量源出單,哪些不出,導致后來不能放大盈利的廣告組。希望我的教訓能讓你避開這些坑。
我投放Native的經驗不多,所以我能想到最簡單的優化也限于此。當然你也可以通過卡操作系統、用戶瀏覽器、桌面、平板、手機登設備來控制。
(因為我Outbrain 的老賬號沒找到了,所以沒辦法進入系統截圖給大家展示)
今天事情有點多,就先寫到這里。
^_^ 我又開始Native 跑產品了。有興趣的可以一起研究。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