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大家用電器需求
所以這兩天認識了一個
在廣州做供應鏈的朋友
去逛了他的倉庫,還有辦公室
他們深耕家用電器二十余年
有非常好的上游資源
很多下游代理商也從他那邊走貨
怕我不信,還給我看了一些他們當日的出庫發貨單
因為也算是朋友介紹
所以列出型號后,也給到了非常好的價格
在他辦公室喝了半個下午的茶
也順便學習交流了一下
因為他們經營的都是松下、索尼、夏普、三星這些大牌
倉庫光現貨貨值都有上兩千萬
廠家賬期肯定是有的,但是想多賺一點話
我想這也就跟咱們跑廣告一樣
代理給了賬期,返點就少了
想多賺點,那還得是走現金,跑流水
因為具體到行業,我也算是空白領域
所以無法專業性的剖解,大家得看且看
按他所說,也算是低利潤行業
雖然也算重資金,但也不會有什么風險
全靠上下游的資源吃飯
辦公室里清一色也全是銷售
忙著微信開發客戶,處理售前售中售后
不過他自己小日子過得倒是瀟灑悠哉
其實從上面一段兒
讓我接下來想展開去聊的話題
是流量和獲客成本的話題
因為你的產品成本,取決于你的資源,
無論是資金,或者是人脈
為什么他貨拿的少,反而價格比貨拿的多的還要便宜?
為什么代理商會從他那兒拿貨,而不是直接從廠家拿貨?
所以這個是比較死的話題,沒啥好展開說的
有錢有量自然有價,有關系不需要量也能有價
所以,你應該知道你以后該從哪里去拿貨了
而流量和獲客成本方面,我有心無意的看了一眼
感覺他所開發客戶的渠道基本算是免費的
所以他的獲客成本,就直接攤派到了人工和辦公室租金上
再講講我們跨境這一塊兒
為什么現在很多線上一旦做得有點影響力的牌子
都會去布局很多的線下門店
雖說當下,線上購物在中國是非常發達的
但是在歐美國家,其實線上購物的份額占比
盡管一直在增長,但還是不高的
之所以會布局線下門店
一個是為了觸達更多的用戶
二個是為了增強用戶的信任度
如果門店位置選得好
那也算是一個新的盈利增點
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
我們熟悉的一些電商Top大佬們
如Anker,SheIn還有很多悶聲發財的牌子
都已經或多或少布局了對應市場國家的線下門店
尤其是在今年
其實今年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流量成本上升
物流成本上升
產品售價,反而還越便宜了
內卷得一匹
甚至有些無良賣家
光"品牌"出海,貨卻不出海
把整個生態環境攪合得一地雞毛
本身流量成本是上升的
這倒好,還給上了一泡催化劑
不單單把流量成本繼續拉升了一個臺階
還讓廣告渠道專門升級了風控系統
寧可錯殺一萬,也不放過一個
由此一來,DTC是越說越火了
LTV(life time value)客戶終生價值高啊,廣告營銷和再營銷操作上也好操作啊
你要開個多品類站
一來,網站無法給客戶留下印象,不專業,轉化低
二來,你也不好去做用戶流量的細分維度區分,也不好去做點對點的再營銷操作
三來,不論是收款,還是廣告平臺,他們也都喜歡這種形式的商家
但是新手賣家,上手就要做單一類目DTC
我覺得會非常艱難
你就想想,馬上買流量,馬上就轉化,還能賺錢的這種Niche能有多少
電商這么多年了,還能留肉輪到你來吃?
你是有什么優質資源?
或者你能是天運所歸,還能一切一個準了!?
其實策略之前也在文章中有給過大家
那就是加大工作量,多建站
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現在流量這么貴
真得學會精打細算啊
你要真想送廣告費給Facebook、Google兩位爸爸
那要割起來,可不帶含糊的
花錢之前,先弄明白其間所有原理吧!
沒弄清楚就去做,憑運氣賺來的錢,也終將憑實力送回去。
另外一點就是流量
要注意便宜的流量還有免費的流量
TikTok的流量,因為去中心化分發機制,所以不論你何時去介入
如果你有能夠持續輸出的優質內容,你依然是可以獲取到便宜且精準的流量的
而免費的流量,像基于Google、Youtube、Facebook、Pinterest的SEO,也是需要運營技巧以及強執行力才能夠拿到的
還有一些新生的電商平臺,依然是存在前期的紅利流量的
還有一個是類似魷魚游戲Squid game的熱點趨勢流量,早期介入,依舊是可以做一波的
腦子轉得快,機會點還是存在的,而賺錢取決于你能夠即時去介入且執行落地
......
縱觀后市,還是要做長期穩定,有積累的事情。
好了,就先聊這兒吧!
另外7天6夜高強度線下課+1年線上課,報名截單日期還有5天,開課日期11月11日,當期仍按舊價,名額還有2-3個,有意者私聊微信geekerman
傳送:
傳送: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