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字節官方消息,巨量即將在5月,付費類計劃全切UBA,8月留存類的也全切。
      這意味著,之后投巨量,不能選流量版位和一些興趣定位了
      官方對外的說辭是:
      通過自動化投放、流量通投和全域數據資產化,助力廣告主獲得更大跑量。
      馬可聽替大家翻譯一下:
      一天天的只想買好量,這怎么行?好量垃圾量你都得同時給老子買!放心,還是統一按曝光收費哦。
      之前你不勾穿山甲,我經常跑到穿山甲上,你們罵我搞暗投。
      現在我不給你這個選項,我給你分配什么流量你就得投什么,這樣暗投不就沒有了嗎?
      眾買量員直呼:
      媽耶,暗投變明投,高,太高了!
      我替大家簡單掃了下文檔,除了版位和興趣,重點如下:
      第一:
      單項目下廣告數、單廣告下視頻數有要求。
      不能太少,太少的話就不能做出更多的自動組合去探索了了。
      這聽上去跟Google UAC建議一個模子里出來的。

      第二:

      單賬戶的跑量項目最少縮減到之前的60%。

      更直觀點看下圖:達到同等量級,UBA所需項目數和視頻數更少。
      意思是體力活減少了,項目更好跑了?
      做夢呢?這個僅針對變現能力強且品質中上的產品,腰尾部更難,加上穿山甲連跑都跑不起來。
      第三:
      預算要高一點,不然機器學不起來。
      成本高了要多挨老板罵一會,隔天再關閉哦。
      總結一下就是逐步朝著全自動投放演化。
      其實,廣告平臺朝著AI全自動投放,海外Google早就有先例了。
      馬可聽作為過來人,給大家分析下平臺這樣做的背后動機,對買量員職業生涯的影響,以及買量員該如何應對?
      海外廣告平臺,Google2017年APP下載類廣告就強行全量UAC,也就是全智能通投。
      這就好比,你在20年前開車,需要點火、踩離合、掛檔、踩油門松離合起步。
      現在直接給你搞出來個自動駕駛,上車點下開關,輸入目的地,就能到達。
      司機引以為傲的開車技術,就不那么重要了。
      這樣做最明顯的變化是,不需要堆那么多人力了。
      舉例來說,之前可能需要10個人,現在2個人就能把一個項目的Google渠道全球拿下。
      好的地方是,牛逼的買量員優勢更大了,因為這樣相當于變相增加了杠桿,個人效率大幅提升。
      壞處是門檻降低,競爭越來越激烈,小白經手幾個項目,有悟性的就能趕上老手了。
      而且老板會覺得這玩意這么簡單,隨便來個人都行。
      平臺這樣做最直接的目的是,好量垃圾量一起賣,利益最大化。
      Google從2017年推出UAC后,財報利潤基本是一直在漲的(我用AI搜索只能搜到2024年的,但平時看過的新聞,印象中Google利潤一直是提升的)
      而字節跳動呢?
      廣告、電商增速雙雙放緩,海外TT還受地緣政治影響,同時AI業務還要大規模燒錢。
      業務如何增長呢?
      廣告業務是最直觀的手段!
      廣告平臺這么做,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給創作者增加收入。
      最明顯的是騰訊的元寶接入Deepseek后激活了公眾號這個日薄西山的內容平臺,最近開始大推。
      作為內容平臺,大家都希望能多搶一部分注意力過來,然后賣廣告位,打造整體良性生態循環。
      抖音創作者的變現能力太強了,創作者直播帶貨,接廣告、賣課等,任何一項收入都能吊打公眾號創作者。
      創作者在平臺持續產出優質內容,從而得到相應報酬,才有動力繼續創作,這樣才能幫助平臺綁住用戶注意力,最后再賣廣告位。
      所以騰訊一定會跟進,店大了才能欺客,國內就這兩個老流氓,其他的腰桿還不夠硬。
      針對國內廣告平臺自動化的大趨勢,馬可聽大膽做幾個預言,期待未來被打臉:
      1、應屆生入行數量變少,因為不需要像之前一樣堆那么多人了,已有市場上的老手就能填滿市場需求,而且應屆生還要花錢交學費,沒幾家愿意。
      2、未來國內、海外同時投的買量員會越來越普遍,平臺越變越簡單,那就干的多一點好了,放大自己的杠桿。
      3、騰訊一定會跟進,這么做自己利潤提升,同時平臺上的創作者收入提高,整體生態變好,何樂而不為?
      4、尾部垃圾產品會更難投,可操作空間少了,之前還能主動排掉穿山甲這種垃圾量,現在要硬著頭皮扛,穿山甲嘛,你懂的。
      5、快手、b站、tap、百度、微博等小渠道不會搞通投,本身平臺就沒有絕對優勢,全通投垃圾量好量一起賣,冤大頭一看全跑了。
      6、乙方優化師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本事是出賣時間換結果的,平臺越來越簡單,不需要那么多體力活了,最后只能往非自動化投放平臺靠。
      買量員的應對之策:
      1、純做投放的,多搞幾個主流平臺,如果有海外業務的也上手投上,把自己的杠桿放的更大點,小平臺費時費力,不如直接放給外部。
      2、投放、創意一把抓,兩條腿走路,單個技能點都做到前5%,同時懂歸因,緊跟AI在游戲行業的落地,綜合能力最強,這樣是最有競爭力的;
      當然,有些公司沒得選,投放只能干投放,創意專門寫腳本,這種就得自己給自己派活,主動提創意。
      創意人員一定要緊跟AI技術,盡快把AI落地到業務中,把公司的素材產出成本降下來來,創意成功率提上去。
      單條腿走路風險大,而且脆弱。
      單項或兩項尖兵,同時在其他業務上也能迅速上手,成為多面手,在變化多端的世界上,生存的更久。
      3、乙方投放盡快跑到甲方,深耕行業,成為行業的市場解決專家,或者趕緊學那些不會自動化的廣告平臺。
      4、買量員的本質是游戲發行、用戶增長,思考并做更多貼近本質的事情。
      5、開始學習炒粉技術,全國小吃教程鏈接如下: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36ku40hpDvOM9ygzyUKOJQ?pwd=nkf3 提取碼: nkf3?

      另外,馬可聽還有一些AI資料,公眾號回復“AI”,獲取資源包鏈接。


      點贊(21)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