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對于 SEOer 來說,好像并不是那么美好。谷歌開始了可能是史上最嚴厲的一次算法更新,目的就是為了打擊垃圾內容。官方的想法是用一個多月的時間,采用技術與人工相結合的方式,去懲罰網上那些低質量的、沒什么價值的內容。我看 SEO 圈子里有人說,這次算法更新的目標是干掉網上 40% 的垃圾內容。
目前群里有不少小伙伴的站被懲罰了,流量基本都是跳崖式下降,我自己有兩個站也是同樣的情況。沒辦法,現在也做不了什么手段去恢復,只能等這波懲罰過勁后,再看看采取什么補救措施。如果回天乏術的話,也就只能是另外再開新站點了。
所以經過最新的這一番懲罰,我們的流量到底該怎么去搞,或者說有沒有什么適合的模式去將網站流量做起來,這里說幾點我自己的想法。
第一種模式就是堅持純白帽 SEO 的模式去獲取流量。
其實這種模式的整個邏輯特別簡單,無非就是創建高質量的、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然后谷歌收錄后去做白帽外鏈,去做關鍵詞排名,從而獲取精準的關鍵詞流量。
但是這種白帽 SEO 的模式其實并不適合所有人,原因之一是這種模式非常耗時耗精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堅持做下去的。二是這種白帽方式,也并不是絕對安全,因為在內容創作的過程中、在外鏈獲取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有觸碰搜索引擎紅線的可能。
第二種模式則是以 SEO 為主,并輔之以付費投放,直接氪金玩法來推廣。
比如一個詢盤站點,在前期 SEO 流量沒起來的時候,直接付費 CPC 投放精準關鍵詞來快捷獲取搜索量。且過程中如果 ROI 還可以的話,繼續加大投放的量。在投放的過程中,也不忘 SEO 內容建設。等 SEO 流量起來后,再逐步、有策略降低投放的量。
目前我所了解到的,有很多團隊便是這種玩法,且整體的效果還不錯。其實這種模式還蠻難的,不僅考驗團隊的 SEO 水平,還考驗團隊的 CPC 投放能力。這種 CPC 的投放可能更考驗水平,因為稍有不慎,可能就是比較大的虧損。
第三種模式便是以 SEO 為主,并配合社交媒體進行推廣,重點則是短視頻等新媒體形態。
22 年底有去拜訪過一個 TK 團隊,他們做的便是這種模式。在做好 SEO 基礎的情況下,直接批量發視頻去從 TK 獲取社交媒體流量。其實這種方式,如果你的視頻質量足夠好、能夠吸引用戶的話,轉化率并不低。
但是這種模式的難點便是批量,因為一兩個社媒賬戶根本激不起什么水花。所以玩這種模式就比較考驗團隊的執行力與 SOP 能力,考驗技術水平,以及團隊所掌握的資源了。
當然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種主要模式外,還有一些小偏門。但是這些小技巧,因為我只是道聽途說,沒有實操過,便不公開分享了。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