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了,如果誰還跟你說隨便發發post,擼幾條短視頻就能把海外流量做起來。 自信點,他就是想賣課。 除非真的是在社媒營銷方面有過人之處,否則在不投流的情況下,想通過社媒能夠完成從0到1的起盤,幾乎是在癡人說夢。 那是不是我們就沒必要花太多精力在社媒營銷上了? 當然也不是。 雖然社媒營銷在直接轉化的角度上不算是一樁好買賣,但在消費者的全鏈路上提高我們整體的轉化率卻是最好的利器! Hootsuite最新發布的2023年社媒營銷報告也證實了我的猜想: 消費者越年輕,對于品牌在社媒平臺上的美譽度和評論就越為看中。 甚至在18-24歲的年年輕人中,有一半的人會把社媒平臺作為他們調研一個品牌的重要依據。 如果我們的社媒賬號過于拉胯,預期已經被拉的很高的消費者可能一下子就會出現濾鏡破碎的情況。 更有可能,因為我們的內容太過單薄和業余,本來準備下單的消費者會開始對我們的品牌的可信度產生質疑。 本來輕輕一推就可以轉化的消費者直接就被嚇跑了。 所以,當我們去做社媒營銷的時候,要把它看做整體營銷戰略的重要一環,而不能把它單獨拉出來看成一個引流渠道。 那什么樣的社媒內容更容易在消費者調研我們產品的過程中提高我們的轉化率呢? 簡單來說有3種: 1.專家內容 人在骨子里都是會屈從權威的。 如果我們能在我們的社媒內容中體現我們在產品角度上的專業度,消費者很大概率也會相信我們的產品能夠更好的解決他們的痛點。 2.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不管是網紅帶貨還是過往用戶的曬圖,這些UGC內容都是以一個第三方的角度在介紹我們的產品。 不僅能給我們的產品和品牌提供一個強大的信任背書,也往往能讓消費者更好的體察到我們的產品在不同場景下的使用體驗。 3.Review/PR 跟UGC類似,產品Review和一些當地媒體的PR宣傳報道,其實是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強的安全感。 不過跟UGC不一樣,我們也不需要刻意地去發布過多的Review/PR內容,往往在我們的賬號上置頂一篇即可。 否則會有明顯的自賣自夸之嫌,反而稀釋了這些信用背書的可信度。 往期回顧 Santiago, 一個在紐約的深圳人 跨境電商獨立站1V1咨詢 海外推廣代運營 喜歡我的話,掃我二維碼,交個朋友。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